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食品科技 » 食品领域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形式审查合格的被提名人和被提...

食品领域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形式审查合格的被提名人和被提名项目公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3-03-14 11:33 来源:食品伙伴网 作者: 文雯   
核心提示:3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2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形式审查合格的被提名人和被提名项目,其中, 食品领域有60项项目,包括49项科技进步奖、10项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过期不予受理。
  食品伙伴网讯 3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2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形式审查合格的被提名人和被提名项目,其中, 食品领域有60项项目,包括49项科技进步奖、10项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过期不予受理。

科技进步奖
序号 提名者 项目名称 学科分类名称1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提名等级 项目简介
1 阿拉善盟科学技术局 骆驼基因资源利用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乳加工技术 吉日木图,哈斯苏荣,明亮,张文彬,伊丽,斯仁达来,何静,冉启伟,苏布登格日勒,那仁巴图,道勒玛,海勒,郭富城,斯日古楞,萨仁图娅 内蒙古中哈骆驼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内蒙古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等奖 我国双峰驼资源丰富,产业发展迅猛,应用广泛。几千年来,双峰驼都与戈壁地区的农牧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维系当地人民繁衍生息、农牧业的发展、稳定边疆以及巩固国家生态安全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人工选育工作相对滞后、产奶量偏低等因素,导致不同品系双峰驼经济性状极不平衡,畜牧业产值降低,遗传资源大量流失,严重制约着我国骆驼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上述现状,本项目绘制双峰驼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精细图谱,收集保存丰富的骆驼种质资源,揭示双峰驼起源和迁徙路线,建立骆驼科动物基因组数据库。通过创建新型养殖模式、合理补饲和科学调教等途径显著提高骆驼平均产奶量,突破骆驼产奶量低的技术瓶颈。开发驼奶相关系列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在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进行推广,取得良好的产业效果。 主要的技术创新点如下: 1.利用二代、三代及Hi-C辅助组装相结合的测序策略,组装获得了连续性好、准确度高的染色体水平的双峰驼基因组精细图谱,填补了双峰驼群体在大规模可用参考基因组数据集上的空白。 2.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世界范围内13个双峰驼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建立了骆驼科动物基因组数据库,对深入和系统研究双峰驼结构与功能基因组学以及进一步推动骆驼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3.采用候选基因选择、转录组学和简化基因组等技术,鉴定了产奶、解毒能力、毛色相关的关键基因和突变位点,以及应用于亲子鉴定中的SSR位点。 作用意义、应用推广及取得的经济效益: 通过创建新型养殖模式、合理补饲和科学调教途径,在结题时已提高双峰驼平均产奶量40%-60%,同时推广应用骆驼专用真空挤奶器,目前平均产奶量已提高到每天每峰2.3kg,解决了我国骆驼奶源不足的产业瓶颈难题。建立高产奶驼繁育基地,开展乳用双峰驼定向选育工作。建立并投入运行灭菌驼乳、驼乳粉和驼奶片生产线3条,开发液态驼乳、驼初乳粉、全脂驼乳粉、儿童型驼乳粉、驼奶片等5项产品,解决了我国驼乳产品加工的工艺难题,兴起和引领自治区乃至全国骆驼产业的普遍发展。结题时已实现年新增产值2000万元、年新增利税230万元经济效益,且有大幅增加趋势。自主研发功能性驼乳脂膏霜、驼乳滋润面霜、驼峰脂护手霜和驼乳护肤乳液;编写出版首套骆驼系统性专著。围绕上述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制定团体标准6项,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6篇,中文核心期刊14篇。
3 阿拉善盟科学技术局 肉苁蓉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研究及申报 中药学其他学科 宋新波,王涛,张乔森,陶永佳,李薇,韩立峰,余河水,李天祥,许小珊,孙萍,王雅茜,焦杨,曹丽娟,曹满 内蒙古曼德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中医药大学 一等奖 肉苁蓉为传统名贵中药材,有“沙漠人参”的美誉。肉苁蓉始于《本经》列为上品,其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近十几年来,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每年都从我国进口大量的干品肉苁蓉。日本市场上畅销的一种“养命酒”,就是以肉苁蓉为主要成分;美国有关科研机构已成功地将肉苁蓉中最有效的药物成分——肉苁蓉总甙萃取出来,开发为食品添加剂;在国内以开发肉苁蓉相关保健品超过40余种,以肉苁蓉为原料的茶、酒、膏、冲剂,饮料等产品已经开发,但是由于国家对肉苁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使得这些极好的产品都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本项目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新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规定》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规程》的通知(国卫食品发〔2013〕23号),对肉苁蓉食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对肉苁蓉的种植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建立肉苁蓉高效接种块种植技术;对肉苁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建立肉苁蓉活性成分分析方法,并对肉苁蓉活性成分的功效进行评价,由此形成肉苁蓉新食品原料申报材料,2015年至2016申报材料递交及评审答辩;2018年4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征求将党参等9种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管理意见的函》(国卫办食品函〔2018〕278号),拟将肉苁蓉等9种物质按照食药物质管理;2020年1月2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食品函〔2019〕311号),将对肉苁蓉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生产经营试点工作。 本项目成果转化应用,制定地方标准2项:《DB/T 2360阿拉善荒漠肉苁蓉》、《DB/T 2334 阿拉善荒漠肉苁蓉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发表学术论文5篇。2020年至今,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陆续开展肉苁蓉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生产经营试点工作。项目实施后肉苁蓉获批“药食同源”试点生产,对加速肉苁蓉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及推动内蒙古自治区肉苁蓉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药肉苁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推动肉苁蓉种植加工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管理模式创新,加速肉苁蓉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巴彦淖尔市科学技术局 从农业废弃物向日葵盘中生产葵花果胶及产品推广应用 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加工与利用 石晶,华霄,房德,赵博理,白贵林,石伟,李美琴,张云翔,程佳伟,樊有福 内蒙古康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一等奖 本项目成果是以内蒙古巴彦淖尔河套地区丰富的向日葵资源(加工废弃物葵花盘)为原料,生产系列果胶产品。项目技术属于农副产品加工领域,项目产品果胶属于食品添加剂,可广泛用于烘焙、凝胶、饮料类食品制造,也是重要的医药、化妆品和医用材料。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向日葵产区,向日葵种植总面积达到4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40%,年总产量近1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5%左右,居全国首位。其中,巴彦淖尔市是我国乃至全球食用向日葵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年种植面积400万亩,年产量达90万吨左右,河套地区农民收入的30%都来自向日葵种植加工。因此,向日葵产业是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但同时每年向日葵加工(主要是葵花籽加工)会产生数十万吨葵盘副产物,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都产生明显负面的效应。 特别地,向日葵盘中果胶质的含量可达到20%左右。果胶是广泛存在于陆生植物细胞壁中的天然杂多糖,是人类日常膳食长期性摄入的可溶性纤维,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不受添加量限制的天然安全食品添加剂,在世界各国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日化、医药和营养等领域。 本项目以河套地区丰富的葵盘副产物为原料,通过技术研发突破了原料超微粉碎预处理、温和清洁提取、酯化度调整等关键技术,从葵盘中提取生产不同结构特征的天然低酯果胶,并由低酯果胶改性为高酯果胶,从而形成了6个药用型号和23个食用型号的果胶产品,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果胶铋、果酱、酸奶、乳饮料和烘焙食品。 项目在申报企业内蒙古康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世界第一条年产1000吨向日葵果胶的示范生产线,每年消化利用河套地区向日葵盘3000吨左右,年产各类果胶产品300吨,为85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向日葵种植3000亩,按户均种植10亩计算,带动项目区3000户以上农户种植向日葵,向日葵盘原料按每吨1250元计算,农户在销售葵花籽之外增收375万元以上。同时,按目前公司果胶平均售价10万元/吨计,原料附加值提高了50倍以上。 目前项目产品已经在华纳大药厂手性药物有限公司、上海迪冉邯城制药有限公司、河南金怀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得到应用,在2019-2021年间,共实现销售额6910万元,实现盈利793.15万元,创造税收84.85万元。 通过项目实施,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0项,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企业技术人员5人。。
44 包头市科学技术局 番茄骨干亲本创制、专用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蔬菜学 尚春明,刘燕,郑于莉,袁鹤,梁瑞萍,潘子旺,姚慧静,韩兰兰,周刚,胡雪,董晓菲,杨瑞,李凯,郭凯,段翠萍,刘建英,何忠萍,高亚娟,郭艳,白银凤,张祎璐,刘丹,包九月,张志强,李慧霞,徐海波,乌兰,周利平,魏娟,李虹 包头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内蒙古尚氏番茄科技有限公司,土默特右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五原县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宁城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科尔沁右翼中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一等奖 随着我国番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需求也逐渐走向多元化,消费者开始对高品质口感番茄需求强烈,而国外高品质口感专用番茄占据了我国大部分消费市场,高品质专用型番茄已成为我国番茄种业发展一大瓶颈。本项目在此背景下,立足内蒙古蔬菜种业发展需求,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厅下达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包头农科所依托自治区番茄工程研究中心,在原有番茄科研的基础上,重点开展高品质番茄种业技术攻关。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杂种优势方法相结合,将抗病基因和优良品质基因结合,开展骨干亲本创制,选育高品质、多抗型专用番茄新品种,同时集成新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筛选出优良的抗性亲本材料141份,创制番茄骨干亲本46份,选育出高品质、多抗水果型番茄系列新品种4个,分别为“黄冠”、“晶杏”、“绿桃”和“绿洋梨”,专利2项,配套集成新技术2项。采用“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农牧业经营主体”的示范推广模式,新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北方省份推广应用,缓解了北方设施番茄在高品质、多抗水果型专用品种短板问题,促进了番茄品种更新换代。 项目研究成果创新性强,在产量、品质、抗病、抗逆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项目创新点有: 1、育种方式创新。在传统育种的基础上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建立了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基因、抗班萎病基因、抗灰叶斑病基因、抗根结线虫基因、抗根腐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技术,有效应用于番茄育种中。 2、通过分子标记辅助筛选、杂交、回交等方法,加快材料的选育和纯化,创制46份番茄优良骨干亲本材料。 3、选育出的番茄新品种黄冠,口感好,品质优,复合抗病性强,已成为五原县黄番茄地理标志,成为制作番茄汁的专用品种。 4、选育出的4个番茄系列新品种,小果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0%以上,糖酸比在7以上;大果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5%以上,糖酸比在5以上;抗病性上每种番茄复合兼抗至少4-5种番茄病害;耐储运10天以上。 5、创新推广模式。建立“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农牧业经营主体”的示范推广模式,促进了优质番茄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科研成果转化效率高。 选育出的番茄新品种在内蒙古包头市、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北京市、山东省等全国各地区示范推广,2019-2021年三年推广黄冠15.61万亩,晶杏8.58万亩,绿洋梨10.18万亩,绿桃7.64万亩,共计42.01万亩。间接经济效益41040.28万元。 番茄新品种优质、复合抗病性强,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达到绿色高产、节本增效的目的,生态效益显著。
49 赤峰市科学技术局 玉米新品种利禾1的选育与推广 作物育种学 左慧忠,胡有林,苏敏莉,宁朝辉,纪玉忠,罗军,仲澎,张立峰,王建富,李延军,高鑫,李季,张岚,张俊梅,赵培军 内蒙古利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一等奖 《玉米新品种利禾1的选育与推广》系内蒙古利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实施的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技自选项目。 内蒙古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玉米生产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但在品种原始创新、配套技术集成等方面,均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为弥补全区玉米生产短板,推动玉米产业持续发展,切实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利禾公司等单位组织实施了以优良品种选育为核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为突破的《玉米新品种选育与推广》项目。 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六项重大创新和突破,一是育成的新品种利禾1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长期以来没有自育突破性玉米品种的空白,该品种集“高产、优质、耐密、广适、宜机收”五项优势性状于一身,2014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2016年通过山西省审定,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并被甘肃、辽宁等多个省份引种,育种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二是应用单倍体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品种选育,填补了自治区单倍体育种和分子育种的空白,育种技术水平区内领先;三是率先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CMS)进行种子生产,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去雄制种方式,制种技术在区内处于领先水平;四是采用“闭环监控”和“100%批验”模式来进行种子质量控制,种子质量水平国内领先;五是项目以利禾1品种推广为核心,以节水降耗为突破,因地制宜构建不同区域栽培技术模式,配套技术集成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六是采用“龙头企业+推广单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推广模式,推广区域辐射了东北、西北和华北三大春玉米主产区,成果转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六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得玉米品种利禾1、玉米自交系F2001(利禾1的父本)的植物新品种权2项;制定《华北地区利禾1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利禾1雄性不育制种技术规程》等技术规范4项。 2019~2021年,利禾1累计推广面积220.64万亩,增产玉米1.40亿公斤,实现总经济效益1.94亿元。利禾公司近三年销售利禾1种子330.96万公斤,销售收入4659.68万元,实现利润1381.04万元。 项目以攻单产、降成本、增效益、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通过集成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等先进适用技术,实现农机农艺相融合、良种良法相配套,既保证了项目区玉米生产水平的稳步提高,又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项目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可复制推广的玉米生产模式,必将会对全国玉米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54 赤峰市科学技术局 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金苗K1选育与推广应用 作物育种学 王显瑞,柴晓娇,杨薇,赵玉山,白晓雷,付颖,沈轶男,张姼,刘丹,霍龙,郑添玮,赵婧辛,王晓峰,秦琪中,赵禹凯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蒙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等奖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主栽品种“大金苗”、“毛毛谷”等优质农家种长期占据生产主导地位,但不抗除草剂,不抗倒伏难以机械化收获,高感白发病等难题,项目组历时8年,育成了优质、抗烯禾啶除草剂、中矮秆较抗倒伏适宜机械化收获、中抗白发病的“金苗K1”,并集成了配套栽培技术,开拓了营销模式,“金苗K1”即将成为全国谷子品质育种骨干亲本,成果整体水平国内领先。该项目取得以下创新: 1. 育成优质、抗烯禾啶除草剂、中矮秆较抗倒伏适宜机械化收获、中抗白发病的“金苗K1”。“金苗K1”品质优,在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优质食用粟品鉴会上被评为国家一级优质米,与主栽品种“大金苗”相比,“金苗K1”株高125cm,较“大金苗”降低40cm,抗倒性显著提高,且抗除草剂,适宜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白发病抗性显著提高;品质得到改善,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糊化温度与“大金苗”相当,脂肪含量提高25.9%,代表小米黄色素含量的b值提高7.5%,淀粉最终粘度提高55%。其商品粮价格比其它品种高0.4~1.6元/公斤。适宜在内蒙古、吉林省、辽宁省、山西省、河北省、新疆、宁夏、甘肃种植,种植时间可以从5月1日播种到6月20日。 2.以“金苗K1”为亲本,育成了“赤谷K6”、“金苗K4”、“金苗K6”、“金苗K7”等抗除草剂优质品种。针对除草防虫难题,研发出了防虫除草配套栽培技术,创建了以精量播种、化学除草和机械收获等环节为核心的谷子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品种与栽培技术相结合提升了谷子产业水平。 3.开创了双推模式。即原有经销商渠道和产业链渠道。原有经销商渠道:田间展示“金苗K1”农艺性状,煮粥品尝口感品质,拉动种子销售,从而带动“金苗K1”大面积推广。产业链渠道:从下游米厂入手,以加工企业对“金苗K1”优质小米的需求带动谷子种子销售和谷子生产,形成了新的品种推广模式和独特的“金苗K1”产业链。从而带动“金苗K1”大面积推广和小米品质水平的提高,带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项目组培育新品种1个,发表论文1篇,发布内蒙古自治区方标准1项。自成果实施以来,该项目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700多万元,2019-2022年累计推广500.64万亩,其中近三年推广498.24万亩,新品种在全国覆盖率15%左右,内蒙古自治区覆盖率50%以上,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8.24亿元。 同行专家一致认为,“金苗K1”的育成和快速推广,结束了内蒙古优质小米产业“大金苗”、“毛毛谷”等农家种长期当家的局面,显著推动了谷子育种科技进步和谷子轻简化规模化生产,带动了全国优质小米产业发展。
55 赤峰市科学技术局 广适、耐阴型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赤豆5号选育与应用 作物育种学 魏云山,周学超,丁素荣,程瑞宝,刘迎春,康泽然,孙宾成,王晓磊,胡海波,李峰,崔智慧,李海滨,孙如建,薛凯,哈萨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二等奖 1、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大豆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大种植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600万亩,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本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大豆新品种轻简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的主要科研成果。 2、主要成果及技术创新点。大豆新品种“赤豆5号”是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主推品种。201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蒙审豆2019005号,2022年获得国家农作物新品种权保护权CNA20201007606。“大豆轻简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2022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主推栽培技术。主要创新点:高产,赤豆5号在内蒙古中熟组大豆生产试验中,亩产达到231.9kg,比对照增产5.6%;抗病,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接种鉴定,赤豆5号中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花叶病毒;优质专用,赤豆5号总粗脂肪含量23.16%,比普通大豆增加1.66%;耐阴,202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协同推广项目“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中,赤豆5号表现高产耐阴特性,2022年被列为重点主推品种;适应性广,赤豆5号适宜在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甘肃、新疆等有效积温2500℃以上地区种植。适宜机械化收获,实现节本增效,大豆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减少化肥、间苗、除草、收获人工成本65-100元/亩。 3、成果产生的价值。“赤豆5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实现了广适、耐阴、高产、优质和多抗特性的聚合,同时在高油专用、抗倒伏适宜带状复合种植和机械化收获等方面表现优异,在国内大豆科研单位作为重要品种资源开展创新利用。项目组围绕大豆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发表在《中国农业科学》、《大豆科学》、《作物杂志》和《耕作与栽培》等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同时赤豆5号配套轻简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技术,在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甘肃大豆种植区示范推广利用,取得极显著的高产、高效示范应用效果,为内蒙古及周边地区粮豆轮作,特别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9-2021年“赤豆5号”大豆品种及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在内蒙古、吉林、辽宁省、黑龙江省及甘肃等地区累计推广面积71.6万亩,新增产值0.7亿元,节省支出0.66亿元,辐射带动种植面积600万亩。在生产示范区,赤豆5号在清种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表现优异,2021-2022年在内蒙古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
68 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 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种粮一体化推广 作物育种学 张钧,申汉,李章波,赵燕,杨政伟,苗永茂,白国庆,张飞,李静静,李莎,曹艳伟,张业宗,王志莲,杨占军,李平 内蒙古真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等奖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项目团队以市场为导向,以种子科技为核心,依托企业建立的内蒙古玉米生物工程技术育种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内蒙古玉米生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加快自有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自主选育的7个玉米新品种,有效提高农牧民种植效益。 二、主要技术创新点 1.采用常规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路线,开展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收集与利用研究,充分发掘种质资源,丰富育种基础; 2.建立用于分子辅助育种的优良自交系分子标记数据库,应用双单倍体技术加快自交系的稳定,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 3.以抗逆育种为核心,以高密度选择为突破口,建立高效的杂交种选育和田间测试评价体系,选育出高产、耐密、抗倒、抗红蜘蛛、质优、脱水快、易籽粒机收、不霉变的玉米新品种。 4.加强新品种与配套的综合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示范,良种良法相配套,全面提高玉米产量。 三、成果产生的价值 (一)取得的知识产权情况 项目主要依托自主选育的7个玉米新品种,品种已通过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陕西省、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 (二)推广应用情况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019年至202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6个盟市,省外3个地市推广真金系列7个新品种650多万亩,带动农牧民增收25719.78万元。“共享粮行”年均收储粮食5千吨以上,农户收益率平均增收8%。“金粮网”开展大宗粮食互联网交易11.32万吨,交易额2.81亿元。近年制种6000亩左右,产玉米种子200万公斤。近十年为制种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三)对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本项目紧扣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和农牧民增收致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全区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亿亩以上、产量连续保持在700亿斤以上,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二是坚持绿色兴农强农,持续实施农业“四控”行动,推动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地膜回收率达到80%。三是推进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强化实用性技术集成应用,致力于农业全产业链服务的平台型企业,加强创新协作,依托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示范推广新品种20多个,使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将达到60%。四是整合优势种业资源,深入实施“种业振兴”战略,以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依托,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为全区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及农牧民稳产增收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70 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 沙棘叶果稀有活性成分提取及产业化成套技术 植物营养学 李云飞 鄂尔多斯市天骄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等奖 中国的沙棘资源占全球总量的90%以上,我国沙棘林总面积已达3000万亩,已成为世界沙棘种植大国,鄂尔多斯市种植沙棘面积达630多万亩,保有面积428万亩,作为全球最大的沙棘种植区,经研究证实,沙棘,尤其是沙棘叶 和果富含有黄酮类、萜类、脂肪酸类等多种活性物质,其营养价值、保健作用、产业前景获得各界公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 ),将沙棘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2013版)》(国卫办食品函(2013)29号)将沙棘成熟果实列为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关于沙棘叶、天贝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公告》(2013年第3号)将沙棘叶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由于沙棘属于雌雄异株植物,雄、雌性植株比约为8:2-9:1,受资源分布雌雄优配等因素影响,普遍出现产果量少,枝叶量大、利用率低、经济性弱等的问题及农牧民收益和治沙效益难以相得益彰,亟待解决。 项目针对上述问题,研发了沙棘叶果稀有活性成分提取及产业化成套技术。选用鄂尔多斯地区沙棘叶果为原料,研发了沙棘叶、果高价值活性成分提取纯化技术,通过原料优选、温度控制、超临界复合萃取提取、高新均孔胺基树脂脱色等技术集成创新,有效提取出高质量反式棕榈油酸、沙棘叶黄酮、原花青素等活性成分,研制了沙棘叶、果一体化分类提取及循环利用成套技术装备,配套开发出远程制度化控制系统,确保了产品性能指标稳定可靠。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开发了沙棘叶粉片、沙棘叶油、沙棘叶茶、沙棘果汁、沙棘调味品等系列健康产品,大幅提高了沙棘的附加值和产业化水平。 项目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已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项目产品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内蒙古华测产品检验检测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机构检测,所检项目及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项目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并获得多项荣誉,项目的实施对提高我国沙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促进农牧增收及沙产业增效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71 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 红枣优良无性系引选、培育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 经济林学 李孔,李阳勇,卢立娜,曹军,李怀民,何金军,王阿萍,曹恭祥,张彦东,王志波,李强,王瑞平,许胜利 ,何志,杜金辉 乌审旗毛乌素枣业研究所,内蒙古蒙枣科技有限公司,乌审旗顺发种植专业合作社,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达拉特旗林业和草原工作站,鄂托克前旗林业生态保护中心 一等奖 1、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林业,经济林培育及推广。 2、主要内容 (1)选育出3个红枣新品种 利用引种的38个红枣无性系,通过测试、分析和筛选,针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气候特征和立地条件,培育出适宜栽培推广的蒙枣1、2、3号三个红枣新品种,填补了内蒙古地区无红枣良种的空白,丰富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经济树种种类。 (2)构建了蒙枣良种苗木培育技术体系 根据苗木特性和试验测试,确定蒙枣1号为扦插育苗,从插条采集、处理,扦插技术及扦插苗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化繁育技术;确定了蒙枣2号、3号为嫁接育苗,从接穗采集与制备、砧木处理、嫁接时间等方面提出了标准繁育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蒙枣育苗技术规程》,解决优良苗木繁育水平低的问题,为内蒙古地区红枣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提炼出蒙枣抗逆栽培技术体系 根据蒙枣3个良种特性,提炼出沙地、梁地、滩地等立地条件下,从圃地选择、整地、建园技术、苗木质量、起苗、运输、栽植时间、栽植密度、栽植方法、抚育管理技术等方面,探索、总结、创新,确定了红枣繁殖栽培全过程的技术体系。苗木成活率达到97%以上,坐果率达到94%以上,3年生苗木单株结实量达到4.9-5.3kg,果实总氨基酸含量3.8mg/100mg干物质,总糖含量43.6%,实现了高成活、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益的目标。制定内蒙古地方标准《蒙枣栽培技术规程》,为蒙枣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4)成果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蒙枣由于其优良的生态、经济特性,已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优选种植树种,在毛乌素沙地治理、库布齐沙漠光伏治沙生态修复、矿区生态修复均有推广应用。据2021年底统计,蒙枣栽培面积已达到10万亩,其中,库布齐沙漠光伏治沙2万亩,矿山生态修复1万亩,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荒山荒地生态治理与经济林建设7万亩,创造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2013年开始推广种植蒙枣,通过采用规范化的育苗、栽培技术,根据统计,2019—2021年,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乌审旗、鄂托克前旗的农牧民、企业在荒山荒地种植的蒙枣新增利润达到4621万元,全市约 1000人长年从事蒙枣经营管理,有效带动当地就业。 目前,通过推广示范,引领带动,蒙枣已发展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经济树种,在助力乡村振兴,全面落实“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0 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 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推广 作物育种学 杜永春,邱鹏程,常国有,高俊山,薛春雷,闫俊先,刘小燕,赵建刚,高志军,史学芬,朱利华,王石清,王树生,郭威虎,张艳芳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鄂尔多斯市满世通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等奖 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推广”项目由鄂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鄂尔多斯市满世通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实施。项目立足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玉米生产实际,主要进行了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大面积推广,旨在改变现实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品种不适宜、生产技术落后的现状,实现为农牧民增产增效目标和达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通过科研人员10多年来不间断的南繁北育、潜心研究及技术攻关,现先后育成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10个,适合活动积温2500℃-2850℃地区种植,其中中早熟品种1个,中晚熟、晚熟品种5个,饲用玉米品种2个,青贮米品种2个。主要有满世通526、满世通507、满世通88、伊单401、满世通3号、伊单52、伊单81和伊单131等系列玉米新品种。在高产栽培技术内容研究上,将优质高产品种筛选示范相结合,提出“品种技术+管理技术+节本增效技术”有机组合集成创新的技术路线,将高产品种与所在区域条件下的栽培、病害防治与减灾技术等进行系统化设计,形成集成性技术体系1套。开展“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套推广,以品种为核心,集成了配套秸秆还田、精量播种、配方施肥、深耕深松、高效节水灌溉、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技术为一体的玉米无膜浅埋滴灌节水控肥增效种植技术模式进行了推广,从2009年开始到2021年共累计推广754.1万亩,新增收益156669.12万元,其中2019-2021年,共推广伊单131等5个玉米品种208.4万亩,新增效益29531.08万元。项目运行期间共发表论文13篇。
91 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局 苜蓿青贮调制技术开发及应用 饲料学 余奕东,吴哲,玉柱,倪苗,达丽,薛虎,王美秀,薛海英,闫海明,田彦军,王目森,杨春艳,海鸽,岳额尔敦加布,张雨军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鄂尔多斯市康泰仑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骑士牧场有限责任公司,达拉特旗牧乐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鄂托克旗富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蒙古茂盛泉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达拉特旗裕祥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等奖 本成果属于饲料学领域。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苜蓿主产区雨季苜蓿难以调制成优质草产品的问题,完成单位历时7年围绕苜蓿单/混贮营养物质变化规律、青贮添加剂、调制工艺等方面展开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1、首次揭示了调控苜蓿单、混贮过程的关键因素,为调制优质苜蓿青贮饲料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分析青贮过程中对苜蓿单、混贮饲料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的含水量、乳酸菌、混合比例、青贮时间等对蛋白组分变化、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作用规律。首次分析苜蓿-禾本科饲草混合青贮的营养物质及发酵品质变化规律,揭示了青贮过程不同饲草混合比例与营养指标关联特性,发现混合比例、贮藏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为混合青贮调制提供了适宜比例的科学依据。揭示了调控含水量和使用添加剂可在青贮过程中有效抑制蛋白降解,非蛋白氮和结合蛋白下降幅度可达16.7%和14.4%。 2、首次创建了以复合添加剂为核心的青贮发酵品质调控关键技术体系,有效降低了营养物质损失。开发出苜蓿复合添加剂青贮技术,使原料在两个生育期收获并调制青贮饲料时,氨态氮含量可被控制在10%以下,结合蛋白含量降低10%以上,非蛋白氮含量减少16%以上,纤维含量下降,提高了苜蓿青贮饲料的品质。开发的苜蓿混合青贮用复合添加剂可有效提高青贮饲料的相对饲喂价值和有氧稳定性,氨态氮含量可降低30%,有氧稳定性提高至7天以上,保证饲料在青贮和使用过程中的品质。 3、制定了青贮饲料质量标准及技术规程,弥补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空白。首次制订拉伸膜裹包式和窖式苜蓿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规程、添加剂使用技术规程、苜蓿青贮饲料品质评定等系列地方标准,形成标准体系,规范了从苜蓿青贮的生产技术和品质,覆盖了青贮全产业链。有效实现苜蓿减损、优质收获,保证了产品质量,提升了饲喂效果,降低了饲喂成本,丰富了我区优质饲草产品类型,有力促进了苜蓿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对优质草食畜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获专利 1项,制订地方标准 5 项,发表论文5 篇(SCI、EI 论文 2篇)。五年示范推广苜蓿单混贮饲料收储面积达47.07万亩,通过规范苜蓿青贮饲料生产和评价各环节,实现青贮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制作青贮饲料34.99万吨,以苜蓿青贮代替干草饲喂奶牛,节支总额10135.85万元,实现新增总收益86071.97万元。有效解决内蒙古苜蓿主产区雨季生产收获难题,对草业可持续发展,奶业节本增效、优质饲草自主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126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优化 乳加工技术 母智深,高飞,高增丽,乌云,曹文慧,王斌,薛建斌,关志涵,于声波,董阳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等奖 “乳制品加工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优化”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代奶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的子课题。围绕两支高端产品的加工技术瓶颈进行产学研联动研究,成果直接转化应用。包括“高蛋白纯牛奶加工技术改进”和“长保质期饮用型发酵乳生产工艺优化”两方面内容。 特仑苏梦幻盖系列开启了3.8g优质乳蛋白高端纯牛奶新时代。提高产品乳蛋白主要是结合高标准限定奶源和分离少量水分完成的,其中加热闪蒸和膜浓缩是目前最常用的加工方式。但过度加热导致产品褐变严重、风味变差、营养损失、糠氨酸含量超标;超滤浓缩效率较低、咸感增加、稳定性差。本项目从奶牛饲养、原奶管控、工艺改进三方面着手突破技术瓶颈,取得创新成果。结合奶牛营养需求,优化饲料配方和饲养方案,原奶乳蛋白含量高于3.4g/100g。通过分析浓缩乳中游离离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对膜材料和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定制了磺化聚醚砜-聚乙烯醇复合反渗透膜,浓缩效率高且体系离子平衡保持良好,咸度变化不显著。进一步改进加工工艺,将复合反渗透膜和真空降膜浓缩系统串联,提高了浓缩效率,降低了热加工程度,取得了技术突破。 长保质期饮用型酸奶加工技术难点在于低粘度酸性稳定体系的构建。为满足细腻顺滑的口感,加工时要经历两次高压均质和加热杀菌,需适量添加多糖类胶体进行蛋白保护,而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结冷胶等会不同程度地抑制乳酸菌发酵,造成产酸不稳定、黏度差异大、稳定性差等问题。用水化料再与发酵乳进行二次混料,则无法满足100%牛奶参与发酵的法规要求。本项目从发酵菌株筛选和工艺技术改进两方面着手克服难点,取得技术突破。设计了同步双发酵工艺,按比例将原料乳分成两部分分别发酵,混合后再进行巴氏杀菌。主发酵部分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提供有机酸、香气成分、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副发酵部分由植物乳杆菌MNCW-1发酵,除溶解稳定剂外也起到一定的产酸、产香作用。植物乳酸菌MNCW-1是筛选获得的在高浓度多糖体系中稳定的菌株,是专为生产长保质期饮用型发酵乳而开发的菌株。 申请发明专利11项,授权6项。发表论文12篇。 项目成果于2019年1月完成转化。应用于特仑苏梦幻盖系列产品,2019-2021年累计销售额达125.52亿,新增利润19.85亿。应用于纯甄小蛮腰系列产品,2019-2021年累计销售额达43.76亿元,新增利润4.48亿。 该成果于2022年8月完成科技查新,具有新颖性。于2022年8月完成科技成果评价,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127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乳与乳制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 食品检验学 李洪亮,翟齐啸,戴传超,王海鸣,钱文涛,杨畅,史玉东,王孟辉,胡鹏丽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等奖 该项目来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乳与乳制品加工靶向物质危害控制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研究领域为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以实现乳与乳制品的安全质量全程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为目标,以降低热处理伤害、降低食物源危害物质和保护乳制品中生物活性物质为核心,开发低热处理技术、乳制品品质评价技术以及全程在线监控技术,为建立乳与乳制品安全全程控制的生产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该项目主要研究了(1)乳与乳制品中微生物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及快速检测技术开发——开发了基于嗜冷菌的高分辨靶基因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到相关菌种427个,单次满足近百个样品的平行分析;(2)乳与乳品中化学性污染可视化在线监控技术研究与开发——通过采用新型荧光分析技术,可实现4类抗生素的快速检测,头孢氨苄检测限为0.24 μg/ml,四环素检测限为16.2 nM,链霉素快检只需要30 min,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限低至1-4 μg/kg;此外,开发了新型荧光铕材料以及标记双抗体和bio-sa质控系统,可同时检测乳品中AFM1和OTA,检测限分别为0.018 ng/ml和0.036 ng/ml,DON和ZEN检测限分别为0.017 ng/ml和0.054 ng/ml;(3)乳与乳制品质量控制技术开发及示范——开发了1套热加工副产物定量预测及评价模型,指导UHT产品热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改造优化,实现了糠氨酸(80-130 mg/100g)及乳果糖(200-350 mg/L)的定量控制;(4)乳品监测大数据分析系统的产业化示范——开发了国内首个交互式乳制品大数据分析平台 ,可用于乳品真菌毒素数据可视化及风险评估,目前已完成330次风险评估运算。 该项目成果发表论文14篇(SCI10篇),申请专利17件(已授权2件),制定标准规程5项,建立安全质量全程控制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生产线1条;相关成果应用于20家企业连续化生产,近三年成果创产值79.64亿元,利润12.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8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再制马苏里拉奶酪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乳加工技术 宗学醒,闫清泉,李志国,崔利敏,赵中华,司阔林,李玲玉,边燕飞,赵悦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奶酪有限责任公司 一等奖 3.1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2021年我国奶酪消费量约27.5万吨,其中进口17.6万吨,进口额8.13亿美元,其中马苏里拉奶酪进口超过8万吨,占餐饮渠道奶酪消费量的60%,马苏里拉奶酪主要应用于披萨、烘焙面包、焗饭等场景,由西餐发展而来,与中餐快速融合。由于奶源价格高,且乳清无法处理,天然奶酪在中国规模化还不现实,主要依赖进口,大疫情时代下,国际供应链受阻,无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本项目通过再制的工艺生产马苏里拉奶酪,内容物成本降低至1.5万元/吨,具有与进口5万元/吨的天然奶酪具有相似的烘焙功能性。满足国标微生物限量要求,具有较强可加工性。项目技术的方法论可应用于各类再制奶酪产品中。 本项目是对2018年国务院奶业振兴政策、九部委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政策以及2022年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方案的贯彻落实,能够带动中国乳制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平衡。 3.2 主要技术创新点 项目通过配方工艺优化,使原料充分水合受热,具有较好热穿透性,满足全球微生物最严苛再制干酪国标GB 25192的要求,降低损失,提高运营效率;通过筛选和配比关键物料乳化盐,实现乳化精准控制,创建最合适乳化曲线,将产品精准控制在乳化曲线小范围内,兼顾稳定性和烘焙功能性的平衡,提升产品品质;通过将部分脂肪和乳化盐二次配料的方式,将酪蛋白乳化结构分层次化,最外层结合部分非稳定态脂肪,在高温烘焙条件下脂肪快速析出,游离在融化奶酪表面,避免高温烘焙条件水分过度干燥导致的表面硬壳,显著提高终端店面使用效率;通过变性淀粉的筛选和配比,改善奶酪质构,提高擦丝可操作性,提高产品完整度,降低生产损耗,提高出成率。 3.3 成果产生的价值 该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项目技术应用于蒙牛奶酪工厂,投资1条年产能5000吨的生产线,产品上市至今共生产产品1.1万吨,销售收入5.5亿元,成为乳制品行业转型新的增长点,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奶业振兴政策,推动奶酪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国内自产,对由国际国内双循环转变为国内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自治区肩负着中国乳业振兴的重任,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方案鼓励奶酪等干乳制品和特色奶酪等高端乳制品发展,本项目响应自治区产业政策,落实奶业振兴方案,率先推动乳制品新的细分品类发展,推动自治区奶业全面振兴。
130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沙棘叶多酚提取与沙棘茶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食品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吕兆林,张志刚,赵航,马素清,董久霞,乌仁斯庆,邢国良,王捷,王尚义,张柏林,袁玮琼,孟德豪,李长春,张久红,闻茂 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林业大学 二等奖 沙棘作为水土保持的经济林树种,不仅具有荒山绿化、土壤改良等生态价值,因其富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又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我国沙棘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和甘肃等中西部地区,沙棘资源在这些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对于沙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沙棘果实上,作为废弃物的沙棘叶中同样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何合理利用生物量丰富的沙棘叶资源,变废为宝,促进无废料沙棘资源的开发,成为了沙棘行业的重大课题。 自2016年以来,内蒙古宇航人高技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北京林业大学科研团队开始了沙棘叶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技术成果,获得发明专利两项(一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沙棘叶多酚的方法,授权公告号:201810312022X;发酵型沙棘叶茶的制法,授权公告号:201310602835X)、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研究论文。 沙棘叶富含多酚类活性物质,该项目研究了多样化的沙棘叶多酚制备工艺,综合评价了沙棘叶多酚提取物活性,创制了绿色的、安全的、高活性沙棘叶多酚专利产品,开发了工业化多功能连续提取制备沙棘叶多酚的新型工艺设备以及可推广应用的大孔树脂吸附精制技术,建立了沙棘叶多酚提取物产品质量标准;基于沙棘叶多酚提取物的基础研究,研制了沙棘番茄茶多酚软胶囊、代餐粉、钙果颗粒、沙棘果粉、果皮微粉等衍生产品。采用引入嗜酸乳杆菌与植物乳杆菌菌种作为发酵因子的低温发酵工艺制备沙棘红茶,首创了沙棘叶脱蜡技术及沙棘果汁辅助沙棘红茶的发酵工艺,提高了沙棘茶叶色、香、味品质,建立了满足工业化生产的沙棘发酵茶技术体系,开发了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及市场竞争力的沙棘茶叶。 项目的实施,提升沙棘生态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9-2021年累计销售金额1346.60 万元,其中沙棘发酵茶21750 盒(90g/盒)、营养代餐粉1786 盒(750g/盒)、钙果颗粒19000 盒(180g/盒)、沙棘果粉12091 公斤、沙棘番茄茶多酚软胶囊4654公斤、果皮微粉39005 公斤,新增产值1230.19万元,新增利润269.32万元。其中沙棘果皮微粉、沙棘果粉出口到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项目对沙棘叶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沙棘叶相关新产品,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建立了产品标准,利于沙棘行业整体发展及生产的良性循环,项目成功地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带动了内蒙地区沙棘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
134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预防兽医学 刘国英,郎洪武,吴华伟,赵丽霞,高金源,范秀丽,郝雪斌,李玉和,陈晓春,陈坚,郝鹏,邓 永,李俊平,范娟,陈建 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扬州优邦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洛阳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等奖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畜牧业大区,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众多问题,尤其是疫病防控。近10年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已然成为危害养牛业最主要的疫病之一。据统计,该两种疾病在我国牛群的阳性率可达到85%以上,除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其感染牛后可产生持续性感染,导致病牛机体免疫机能损害,甚至终身带毒、散毒,成为养牛业的”隐形炸弹“严重威胁养牛业的安全。精准诊断和疫苗免疫是防控该两种疾病的主要手段。 本项目聚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疫病防控技术研究,科研成果卓著,获得二类新兽药注册证书1个,提交发明专利4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制定国家标准和技术标准2项,发表论文5篇。研究内容为:1、建立了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检测BVD与IBR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为了解国内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周边地区疫病流行情况提供检测试剂支撑。2、制修订《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诊断技术规范》国家标准1项,新增了实时荧光RT-PCR方法和临床诊断方法,已于2019年发布施行,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我国牛病毒性腹泻诊断提供了标准支持。3、通过全面鉴定筛选出与国内流行毒株高度匹配的免疫原性好的BVDV/NMG株和IBRV/LY株并成功研制国内首个二联灭活疫苗,填补国内空白。4、推进BVD和IBR生物安全、疫苗免疫与精准诊断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综合防控技术路线,最终实现疫病净化的目标。5、通过政府、行业、牧场及企业的多方努力,结合公司多年来与养殖场(户)共同防疫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疫病监测、疫苗免疫防控程序、生物安全措施以及剔除净化的疫病综合防控体系。 疫苗上市5年来,累计销售收入已达到1.1亿元。通过公司病原平台2019-2021年的病原学监测数据显示,BVD检出率为2.42%、4.08%、3.85%,IBR的检出率为1.63%、3.44%、0.89%,较先前文献报道的BVD与IBR感染率在85%以上有了显著下降,疫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越来越多的牛场重视BVD与IBR防疫工作,上述企业成功的防控经验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全国牛病毒性腹泻和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疫病防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积极推动《“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的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促进自治区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自治区打造成优质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实现由畜牧业大区向畜牧业强区的转型。
135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生猪安全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推广 畜牧、兽医科学其他学科 王福清,杜继红,张贵刚,朱芳林,李建功,潘杰,杨冬梅,董仕久,徐萍,李荣,黄庆南,李鹏,刘澜曾用名刘彤,张秀文,郭宇 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动物保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医药行业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扬州优邦生物药品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广西丽诚东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美保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等奖 3.1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项目以生产安全的畜产品为目标,通过研究与采用高安全性猪口蹄疫灭活疫苗、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YZ株)、新型抗病毒兽药、新型安全绿色高效消毒剂作为核心技术及产品,进一步研究投入品质量安全控制、生猪免疫与环境控制、细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三个方面作为技术支撑,实现投入品质量安全、生物安全防控及用药精准减量,并通过这三方面的相互作用和促进,以实现减少疫病的发生、降低抗生素使用,最终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为生猪养殖全过程进行保驾护航,服务于食品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养殖,并为生猪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技术和产品支撑。 3.2 主要技术创新点 1)创新采用国内首创大规模悬浮培养技术、国际先进水平的浓缩纯化集成工艺和疫苗破乳技术创制出安全性高、免疫性好、免疫保护期长的猪口蹄疫灭活疫苗。 2)创新基于过程分析技术(PAT)的疫苗反应器生产过程优化技术、流体力学(CFD)模拟的疫苗反应器生产过程放大技术、首创兽用疫苗纯化产业化蛋白层析系统以及全新纳米水佐剂的应用,创制出快速、高效、安全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YZ株)。 3)创新采用高级氧化技术以链式反应为核心机制,兼具多种消毒作用机理和活性指示功能,创制出高效、安全的复合过硫酸氢钾类消毒剂。 4)研制普诺康、瑞特奇中兽药制剂,研发普诺康、瑞特奇与替米先的组方,对猪流感、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防制效果显著。 5)安全养殖技术方案建立 应用4个核心产品及其配套技术,通过免疫及环境控制防止疫病发生、监测地区细菌耐药性指导抗生素的科学使用、兽药饲料质量监测防控质量安全风险,从而建立投入品质量安全控制、生物安全防控和用药精准减量三个技术综合方案。 6)安全养殖技术集成 将4个核心产品及其三个配套支撑技术综合方案有机结合,集成生猪安全养殖技术形成养殖模式一套。 3.3 成果产生的价值 成果获奖7项、国家专利7项、三类新兽药1项、产品批准文号5项,发表文章2篇,制定技术标准2项、技术手册3个、技术方案2个,整合生猪安全养殖关键技术模式1个。 项目通过建立“自治区联合首都专业技术机构+高新企业+养殖、自治区联合首都专业技术机构+地方推广部门+养殖”双轨并行的方式,在乌兰察布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等基地示范应用,推广至全国302家养殖企业4200万头生猪。项目实施2019至2021年合计新增销售收入43810.9万元,新增利润21627.7万元,新增税收4640.2万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较好。
139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巴氏杀菌凝固型酸奶质构保持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乳加工技术 付永刚,巴根纳,樊启程,冯东阳,杨杰,胡宇飞,张月恩,孙远征,蔺炜,刘华,张凯帅,黄宜,李雪松,闫盘炜,孟蝶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等奖 本项目开发之前,常温凝固型酸奶是常温酸奶市场上的空白,国内外尚未有此类产品上市。传统凝固型酸奶需要在包装容器中进行发酵,存在需要大面积冷藏库房,无法常温储存及销售,不耐高温及工艺剪切等技术痛点;市场上现有常温酸奶均采用搅拌型酸奶工艺,无法实现凝固型状态的保持。 本项目通过配方、工艺、设备、包装、标准等的全方位、多维度的技术创新,建立了凝固型常温酸奶技术平台,并且在此技术平台上实现了产业化示范,推出全球首款凝固型常温酸奶产品。具体创新性成果及内容如下: 第一、从产品配方、工艺、设备、包装全维度进行创新突破,攻克凝固型酸奶无法常温长时间存放的技术难题,累计申请专利22项,已授权专利7项。 第二、制定凝固型常温酸奶法规标准体系,引领性的创建了凝固型常温酸奶企业标准1项,产品技术内控标准11项。 第三、创建常温凝固型酸奶质构成型的工艺技术方法。在常温凝固型酸奶质构建立的工艺技术研发上,打破了传统凝固型酸奶质构成型机理,全球首创酸奶无菌中温灌装及在线凝固工艺技术方法。 第四、研发建立了常温凝固型酸奶配方体系及评价方法。研发建立了常温凝固型酸奶质构体系配方方案,实现产品在低温和常温条件下均可保持良好的凝酪型状态。 第五、消费者趣味体验无菌杯设计。包装方案解放被束缚的视野,将趣味性与使用性相结合,延续了安慕希古希腊艺术的风格设计。获得普通消费者,专家,行业协会一致认可。 第六、行业首次设计采用双开门及三角形卡纸包装方案。双开门礼盒成为行业首创结构设计,并具有对应专利保护。自主开发的三角形卡纸设计,独特的异形包装结构设计,在终端树立了差异化设计标杆 第七、依据该技术平台研究成果进行了产业化示范。2020年8月,本项目技术完成上市应用转化,成为国内外首款可常温长时间保藏的凝固型常温酸奶。上市至今在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液态奶事业部下属工厂(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直进行规模化生产。上市以来,销售额、营业利润及消费者体验均得到良好反馈,累计新增销售收入3.9亿元。
140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食品安全数字化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食品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赵贞,万鹏,温国艳,付云双,吕志勇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等奖 1、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数字经济建设是国家的发展战略,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食品安全数据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结构类型高度复杂化,这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实现食品安全数字化技术及应用的创新性突破,是食品行业乃至国家亟需解决的重大难题。项目组针对上述难题,开展了系列研究,运用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信息通信技术、可视化分析技术,整合食品安全数据资源,建立涵盖食品安全全领域的数字化系统,实现食品安全工作数字化转型和科学管理,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主要技术创新点 2.1突破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和大数据技术融合的难题,充分利用行业数据规模优势,搭建层次清晰、覆盖全面、使用便捷的食品安全数字化系统,打破食品安全数据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数据结构类型高度复杂化带来的技术瓶颈,实现食品安全数据规模、质量和应用水平同步提升,发挥数据资源的战略作用。 2.2打破数据库壁垒,统筹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资源,布局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全流程数据贯通和跨部门、跨区域信息的互联互通,丰富面向全员的质量信息服务,为提升食品安全风险决策和风险防范水平提供全面可追溯、可查询、可跟踪的数据支持。 2.3首次开发了基于动态预警监测和风险交流管理机制的风险预警感知互联解决方案,通过海量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发掘、数据可视化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更为准确的监测、分析、预测、预警,提高风险管理决策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深化大数据在食品行业的创新应用。 内蒙古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查新中心出具的查新报告表明:本项目食品安全数字化系统对食品安全领域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大数据建模技术建立各数据库关联关系,形成数据库网络结构,通过标准判定、信息统计分析、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智能分析风险因素。国内外未见相同的食品安全数字化系统的公开文献报道(查新报告,附件14)。 3、成果产生的价值 该项目取得软件著作权2项、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发表论文4篇,推广应用于集团总部及4个事业部、68个工厂,近三年产生经济效益5393万元。该项目响应国家数字经济规划和绿色低碳发展号召,引领食品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乳品质量水平,增强乳品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科技创新助力“双碳”进程,推动自治区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促进自治区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141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基于药食同源指纹图谱的功能性奶粉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乳加工技术 刘彪,李威,冯昊天,王晓彦,周玉权,李昊虬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等奖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大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极具中国特色的药食同源原料在功能化健康食品和中医食养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将乳制品的营养属性与药食同源的功能属性创新结合面临1)缺乏科学合理的药食同源原料筛选和组方体系,以确保产品配方的安全性、功效性和科学性;2)由于药食同源成分复杂,目前缺乏有效的质量鉴定方法,以防范原料造假和以次充好,故存在添加风险。本项目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如下: 1 药食同源功效信息数据库的搭建和应用 采用网页客户端模式收录全球所有药食同源原料功效性文献共计11256篇,分8大类和23小类功能主题构建功效原料数据库,将所有药食同源原料按照临床、动物和体外细胞试验文献数量、等级评分(决定排序)和专家评分(重要参考)等维度划分到各功能主题下。能够实现针对不同人群的功能需求进行分主题检索,快速筛选出相关度高的原料,供相关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2 药食同源原料指纹图谱检测技术的开发 建立以主题功效成分为峰指认的HPLC指纹图谱出图方案并设定色谱条件,制作基准物和供试品的指纹图谱,对比以指认峰为主的所有峰的峰面积大小以及各自占比情况,可得出供试品相较于基准品的相似度和药食同源原料相对含量,达到定性(相似度对比)和定量鉴定的目的,实现对供试品的质量检测和功效保证。 3 中式养生食材搭配乳基营养的功能性奶粉的配方设计 通过1筛选出的各主题功能原料组方并经2质量检测合格后可引入到产品中。功能性奶粉配方设计遵循精确营养结合中式养生食材的设计理念,以满足细分功能领域人群的营养与功能需求。还要进行产品功效和质量验证,保证产品相关功能的有效性和质量安全。 按照以上技术方案已开发出具备预防骨质疏松、促进心血管健康和血糖管理的三款不同主题功能的高端药食同源功能性奶粉,近三年产生经济效益达32154.65万元。同时药食同源功效信息数据库和药食同源原料指纹图谱检测技术已推广应用于集团类似原料的其他乳制品中。以上技术内容共申请发明专利6件,授权1件,发表论文1篇,获得社会科技奖项3项,获得权威证书1项。 综上所述,本项目既规划了普通乳制品向细分功能领域发展的新路线,也付诸行动解决了相关技术难点,实现了药食同源功能性乳制品的产业化,引领和推动我国药食同源原料供应行业和相关功能食品生产行业的良性发展,为我国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布局作出贡献。
142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常温酸奶微颗粒稳态技术、功能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 乳加工技术 吴秀英,马海然,胡嘉杰,双全,郭燕,刘红霞,李辉,冯志宽,赖孟瑄,李双红,武春雨,姜云芸,王春燕,冯旭东,贾迪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等奖 1、淀粉-稳态化研究和乳清蛋白自主微粒化研究:通过淀粉-稳态化、乳清蛋白-微粒化研究,重建淀粉来源及配方组合,使产品喜好度评分提高10%以上,同时通过在线微粒化工艺优化,实现了普通乳清蛋白到微粒化蛋白的在线加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其离心沉淀率降低至4.4%,摩擦系数减少30-40%。 淀粉部分通过对溶胀体积、焓变值、粘度、析水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淀粉复配后,离心失水率由8.6%降低至7.4%,感官方面在顺滑感、融口性方面有较大提升,喜好度评分方面提高了10%以上,从而构建了羟丙基化“蜡质玉米+木薯”的混合淀粉配比方案;自主微粒化-乳清蛋白研究从微粒化-乳清蛋白的凝胶特性出发,通过Cavitator微粒化工艺实现了自主微粒化-乳清蛋白的应用,通过对比实验验证,自主微粒化乳清蛋白在质构、粒径、离心失水率、摩擦系数、感官等指标已经达到了商业微粒化蛋白的水平,其成本仅为商业乳清蛋白的60%,与普通乳清蛋白相比,自主微粒化乳清蛋白的离心沉淀率降低至4.4%,摩擦系数减少了30-40%。 2、常温酸奶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为了构建不同粘度、不同类型的常温酸奶,通过对常温酸奶超高温UHT和多重均质技术进行研究,突破了常温酸奶粘度的瓶颈,实现了200-700mPas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研发效率30%,节约研发成本20%以上。 为实现高粘度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对比研究了“管式杀菌”“板式杀菌”“板管串联杀菌”三种不同的杀菌工艺,发现经过板式杀菌后,可以大幅度保持产品粘度,较传统管式杀菌,粘度提高了68%,实现了400-700mPas高粘度酸奶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为实现低粘度产品,通过研究“多重均质”工艺,与传统工艺进行对比,发现采用多重均质后,产品粘度降幅达到28%,能够实现200-400mPas低粘度酸奶的工业化生产。 3、含有膳食纤维常温酸奶的功能特性研究:本研究从“质构+功能”两个维度筛选和评价膳食纤维,添加聚葡萄糖可有效提升常温酸奶顺滑度和喜好度,分别提高了13.1%和10.7%,证明添加菊粉常温酸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与免疫力双功能。 本项目通过对膳食纤维的原料特性筛选,评价膳食纤维在常温酸奶体系中应用效果,添加聚葡萄糖可有效提升常温酸奶的顺滑度和喜好度,产品顺滑度提升13.1%,喜好度提升10.7%。 通过对添加膳食纤维常温酸奶功能特性的动物验证实验,首次证明了添加菊粉的常温酸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与免疫力双功能,这一结果可为常温酸奶后续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45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乳品产业链农药残留风险防控检测技术 食品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刘丽君,谢瑞龙,张立佳,高玉杰,梁建英,段国霞,刘春霞,胡雪,白艳梅,汪洋,武伦玮,段建华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等奖 农药残留是乳及乳制品一项重要的食品安全指标,生鲜乳中农药主要由饲料带入,乳制品中农药除生鲜乳带入外,还有可能由粮食和果蔬等原料带入。由于饲料、原料种类多,产地分布广,使用农药多达几百种,所以乳及乳制品中农药残留的管控和检测一直是乳品行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目前乳制品农药残留风险的研究局限于产品的检测,没有建立系统的产业链管控模式,为了行业进步和企业发展,本团队开展乳制品及其产业链的农药残留研究工作,基于农药残留风险管理过程的关键点,建立农药残留风险识别数据库,科学分析评估农药残留风险;自主研发制备农药残留质控样品,攻克技术难题,提供农残质控样品定制服务,保证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再现性符合标准要求,确保人员、设备和方法的一致有效;开发多种农药残留精准定量和筛查检测方法,实现饲料、原料及乳制品快速、准确、高效检测,发挥食品安全保障作用。 项目期间获得外部奖项1项,申请专利4项,其中获得授权的国内专利1项,发表论文7篇,其中两篇获得优秀论文三等奖。同时,该项技术已于2021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项目应用于我公司集团、事业部及其68个工厂。运行5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017年至2019年间共取得经济效益962.01万元,制定了《原料奶质量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原料奶饲料农、兽药风险管控指导标准》和《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管理办法》等企业规范,并在供应商推广,实现了原料、生鲜乳、产品的农药残留防控,降低农药残留污染概率。同时推动农药残留快检技术研究,填补乳制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空白,完成了多菌灵、甲萘威、氟虫腈等农药残留快检产品的验证,在全国工厂原奶收奶环节应用,增强了对原奶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现能力,提高了风险监测效率。
146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氨基酸发酵行业废气处理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食品添加剂技术 李学朋,边恩来,伏广好,梁晓娟,高雷,刘路,周敬,王文强,葛秀旭,朱心双 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二等奖 为解决生物发酵行业的大气污染问题,解决现有治理措施效果不显著、运行成本较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共性问题,内蒙阜丰公司自主研发出“氨基酸发酵行业废气处理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项目,针对生产过程中高、中浓度两类废气进行处理,并进行推广应用。 新技术采用生物法净化蛋白饲料烘干尾气的技术,具有处理时间短、除臭效果好、运行参数范围大、便于操作等优点,已在本企业年产50万吨氨基酸生产线成功应用,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生物法净化技术在氨基酸发酵行业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针对氨基酸发酵行业废水资源化制备肥料过程中的喷浆造粒废气,采用负压收集技术,对无组织排放废气进行收集,基于多级除水、除尘预处理技术基础上,废气通过管道自然降温进一步除水送至锅炉燃烧,燃烧前再经过升温处理,极大程度地消除水汽和温度对锅炉的影响。 首创对氨基酸烟气利用现有锅炉高温燃烧及配套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将氮氧化物、硫化物、异味因子等通过锅炉燃烧达标排放的同时,实现异味消除,在氨基酸发酵行业中关于彻底消除气味问题的处理实现了首次创新,解决了氨基酸发酵行业异味大和大气污染重的难题。 “氨基酸发酵行业废气处理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于2018年在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运行,成效明显;随后在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推广应用,氨基酸生产废气均得到显著消除。项目的成功研发及应用申报了6项专利申请,其中5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项目通过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中科评字[2019]第3295号)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成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登记(登记号:9152019Y0149),并在国家工信部完成科学技术成果登记(登记号:3392019Y0156)。 随着该项目核心环保技术的逐步应用,公司恢复限产11.8万吨,增加销售额9亿元,增加利润1.5亿元,增加税收1.1亿元,若推广到整个氨基酸发酵行业,有助于恢复行业因环保不达标造成的限产、停产情况!按照每恢复行业产能100万吨计算,则预计增加销售额76亿元、新增缴税9.9亿元、新增利润12.9亿元。 本项目彻底消除了喷浆造粒烟气的焦糊异味,为厂区周边群众生活提供更有益的生活环境,极大提升了企业形象的同时,有力支持当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此外本项目的成功产业化,为打造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在生物发酵、节能领域积极推动产业改造提升,促进整个生物发酵行业的迅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47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N-乙酰神经氨酸和脑磷脂群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 乳加工技术 孔小宇,赵红霞,刘宾,肖竞舟,陈青山,周名桥,方芳,李婷,赵子夫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等奖 根据消费者调研其中提升免疫力和促进宝宝认知能力发育是妈妈们最关注的问题,也是父母为宝宝选择奶粉最看重的因素。所以,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开发一款能提高宝宝免疫力和认知能力的婴儿配方奶粉非常有必要。 本项目基于伊利母乳研究成果,从唾液酸和脑磷脂群两个方面,进行了母乳化模拟及配方设计,开发了行业首款含有唾液酸和脑磷脂群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1、技术创新点 (1)唾液酸和脑磷脂群模型的建立 乳清蛋白粉(富含乳脂肪球膜)不仅富含有与母乳中唾液酸结构一致的唾液酸还富含多种磷脂类物质,可以使用在婴儿配方奶粉中,模拟母乳中唾液酸和脑磷脂群的组成,使产品在免疫效果和智力发育更加贴近母乳。定制化含有唾液酸和脑磷脂群的技术是国际首创,应用该技术的金领冠珍护婴幼儿配方奶粉也是国际上乳品行业内首款款含有唾液酸和脑磷脂群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本项目将酪蛋白糖巨肽和乳脂肪球膜按最佳比例混合为后命名为乳清蛋白粉(富含乳脂肪球膜)。该原料不仅富含有与母乳中唾液酸结构一致的唾液酸还富含多种磷脂类物质,可以使用在婴儿配方奶粉中,模拟母乳中唾液酸和脑磷脂群的组成,使产品在免疫效果和智力发育更加贴近母乳。定制化含有唾液酸和脑磷脂群的技术是国际首创,应用该技术的产品也是国际上乳品行业内首款款含有唾液酸和脑磷脂群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2)产品功效验证 本项目研发人员将中国母乳研究成果及唾液酸研究技术进行成果转化,综合这些技术研究成果的优势,悉心研发金领冠珍护婴幼儿配方奶粉新产品,实现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生产。金领冠珍护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唾液酸的结构和含量更接近母乳,在消费者调研实验中验证了产品的安全性,验证了产品对宝宝的认知能力和免疫效果,结果发现金领冠珍护婴儿配方奶粉的喂养效果与母乳接近,可以提升婴儿的免疫力和认知能力。 2、技术指标 关于乳脂肪球膜的专利布局早在2018年已经开展,到目前为止已申请了关于唾液酸和脑磷脂群的专利有4项,均已受理。 (1)本项目技术申请了4项专利,已受理。 (2)本项目输出了2项技术标准。 3、应用推广情况 2020年1月,N-乙酰神经氨酸和脑磷脂群的关键技术实现在黑龙江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应用,并上市销售,销售良好。 4、经济效益 产品于2020年8月上市,上市以来销售额高达116亿元,利润高达79亿元,上缴税收达11亿元。
154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儿童营养健康乳制品的创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 乳加工技术 王美华,赵艳红,阿茹汗,杨永龙,张金,李文静,贾少婷,雒帅,魏恩慧,魏晓军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等奖 本项目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深入挖掘各类功能性成分及食品原料的功能营养特点,并对其加工特性进行系统性的测试,研发儿童营养健康乳制品创新配方并实现配套工艺技术的创新突破,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开展创新配方的功能营养组分科学复配应用研究 本项目主要通过深入挖掘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聚葡萄糖三种益生元的功能营养机制,分别从消化作用机理,作用方式两个维度解析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的功能特性,本项目进一步通过多种益生元复配组合进行动物试验验证,确定低聚半乳糖和低聚果糖二者添加比例9:1,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产出益生元科学复配组合: ①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科学复配添加比例9:1,复合益生元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 ②低聚半乳糖:聚葡萄糖:低聚半乳糖复配添加比例9:9:1,低聚半乳糖和聚葡萄糖长短链益生元组合作用结肠远近端,促进有益菌增殖,调节肠道菌群; 其次,通过分解乳清蛋白粉的营养组成成分,研究发现乳清蛋白粉中其中α-乳白蛋白及乳脂肪球膜具有重要的功能特性,根据儿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以上2种营养成分的需求,通过试验验证产出益生元与乳清蛋白粉科学复配组合: ③低聚糖与优质蛋白质配比优化,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乳清蛋白粉(乳脂肪球膜3.17g/100g,α-乳白蛋白含量40g/100g)=9:1:1,增强机体免疫力; 最后,研究健康原料的加工特性及复配组合,基于模糊数学法的感官评价分析,建立健康风味评价模型,确定果汁替糖健康方案及天然芝士风味复配科学配比: 2 儿童营养健康乳制品配套工艺技术创新突破 ①构建了高不饱和脂肪酸稳定体系工艺技术,解决了液态乳制品中添加高含量DHA藻油易出现脂肪氧化的加工技术难题,保证产品的风味与品质。 ②建立了中性调制乳产品浓缩果汁创新喷淋添加技术,替代常规混料及酸度调节剂预调pH值工序,实现在中性调制乳中酸性果汁直接式添加技术,避免蛋白变性,保证产品稳定性。 项目研究产出的儿童营养健康乳制品创新配方及配套的创新工艺技术,共形成了ZL 201711157428.7、ZL 2017 1 0626200.1、ZL 2016 1 1111700.3、 ZL 2007 1 0063868.6、ZL 2011 1 0093491.5 共五项专利,并在学术期刊发表相关文章两篇。依托蒙牛集团乳制品加工优势,研究成果在未来星儿童成长牛奶系列产品、未来星儿童有机奶等产品、以及学生奶系列产品进行了产业化应用。
164 康振生 授粉作物病虫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杨立国,张礼生,赵中华,黄家兴,黄俊霞,赵廷昌,刘宝玉,乌恩,刘晨光,苗春乐,刘茂荣,李海峰,王颖,刘丹,李耀祯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一等奖 针对农作物病虫传统防治中用药不当造成蜜蜂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并严重影响作物授粉的重大难题,项目组探明了向日葵和西甜瓜重大病虫成灾规律,证实了蜜蜂授粉贡献率,优化了授粉蜂群密度合理配置的量化关系,研发了融合关键技术, 创制了授粉作物全程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技术体系,大面积转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打造了作物绿色防控与授粉增效成功样板。 1.丰富了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的理论基础,阐明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时空融合的合理性。①探明向日葵螟年生活史、幼虫空间分布型、种群动态和无世代重叠发生规律;②揭示西甜瓜果斑病致病机理,阐明了黄河流域和阴山北麓瓜蚜危害新特点,明确西甜瓜施用化学农药大量杀伤向日葵授粉蜜蜂;③阐明与授粉蜜蜂兼容的天敌瓢虫和草蛉滞育诱导、滞育维持和滞育解除的调控机理;④证实超过90%播种面积的向日葵主栽品种高度依赖蜜蜂授粉,蜜蜂授粉的贡献率超过85%。 2.攻克了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的技术瓶颈,研发出授粉作物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的核心措施。① 发明“适期晚种”避害技术,将播期延后25-35d,成功避开向日葵螟第1代和第2代幼虫危害高峰期,挽回危害损失90%以上,实现了不使用化学农药防控向日葵螟;②研发了“以虫治虫”的瓜蚜生物防治技术,将七星瓢虫和丽草蛉幼虫、成虫“接力式”组合释放,瓜蚜虫口减退率达85%以上;③研制新型药剂种子处理方法,利用1%异噻唑啉酮•2%二硫氰甲烷乳油一次浸种,可减少苗期和花期用药48.7%,大幅度避免误杀蜜蜂;④研究明确了授粉蜂群密度合理配置的量化技术,不集中连片种植情况下,每5亩1箱;集中连片种植超过5000亩情况下,每10-15亩1箱,以20箱为一个授粉点。 3.创制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应用技术体系,分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①划定黄河流域和阴山北麓2大蜜蜂安全授粉保护区,实施精准保护技术,最大限度发挥蜜蜂授粉增产效果的“月下老人”作用。②创制黄河流域“二维时空一提一控”、阴山北麓“一提一控”作物全程绿色防控与蜜蜂授粉融合技术模式,成果列为农业农村部2019年主推技术。2017-2021年在黄河流域和阴山北麓应用1907.3万亩,经济效益53.1亿元。 发表学术论文80篇(其中SCI 17篇),出版著作13部;授权专利10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项。2019年3月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为组长的专家组评价认为:该成果从害虫成灾规律、蜜蜂安全授粉理念,蜜蜂授粉与虫害绿色防控融合技术的关键环节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66 内蒙古大学 羊繁殖调控技术与信息智能产业化集成应用 家畜繁殖学 王建国,岳永莉,陈大勇,包花拉,莫德日乐吐,焦泽华,王海平,奥旭东,许有智,武俊喜,于涛,闫俊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乐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志远升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等奖 肉羊产业是我区畜牧业主导产业之一,多年来因当地品种羊“繁殖力低、产间距长、季节性出栏”制约了我区特别是牧区肉羊产业发展。为解决上述瓶颈问题,本项目由内蒙古大学牵头,联合内蒙古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首批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首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内蒙古乐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志远升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围绕“良种扩繁、技术集成应用及管理”的产业核心,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助力我区肉羊产业升级。 本项目为解决种羊利用效率低的难题,建成以高频超排冲胚技术为主精液冷冻技术为辅的综合繁育技术体系。首先,对纯种母羊开展全年连续高频超排冲胚工作,五年来总计生产可用胚胎5.9万余枚,所开发的孕酮海绵栓+FSH+ PMSG+PG的超数排卵方案结合腹腔镜输精技术与子宫角冲胚技术,将母羊的超排冲胚操作提高到3-5次/年,年获可用胚胎达20.24枚/只(可实现年产羔羊13只),充分挖掘种用母羊的遗传资源。另外,本项目利用精液冷冻技术,生产优质种公羊精液60余万支,推广示范8000余支,平均受胎率为59.3%,保存优质种质资源的同时大大提高种用价值。 本项目为解决牧区蒙古羊养殖收益低的问题,建立同期发情+促排+定时人工授精的综合繁育技术体系。开发了孕酮海绵栓+PMSG+PG的同期发情方案,将母羊同期发情率稳定提高至95%以上;通过调整同期发情方案中PMSG(具有促排卵功能)的剂量,联合定时人工授精技术,将本地蒙古羊的繁殖率提高到150%以上,即双羔率从10%提高到50%以上;应用同期发情处理调整哺乳期母羊的繁殖周期,将处理时间从通常的产羔后100天提前到45-60天,将母羊产间距从9个月缩短至7-8个月,从一年一产提速至二年三产,奠定了肉羊规模化生产的技术基础。 本项目为解决规模化羊场管理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了“优质肉羊选育及扩繁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及移动端APP程序,功能覆盖种羊档案、繁殖管理、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四个方面,累计已在14个省33个羊场推广应用。本项目还研发了一系列种羊生产性能(体重、体尺等)数据自动测定设备,可自动采集、传输及存储个体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等数据,速度为20~25秒/只,精度为1‰(体重)和5%(体尺),根据分级自动分群选育,提高了羊场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该项目通过综合繁育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与信息智能化技术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良种快速扩繁问题,奠定了肉羊标准化生产技术基础,建立了一整套规模化羊场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生产,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带动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了肉羊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
195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 智慧农业全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与示范 软件工程 随洋,王瑞利,马韫韬,邵科,马啸,张金慧,段建军,樊荣,刘云玲,侯亚光,赵玲玲,翟永胜,杨智敏,陈春梅,王宏伟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呼伦贝尔农垦苏沁农牧场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市科学技术研究所,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园区服务中心 一等奖 内蒙古正在从农牧业大区向强区转变,智慧农业正如火如荼在各地区、各产业开展应用,但普遍存在支撑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产品少、与农业实际生产融合度低、全产业链推广应用落地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与需求,团队在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支持下,按照“构建智慧农业全产业链集群化综合服务平台–突破空/天/地协同与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产业数字化全产业链模式推广应用”的总体思路,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创立了以aPaaS模式为核心的“智慧农业全产业链集群化综合服务平台”,具备模块化、低耦合、低/零代码、可定制、自动化部署SaaS应用等特点,覆盖了农业全产业链,具体包括智慧种植、农业ERP、大数据决策分析等全场景应用,解决了智慧农业领域场景化应用不完整、全程溯源难、信息化落地难等问题;研发了云端一体化农业AI平台,实现可灵活融合气象、土壤、植物生长等多因子的智慧种植与决策模型,解决了种植科学化、标准化落地难等问题;研发了基于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3D模型为辅的数字孪生系统,可进行可视化管理和数据分析,解决了农业大数据领域演示多、分析决策少等问题。 2、 突破了智慧农业领域多项关键共性技术。创建了多生境跨尺度作物表型检测智能分析平台、智能农机装备和农业物联网设备;创新农情信息、无人机感知、高分遥感融合难题,解决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难题;创新研究了主要农作物关键农情参数多尺度、多模态遥感数据融合和智能建模。 3、创建了多层次、多产业、全链条、全场景智慧农业平台推广应用模式,实现了面向全区农业的平台化服务、面向产业的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面向不同地区和现代化农场的智慧农业全要素支撑和服务。 项目获得专利9项,软著30项,发布论文8篇,其中SCI/EI收录8篇,项目搭建了“内蒙古12396农牧业科技服务平台”,服务覆盖全区农牧民953.4万人,年服务农牧民120.9万人次以上,年服务专业合作社1743家以上,累计培训农牧民41.7万人次,累计为农牧民节本增收5.02亿元;项目围绕甜菜、马铃薯、中蒙药材等产业提供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和围绕旗县、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化农场等不同主体开展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示范应用服务,服务覆盖面积达到743.9万亩以上,累计节本增收17.91亿元以上。项目整体技术水平全国先进,为内蒙古的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智慧农业平台支撑、精准服务支撑和应用示范模式支撑,提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与综合解决方案,切实提升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智慧农业应用水平,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196 内蒙古民族大学 玉米浅埋滴灌高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作物栽培学 杨恒山,马日亮,叶建全,梅园雪,张瑞富,聂丽娜,张玉芹,郭敬春,邰继承,王宇飞,苏伟,李海东,王俊,包立华,王立文,萨如拉,高杰,刘晶,张福胜,范秀艳,孟繁昊,李媛媛,李金琴,孟德,吕志明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尔沁左翼中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兴安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水利事业发展中心,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一等奖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和六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粮食产量稳定在750亿斤以上,每年调出粮食450亿斤左右。玉米是内蒙古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75%左右。干旱缺水一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硬约束”,全区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突出。本项目立足自治区产粮又缺水的实际,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历时十年,研发了以浅埋覆土替代地膜覆盖的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形成了集节水、减肥、控膜、省工于一体的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新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自治区干旱缺水和膜下滴灌残膜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实现了玉米高产高效与绿色生态的协同发展,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 1.研发了以浅埋覆土替代地膜覆盖的无膜浅埋滴灌技术,探索出了适宜的埋土深度、管带与井泵地配置、宽窄行种植模式配套、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解决了玉米膜下滴灌残膜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实现了玉米高产高效与农业节水协同。2018年以来,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连续5年入选内蒙古农牧业主推技术,2021年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 2.系统研究了浅埋滴灌下灌溉定额、灌溉次数、氮肥运筹和水氮密互作对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了玉米高产高效的生理机制,建立了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的灌溉制度和基于产量目标的推荐施肥方案。在《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丰富了我国玉米绿色丰产高效协同栽培理论。 3.配套了玉米无膜浅埋滴灌铺带播种机及附属设备,获得专利授权4项、软件著作权2项,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重要突破,推进了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研制了《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DB15/T 1335—2018),出版了《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挂图》3套,开发了微信搜一搜“玉米浅埋滴灌智慧平台”,有力推动了自治区玉米产业升级。 该成果在全区8个盟市29个旗县区累计推广3052.17万亩,总增产玉米78.38亿斤。其中,2019—2021年在通辽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兴安盟累计推广2232.92万亩,增产玉米65.78亿斤,种植户增收75.65亿元。试验结果和大面积调查表明,与传统漫灌相比,平均亩节水126m3,亩节省化肥8.17kg;与膜下滴灌相比,亩减少地膜3.5kg。项目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内蒙古日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多次予以宣传报道,项目成果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
201 内蒙古农业大学 功能微生物资源开发及其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推广 食品发酵与酿造技术 陈忠军,孙子羽,张保军,满都拉,李正英,文靓,郭春生,任振平,刘瑾,柴颖,马莉,郑海武,田数,王帅,董晶 内蒙古农业大学,牙克石市野老大饮品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蒙特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等奖 微生物资源是具有国家战略性的生物资源之一,与食品行业关系密切。分离评价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对开发新型发酵食品及提升发酵食品品质意义重大。本项目在分离保存地区特色微生物资源基础上,通过功能评价筛选具有特殊功能微生物菌株,在新产品开发和现有生产工艺改进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1)项目已收集内蒙古各类发酵食品500余份,从中分离保存了包括酵母菌(Yeast)、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芽孢杆菌(Bacillus)及噬菌体(Phage)等在内的功能微生物2000余株,建立了以功能为主导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库,授权专利2项,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2)依托功能微生物资源库,通过诱变筛选获得的耐酒精、耐高糖、耐酸酵母能够发酵pH极低的野生蓝莓来生产高花青素蓝莓果酒,得到的果酒果香浓郁、口感醇厚,花青素含量达368.5 mg/L。进一步通过研发果酒澄清技术,研发建立一套适合内蒙古本土特色果酒生产技术,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科技论文8篇。该技术与内蒙古牙克石市野老大饮品有限公司和内蒙古蒙特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开发的野生蓝莓果酒、发酵蓝莓汁及海红果酒等产品在2019-2021实现销售额370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当地野生蓝莓和海红果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3)四甲基吡嗪和香兰素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风味物质。通过评价分别获得一株能以葡萄糖为底物产生香兰素的枯草芽孢杆菌B2-12和一株产四甲基吡嗪的枯草芽孢杆菌1-13。经过系统优化,发酵液中香兰素含量可达3.6mg/L,四甲基吡嗪含量可达166.19 mg/L。菌株及其发酵工艺与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立的冬虫夏草“奶甜香”和“酱甜香”发酵料液制备技术已成功应用。2020-2021年实现节支500余万元,实现提高品质、降低成本的目的。上述成果形成发明专利2项,发表科技论文3篇。 综上,项目以功能微生物菌种为基础,通过定向筛选及系统优化将微生物应用于实际生产,为自治区特色野果深加工、特色地方产品降本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
203 内蒙古农业大学 功能性肉羊复合菌培养物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动物营养学 刘大程,陈灰,胡红莲,刘世雄,李冬芳,李松建,郝凌魁,于春微,张立明,杜瑞平,宋利文,高民,王丽芳,张兴夫,卢德勋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西雅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等奖 1、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肉羊养殖生产中羔羊腹泻和育肥羊瘤胃酸中毒是困扰产业发展的两个棘手问题。由于断奶和长途运输等因素使羔羊腹泻发病率达10%~20%,死淘率达3%~7%,经济损失巨大。抗生素治疗虽然有效,但由于药物残留等副作用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发是目前科研攻关的热点和难点。另外,在肉羊育肥中后期,精料饲喂过多导致瘤胃酸中毒等代谢性疾病频发,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和增强瘤胃壁对酸性物质的吸收能力是缓解瘤胃酸中毒的重要措施。课题组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功能性肉羊复合菌培养物,对减少羔羊腹泻和缓解瘤胃酸中毒具有明显的功效。 2、主要技术创新点 (1)复合菌培养物作用机制明显异于传统微生态制剂,后者作用位点在小肠,而前者作用位点主要在瘤胃,通过给瘤胃微生物提供特殊的营养活性物质,刺激瘤胃上皮细胞的增殖,使瘤胃壁明显增厚,瘤胃乳头也明显增宽增长,促进了养分的吸收;同时营养活性物质能够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增殖和瘤胃上皮对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从而达到在高精料条件下缓解瘤胃酸中毒并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目的。 (2)复合菌培养物能提高肉羊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从而使羔羊腹泻发病率和死淘率降低,且其功效明显优于其它同类产品。传统微生态产品强调益生菌的数量和活性,而复合菌培养物功效的发挥依赖于其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并不强调益生菌的活性。该制剂中多种成分发挥协同作用,以“营养活性物质组学”的新理念解释其调控功能。 (3)课题组筛选到的2株高活性酵母菌(1株酿酒酵母和1株产朊假丝酵母)是我们特有的资源优势,而液态富集培养、固态发酵产生代谢产物和酵母细胞破壁等独特的发酵工艺是本项目重要的核心技术。 3、成果产生的价值 近几年,复合菌培养物在多个肉羊养殖基地进行大量的动物饲喂试验,涉及肉羊逾80万只,该成果的突出功效是羔羊死淘率下降到1%~2%,并有效缓解高精料条件下育肥羊瘤胃酸中毒。该制剂使肉羊日采食量提高5%~8%,平均日增重提高7%~9%,每只羊多获利85~105元,6家企业新增总经济效益7462.5万元。发表研究性论文15篇(SCI 1篇),地方标准3项。本成果的应用可以提高肉羊生产性能,增加农民收入,新增就业60余人,培养研究生10名,本成果的推广为肉羊养殖生产提供绿色、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实现了以高科技产品为我区肉羊养殖服务的目标。
211 内蒙古农业大学 基于生防机制的马铃薯枯黄萎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周洪友,赵明敏,王东,吕文霞,东保柱,孟焕文,张笑宇,梁东超,许秀梅,邱廷艳,王真,李燕,王玉凤,王振,曲仁山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大有生物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喀喇沁旗农牧局,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一等奖 马铃薯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特色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区常年连作造成连作障碍,导致马铃薯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由于化肥农药使用不当,造成农田污染、土壤微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针对这些难题,在国家“863”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历时15年系统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阐明了内蒙古马铃薯枯黄萎病病原及遗传多样性,首创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选育抗病材料8个,选育抗病品种2个;明确重要生防菌的防病机制,创制生防菌剂(肥)新产品4个;获得专利(植物新品种权)7件,发表论文25篇。创新构建了基于生防菌剂为核心的马铃薯枯黄萎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1套,并进行了产业化和推广,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巨大。 (1)首次明确了马铃薯枯黄萎病的病原及其多样性,构建了马铃薯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颁布了地方标准2项,选育出高抗黄萎病马铃薯材料7个,抗枯萎病材料1个,育成抗病品种2份和获批品种权1个。 (2)率先开展马铃薯枯黄萎病生防菌株定向筛选并建立2万余株生防菌资源库1个,筛选出能产业化实施的高效生防菌株10株。 (3)揭示了重要生防菌的防病机制,为创制高效生防菌剂提供了理论基础。阐明了phlG基因和Ropz基因在生防菌株荧光假单胞菌2P24的2,4- DAPG抗生素生物合成表达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明确了棘孢木霉PT-29通过竞争、拮抗作用抑制菌丝生长;发现枯草芽胞杆菌S-16产挥发性物质2-甲基苯并噻唑通过抑制聚酮合酶活性从而抑制菌丝和菌核形成;证明棘孢木霉PT-29和枯草芽胞杆菌S-16在防治中具有协同作用。 (4)基于生防机制创制了防治马铃薯枯黄萎病的生防菌剂产品4个,防病效果高达65.3%,挽回产量15.0%以上;通过国家登记生物有机肥产品2个,并通过企业实施实现了产业化。 (5)创新构建基于生防菌剂为核心的马铃薯枯黄萎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国家战略提供了新技术体系。集成生防菌剂改良土壤、种薯拌种,合理轮作、农业栽培措施等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新型农民为主体、智慧种植指导、技术模式示范、专家全程服务”示范推广模式,示范推广总面积401万亩,经济效益153679.27万元。项目为马铃薯生产区脱贫攻坚、区域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撑。 本成果丰富了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学科内容,在企业实现了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中减用了化学农药,马铃薯技术应用田产量平均提高519.81kg/亩以上,切实保障了食品和环境安全。在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时期,该成果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经查新,创新点国内外未见报道。经专家组鉴定成果整体水平国际先进。
212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春玉米培肥抗逆丰产增效关键技术创新集成与规模化应用 作物栽培学 高聚林,于晓芳,王志刚,马达灵,孙继颖,胡树平,青格尔,屈佳伟,苏治军,韩升才,包海柱,刘景秀,廉博,李健民,张永胜 内蒙古农业大学,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兴安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一等奖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6个净调出省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仓”。玉米种植面积在6300万亩以上,居全国第三位。但作为我国典型的半干旱和温凉区,内蒙古玉米产量和资源效率协同提升受低温、干旱和土壤贫瘠等多重因素影响,内蒙古中低产田占总耕地面积的70%,全区每年平均有792万亩玉米因得不到有效灌溉而减产20%-30%,有110万亩玉米因低温冷害减产10%-20%,有60%的玉米受“寒、旱、坡、瘠、沙”的影响而使产量和效率协同提升受到明显制约。 本项目针对内蒙古玉米主产区土壤瘠薄、干旱缺水及积温不足对玉米丰产增效的限制,立足于热量、降水资源区域差异,以培肥地力为核心,提升玉米群体抗逆性和水热资源利用能力;重点研究以秸秆还田改土培肥为核心,以水肥一体抗旱增效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为保障的关键技术,并针对4大生态类型区特点进行技术模式集成创新与示范。主要创新点如下: 1.提出了适宜东北西部灌溉区、雨养区秸秆还田耕层培肥关键技术并明确了其丰产增效技术原理,配套研发了适宜寒旱区水热特征的秸秆低温降解菌剂及秸秆还田装备,为东北西部玉米区土壤质量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 2. 研发了平原灌溉区无膜滴灌无底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和配套装备,提出了无膜滴灌硝化抑制剂减排增效技术策略;研发了丘陵旱作区半膜沟播减膜集雨技术,为玉米绿色节水抗旱提供了技术支撑。 3. 构建了内蒙古粒收玉米评鉴指标体系和品种区划并鉴选推荐了一批粒收品种,建立了粒收品种“两提两早”热量高效群体构建技术;明确了补偿性和预防性抗低温化控减损途径并研发了拌种剂及化控剂配方,为东北西部粒收玉米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和抗低温减损提供了技术支撑。 4. 构建了内蒙古4大生态类型区玉米培肥抗逆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模式,集成了标准化技术体系;建立了“一田三区”示范推广体系和“五位一体”技术服务模式,通过建档立卡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规模化示范,累计推广3110.3万亩,实现平均增产15.7%,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8.6%,肥料生产效率提高23.8%,光热利用效率提高16%以上,生产效率提升23.9%,亩节本增效179.7元,累计为项目区增加经济效益56. 7111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5. 项目共获批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3项、保藏菌种3个,制定发布地方标准15项,编制出版技术挂图15幅,发表高水平论文17篇;项目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为内蒙古玉米产业技术进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256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亚麻优异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作物育种学 高凤云,周宇,贾霄云,斯钦巴特尔,李强,伊六喜,张立华,张辉,贾海滨,王占贤,陈明哲,金晓蕾,何瑞超,王雪娇,曹彦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等奖 亚麻(俗称胡麻)是我国华北、西北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亚麻主产区之一,播种面积为100万亩左右,居第二,约占全国的23%,总产量占全国的25%左右。亚麻具有抗旱、耐瘠薄的特点,适应自治区较为严酷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区旱地农业中不可取代的抗旱作物之一,也是自治区特色油料作物,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 亚麻籽营养成分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a-亚麻酸(ALA)、亚油酸(LA)和木酚素,具有降血脂、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健脑明目、抗癌和稳定雌激素等保健功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亚麻籽的营养保健功能逐渐被挖掘。 亚麻属于自花授粉作物,限制了遗传变异的扩大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优异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难以培育出突破性品种;2)品种抗病性、抗旱性差,缺乏适宜我区旱地栽培特点的突破性品种;3)单产偏低,缺乏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4)缺乏加工企业所需的加工专用品种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基金、内蒙古自然基金、内蒙古财政支持农牧业科技推广示范等项目的资助下,育种目标由单一产量主导型向营养品质及保健型并重转变为育种目标,开展特优种质创制及育种方法创新研究。以拥有国内外首次发现的核不育亚麻为母本,通过回交转育创制出高亚麻酸 (61.46%) 、高木酚素(17.67 mg/g) 、抗枯萎病的特优种质;选育出 (粗脂肪45.10%、亚麻酸 61.82%)不同类型抗枯萎病的优质加工专用型高代品系材料, 通过轮回选择法选育出 “内亚九号” “内亚十号” 加工专用亚麻新品种,从育种方法到品种的产量(国内第一)、含油率(44.60%) 、亚麻酸(57.30%) 等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9篇,颁布地方标准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0项。 新品种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效益显著,2013-2017 年,在自治区累计推广 421.2 万亩,新增产值 23003.71 万元,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2019-2021年,在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及山西沂州、河北张家口、甘肃定西和平凉等 16 个旗县进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239.86 万亩,新增产值 27323.626 万元。油脂加工企业以 “内亚九号” “内亚十号”为原料生产热榨、冷榨胡麻油,累计增收 3584.51 万元。新品种及新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覆盖率达 85% 以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入选 2022 年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和农牧业主推技术。
257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马铃薯养分需求与病害发生规律及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与应用 植物营养学 徐利敏,胡俊,赵远征,梁俊梅,张子义,刘广晶,巩秀峰,赵玉平,萨其仍贵,贾瑞芳,张俊,郭建晗,贺有权,郭海英,张晓虹,韩胜利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乌兰察布市植保植检站,乌兰察布市种业工作站 一等奖 马铃薯是我区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全国种植管理水平最高的地区,为了追求高产过量施肥和施药现象比较普遍,肥药利用率低,肥料农药浪费严重,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而且影响马铃薯品质和食用安全。针对马铃薯产区盲目过量施肥施药和不平衡施肥等突出问题,以提高肥药利用效率、减量增效为目标,以关键技术和模式创新为核心,经多学科联合攻关,重点突破了马铃薯养分吸收利用特征、推荐施肥、病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和集成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1、研究明确了马铃薯养分需求特征。通过在主产区进行的大量田间试验,明确了生产吨马铃薯吸收N、P2O5、K2O分别为5.02kg、1.44kg、7.14kg,氮磷钾肥的肥料利用率为32.3%、14.9%、41.3%,氮磷钾养分收获指数、产量反应和相对产量等参数。 2、参与构建了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马铃薯养分专家推荐施肥系统。以大量的多年多点田间肥料试验数据为支撑,依据土壤供肥能力、马铃薯产量反应、农学效率及其相关关系,构建了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马铃薯推荐施肥决策系统,把复杂的施肥原理变成适合用户使用的推荐施肥养分专家系统。示范验证化肥减少25.5%,减少化肥投入106元。 3、研究明确了马铃薯黑痣病、枯萎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和发病规律。通过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出了黑痣病、枯萎病病原菌种类,阐明了几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摸清了病害的发病规律。首次利用mCherry标记法对尖孢镰刀菌(F.oM4)侵染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4、依据《马铃薯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马铃薯疮痂病田间抗性鉴定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利用人工接种方法进行马铃薯品种抗性鉴定,筛选出中加2号,中加28号自育品种和4个抗性较强的品种。 5、研究明确了有机肥与生物菌剂配合防控土传病害的叠加效应。利用晚疫病预警系统,结合品种和栽培模式等田间实际,进行晚疫病科学施药,用药次数减少2~3次,每次减药量15%~20%,总用药量减少40.1%,节约农药50~70元/亩。 6、集成了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包括抗病脱毒种薯、养分专家推荐施肥、有机替代配合生物菌剂、新型肥料、晚疫病监测预警、化学农药高效精准减量施用等技术的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并在生产上就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示范推广598.3万亩,实现收益11.33亿元,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自育品种“中加2号”3年销售19149吨,实现利润2252.22万元。 7、本项目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2项,登记品种2个,登记成果2项,实用新型专利25件,制定标准1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科技论文21篇。
258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食用向日葵高产高效养分管理及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作物栽培学 李素萍,段玉,赵举,郭树春,菅志亮,于海峰,张君,王志强,安昊,张勇,任龙梅,尹春艳,张晓蒙,张婷婷,冯小慧,聂惠,牟英男,邵盈,梁晨,李锋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大博金田机械有限公司,杭锦后旗长盛机械有限公司 一等奖 食用向日葵在我区年种植面积达600余万亩,占全国80%以上。项目针对我区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养分管理粗放、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等瓶颈问题;明确了食用向日葵养分需求规律,构建了向日葵养分专家系统;集成了其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并研发与改进相关机具;形成高产、高效养分管理及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与农业主管部门共同进行示范推广。项目相关技术2021年被自治区列为主推技术(附件40)、2022年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国内率先明确了食用向日葵养分需求规律 系统研究了向日葵养分吸收特征,明确了地上部N、P2O5和K2O养分吸收特征。研究了施肥的产量反应、相对产量及其关系,明晰了食用向日葵施用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和养分回收率;研究了养分利用特征参数,明确了产量反应与土壤供肥能力和农学效率相关关系;为推荐施肥提供基础。 2、首次构建了向日葵养分专家推荐施肥决策系统 向日葵养分专家系统采用“4R养分管理原则”平衡施肥,包括上季养分残效计算,产量反应确定,氮磷钾肥施用量确定,中微量元素推荐,基追比例及施肥次数确定等要素。系统磷钾肥推荐考虑了归还目标产量下的地上部养分移走量、上季残效和秸秆还田情况等,更加科学。系统可通过微信与专家互动,可达到专家现场指导的效果。 3、构建了食用向日葵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 项目形成涵盖地块规划整理、底肥撒施、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清选七个环节31个节点的机械化技术方案;综合考量农艺生产要求、农机装备配套、信息化技术等要素,将施肥决策系统与机械化作业技术有机结合,制定了《食葵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规程》等操作规程,构建了向日葵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并形成技术规范以农业行业标准发布。 4、食用向日葵全程机械化配套机具研发与改进 项目率先引入北斗导航自动驾驶装备,改进传统播种机电吸风系统,实现了单粒取种;首次提出水膜覆沙点播技术,解决了盐碱地保苗难问题。调节中耕除草机转速,旋耕刀数量配比,解决了中耕大块土破碎问题并提升了除草净度。优化收获机脱粒系统与清选系统,降低籽粒破损率和撒籽率。种子清选环节引入了了磁力式选别和色选技术,解决了虫眼籽清选问题。 5、首创了向日葵养分管理及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模式,强化艺机一体化应用 以食用向日葵养分专家系统及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技术参数为基础。经多年试验、示范,集成出向日葵养分管理及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并联合企业、合作社推广、应用。
261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绒毛用羊高效繁殖营养及畜产品品质调控技术研发与推广 动物营养学 孙海洲,李胜利,金鹿,张春华,桑丹,张微,张崇志,王莉,斯登丹巴,周俊文,娜美日嘎,额尔德尼布拉格,徐惠娟,姚苗苗,王娜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乌审旗农牧局,赤峰市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内蒙古亿维白绒山羊有限责任公司 一等奖 本项目以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以及赤峰市等绒毛用羊主产区为依托,针对母羊繁成率不高、羔羊出栏周期长、饲料资源利用率不高、绒肉调控技术落后等问题,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集成以提高母羊繁殖率、羔羊生长与发育为目标的营养调控一体化关键技术,建立以促进毛囊发育及绒毛生长为目标的营养调控关键技术,揭示以改善肉品质与风味为目标的营养调控关键技术,开展分部位抓绒和绒毛分级整理等关键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进行四大关键技术配套饲料的开发以及相关技术和饲料产品的应用推广示范。依据政府协调、企业拉动、科技支撑、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突出做好内蒙古绒毛用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和科技支撑示范,着力突破制约我区草食家畜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瓶颈,推动农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通过本项目5年的实施,获国家专利10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收录4篇),发布ISO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15项,建立1套日粮适合度检验方法,制定12套补饲日粮配方,研发2种瘤胃调控剂产品,培训技术人员及农牧民6000人以上,培养职称晋升人员及博硕士15人。在项目区示范推广绒毛用羊333.2万只,共计为农牧民创造新增产值7.82亿元,新增纯收入5.96亿元。全面提高羊的终生生产效益,促进羊产业由数量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达到羊提质增效和草原生态保护双赢的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促进牧民增收,保护草原生态,取得非常广泛的效果,为我区西部牧区羊健康养殖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6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蒙古高原放牧绵羊高效养殖关键技术及应用 动物营养学 薛树媛,李长青,田丰,郭天龙,李九月,王利,张海鹰,王菊花,王莉梅,刘学文,王超,樊金富,乌日勒格,李康,皇甫江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全药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内蒙古杜美牧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瑞蒙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蒙泰大地生物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三阳牧业有限公司,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蒙鑫羊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内蒙古旭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乌拉特中旗绿色产业发展中心 一等奖 内蒙古地处蒙古高原南端,是全国重要的肉库、奶罐、绒都、粮仓,肉羊饲养量和羊肉产量居全国首位,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羊肉供给基地,放牧饲养是当地主要的生产方式,发展羊产业对于推动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北部边疆稳定、提高当地牧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聚焦地方良种饲养标准缺失、营养摄入不平衡、饲草料缺乏、现有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不足,设施设备不完善,饲养管理粗放、生态压力大、效益低等制约放牧羊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营养均衡调控、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为主要目标,以肉羊营养需要量、标准化养殖、放牧羊营养监测与调控、母子一体化养殖等关键技术研究为突破点,以“牧草产草量-家畜采食量-营养需要量-营养调控”精准养殖技术体系为创新主线的总体思路,运用系统动物营养学和大生态理论的思维和研究方法,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协同攻关,开展了蒙古高原放牧绵羊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系统的研究了肉羊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制定了2个地方良种的饲养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按需配方”、精准饲养;编制了不同主产区3个品种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实现了养殖技术的“因种施策”,通过营养保障品种特性的充分发挥;构建了我国放牧肉羊营养工程技术体系框架,建立了蒙古高原牧草营养价值数据库及放牧肉羊采食量预测模型,确立了放牧羊营养监测技术,研发了放牧羊不同生理阶段及不同季节配套的营养调控关键技术,开发了系列营养调控产品,实现了放牧羊“测草配方”、“以草定补”,为蒙古高原牧区放牧羊科学饲养提供了技术支撑;集成营养调控、饲料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配套设施设备研发,形成了放牧绵羊母子保健互补一体化养殖技术体系,从肉羊养殖全链条实现节本增效,推动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本项目发表论文18篇,参编著作5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3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制定地方标准13项,开发产品4项。放牧绵羊母子一体化养殖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农办科【2021】18号)、2022年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该成果经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评价,以中国工程院张涌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和实用性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9-2021年,项目成果在内蒙古33个旗县建立了132个示范点进行了推广,覆盖绵羊2810.2万只,新增经济效益28.17亿元,有效缓解了草原生态压力,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263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肉牛创新繁育与精准养殖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 家畜遗传育种学 王峰,胡明,栾庆江,戴雁峰,羿静,王岗,刘桂瑞,达来宝力格,田如刚,赛音,何云梅,薛岭,赵濛,高丽娟,郭文华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草原和牛投资有限公司,鄂托克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多伦县畜牧工作站,内蒙古政福牛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安格斯牧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一等奖 肉牛产业在发达国家是一个比较传统,成熟的产业主要得益于其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较系统且分工合作的体系比较健全。我国的养牛业发展较为悠久,但是由于一直处于农耕时代,所以牛始终是生产资料,而非生活资料,在相当的时期内是附属产业,上世纪90年代肉牛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肉牛品种选育、提高群体繁殖率和实施精准化规模育肥方面仍存在技术的瓶颈。选育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的肉牛新品种是目前的紧要任务。积极地推广科学技术措施提高肉牛的繁殖率,是解决肉牛产业生产效率低下的突破口。肉牛育肥必须采取集中化、规模化和精准化的技术措施,才能实现牛肉的安全和优质。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推广中心联合基层技术推广部门和企业组成的研究团队,自2016年起,在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内蒙古科技创新引导资金项目的支持下,围绕品种选育、提高母牛繁殖率、奶牛公犊快速育肥及数字化精准养殖技术的研发,开展了技术攻关工作。经过几年来系统的研发与示范应用,在引进品种的本土化选育方面,对内蒙古本土化培育的红安格斯牛的系谱信息记录、生产性能测定、全基因组SNP分型的信息开展了检测分析工作。实现了对本土化培育的红安格斯牛的遗传潜力的预测评估,以引进品种的本土化选育和高效利用为重点,采用传统肉牛表型选育为主,全基因组选择技术辅助的联合方式,建立红安格斯牛本土化选育技术体系,培育公牛已经入中间试验阶段,每年后测公牛达到30头以上。在提高母牛繁殖率方面采用营养与繁殖控制技术先集合的技术方案,综合配套应用,母牛繁殖率提高17.3%,群体年繁殖率能够保持在82.7%以上。奶牛公牛育肥方面完成了奶牛与和牛杂交一代(“和荷”F1)的系统饲养管理技术模式构建和使用,已成功建立起了“和荷”F1的培育、育肥、加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体系;在数字化应用方面,根据育肥牛饲喂期营养需求,开发架子牛快速育肥营养检查软件一套。在母牛繁育管理和育肥牛营养检测方面实现了动态数字化采集、数据统与分析。四个方面的技术成果适用范围广、轻简化、推广性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围绕上述成果,先后获得国家专利 18 项,其中发明专利 4 项,实用新型专利14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5 项,制定和颁布地方标准 3 项,企业标准 6 项,发表论文 8 篇(其中SCI论文 5 篇)。
264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向日葵列当灾变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白全江,云晓鹏,赵君,周伟军,杜磊,张键,许玲,黄红娟,席先梅,贺小勇,苏雅杰,张文兵,田晓燕,刘胜利,张之为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等奖 向日葵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产量占世界总产量7%左右,而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向日葵生产基地。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是一种严重危害向日葵的寄生性杂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向日葵产区,靠假根侵入向日葵根组织内掠夺营养和水分,造成产量损失一般在30%~50%之间,严重时绝收。其产种量大,种子休眠期长,易于传播扩散,自2010年以来发生面积快速增加,仅在内蒙古的发生面积一度达359万亩,造成经济损失十亿元以上。向日葵列当生理小种进化迅速,目前已知生理小种在我国均有分布,其中高级别生理小种的寄生能力更强,可以攻克现有的向日葵品种抗性基因。由于向日葵列当物理、化学、生物防除困难,因此对我国向日葵产业及油料作物安全构成持续性的威胁。 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浙江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团队,自2009年起,在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创新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围绕向日葵列当的发生危害、互作机制及防治技术开展了系统的攻关工作。经过10余年研究,探明了我国向日葵列当的生理小种构成、适宜环境条件等成灾机制,为科学防治奠定了基础;揭示了向日葵列当与向日葵之间发生的复杂互作关系,明确了向日葵诱导抗性建立机制并创制了诱抗剂防治新技术,突破了防治措施单纯依靠少数抗性品种的现状;构建了以农业措施为基础、抗性品种为核心、诱抗剂为重要措施的向日葵列当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适用性广、经济有效且对生态环境友好。围绕上述成果,先后发表论文43篇(其中SCI论文12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编著或译著著作2部,制定和颁布地方标准3项,曾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一等奖和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022年,本项成果通过农业农村部农业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成果评价,由柏连阳院士和宋宝安院士领衔的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本项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列当与向日葵互作机制及诱抗剂的相关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9~2021年间,项目技术在内蒙古、新疆等向日葵主要产区应用面积249.53万亩,为种植户挽回损失97796.53万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通过本项成果,成功遏制了向日葵列当的进一步为害蔓延,为保障我国的油料作物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352 通辽市科学技术局 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哲稻3号选育推广 作物育种学 包红霞,张力焱,王健,塔娜,王宏伟,黄金龙,孙翠玲,白那仁图雅,齐金全,刘洋,霍红亮,李扬,张凤杰,姜汇,吕晓柔 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吉林省黑土地农资有限公司,扎赉特旗粮保农米专业合作社,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兴安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一等奖 1、研究目的及意义 目前,自治区水稻生产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乏自主选育的新品种,二是高产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的投入。开展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培育、推广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是提升自治区稻作科研、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 2、主要技术创新点 (1)组合优异 母本“五优稻1号”有籼稻血缘,父本“吉粳88号”有粳稻血缘,父母本地理血缘远,具有高产、优质等目标性状特点,通过杂交、系谱法选育的哲稻3号聚合了双亲优势基因,抗倒伏力强,高产稳产,品质优良。 (2)高产抗倒 高产抗倒是哲稻3号受欢迎的突出特点。在世代选择中,加大株高选择压力,对株型、茎杆强度等与高产、抗倒伏相关的性状严格筛选。哲稻3号株高91cm,茎粗4.1mm,株型理想,抗倒伏,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23.2公斤。 (3)优质广适 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可在≥10℃活动积温2700℃的地区广泛种植。 (4)良法配套 研究哲稻3号对光热资源及水肥的高效利用规律,集成的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实现了亩产优质稻谷620公斤以上。采取抓大户、树典型的办法,在示范区以点带面,稳步推广。 3、成果产生的价值 3.1知识产权情况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一种粳稻栽培用施肥装置,专利号:ZL 2020 2 2383272.1。 3.2推广应用情况 哲稻3号偏矮秆,株型理想,抗倒伏、高产优质,深受稻农和销售商欢迎,市场竞争力特别强。在内蒙古通辽市、兴安盟及吉林省稻区,2019年—2021年三年累计推广389万亩。 3.3经济效益 2019年—2021年累计增产稻谷19897万公斤,累计增加产值达59611.8万元,累计新增利润47739万元,创造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3.4社会效益 水稻新品种哲稻3号及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提升了通辽地区马莲河大米、鲜光大米等品牌的影响力,品牌效益增加了企业和稻农的收入。通过技术服务与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的新型农民,社会效益显著。 3.5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在多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项目单位建立了自己的新品种选育体系,具备了不断为生产提供优良新品种的能力。在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上培养了一批人才。哲稻3号仅2021年推广面积达到149.6万亩,结束了自治区没有自主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历史。在科技创新上,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353 通辽市科学技术局 食用油葵品种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 作物育种学 刘海学,左志军,杜锦,郭小鸥,乌云格日乐,李淑梅,田福东,李爱武,刘海波,姜海超 奈曼旗享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农学院 二等奖 针对食用油葵产业缺乏优质高产高抗杂交品种,食用油葵育种周期长、品种更新速度慢、食用油葵栽培管理粗放等问题,本项目围绕食用油葵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周年三代油葵自交系选育、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推动了食用油葵优异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的选育。 1.首次提出不同种群为特定雄性不育系寻找保持系的方法,在葵花新品种“享禾大白边”当中找到其他葵花种群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的方法。 2.创制出一种食油葵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方法。通过在葵花的群体中找到雄性不育系植株,采用套袋、授粉、筛选等方法,获得雄性不育率100%,且具有稳定目标性状的雄性不育系。 3.提出高产和抗病虫害、抗倒伏、抗早衰的一高三抗葵花种子选育方法,建立了成功率高、周期短、操作简便、成本低的周年三代油葵自交系选育方法。 4.开展了“享禾大白边”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形成了适宜该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该食用油葵选育技术保持系的查寻范围大,样本多,成功率高,周期短,适于组建跨种群的两系或三系组配,通过2-3年5-6代的选育,可以得到一种具有优良品性的雄性不育葵花自交系和保持系,进而为葵花杂交育种提供优良亲本,显著提高葵花的产量和品质。通过选育,培育出的雄性不育系具有保持系“享禾大白边”的株矮、抗倒伏、籽粒好,抗病、抗旱等优良性状,与多种目标品种组合育种,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与现有普通品种相比,优势非常显著。 2019-2021年,奈曼旗享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进行品种测试,2019年测试品种40个,最高产达到253.35公斤/亩;2020年测试品种49个,最高产达到343.1公斤/亩;2021年测试品种40个,最高产达到289.0公斤/亩。平均亩增产30公斤以上。项目实施加快了葵花品种选育速度和农户种植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同时,公司技术服务指导到位,农户葵花种植效益明显提高,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对促进葵花产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354 通辽市科学技术局 玉米新品种耘丰7号推广应用 良种繁育学 胡海芸,张志华,王晓东,吕红娟,刘鹏,杜瑞芝,果兴,李冬冬,赵陵南,付宝峰 扎鲁特旗耘丰玉米研究所,内蒙古民族大学,扎鲁特旗工业信息化和科技服务中心,通辽市科尔沁区林业工作站,通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服务中心,敖汉旗农牧局种子管理站,扎鲁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等奖 该品种由扎鲁特旗耘丰玉米研究所2010年开始培育,2017年通过自治区农牧厅植物新品种审定,开始推广种植。品种名称:耘丰7号,审定编号:蒙审玉2017063号。 耘丰7号(GH69)是2010以H117为母本、H242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母本H117是以外引杂交种182与哲单39母本扎917杂交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7代选育而成。父本H2428是自选系1024与167-1进行组配选育而成,连续自交7代而成。耘丰7号于2010年在海南组配,2011年在本单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2年、2013年在同一生态区多点试验。 产量表现:2011年平均亩产768kg,比对照增产11.7%;2012年、2013年多点试验个点平均增产达到显著水平。2014年参加中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896.1kg,比对照增产10.93%;2015年参加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50.4kg,比组均增产3.27%;2016年参照中早熟组区域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50.6kg,比对照增产11.16%。 耘丰7号适宜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温度≥10℃有效积温2500℃以上的玉米种植区种植。耘丰7号属中早熟品种,适宜在中等偏上土壤肥力种植,适宜清种。适宜密度4000-4500株/亩。该品种株型半紧凑,较耐密,但应在合理密植下加强管理。 2017年示范布点30个,总计510亩。其中扎鲁特旗15个,分别位于鲁北镇西萨拉嘎查、三合屯村、尼玛拉吉嘎查、原种场,示范面积310亩;兴安盟乌兰浩特市15个,分别位于科右中旗、突泉县、科右前旗、扎赉特旗,示范面积200亩。 2018年示范布点40个,总计3350亩。其中扎鲁特旗11个,分别位于白音他拉村、太平山村、西撒拉嘎查、三合村、巨日河村、工农村、白音花嘎查、华杰嘎查、榆树屯村、原种场、前进嘎查,示范面积2350亩;兴安盟乌兰浩特市29个,分别在科右中旗、突泉县、科右前旗、扎赉特旗,示范面积1000亩。 2019年、 2020年、2021年规模化推广种植。累计推广种植150余万亩。主要推广种植区域:呼伦贝尔市扎兰屯、阿荣旗;赤峰市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通辽市扎鲁特旗;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科右中旗、突泉县等地。 经过试验示范推广,得到种植户的认可,是上述地区绝佳的玉米推广品种,可作为更新换代的主推品种,具有巨大的推广空间和潜力。上述地区种植其他玉米品种平均亩产600kg,种植该品种后平均亩产达750kg,亩增收150kg,按当前玉米价格计算,亩增效300元,增产4.5亿斤,经济效益近4.5亿元。
355 通辽市科学技术局 塞外红苹果高光效整形修剪技术研究与示范 经济林学 王宝侠,姜鹏,王永福,包敖民,张金旺,王冬梅,董志源,韩扎拉干白拉,丰洁,铁龙,阿茹娜,辛亚坤,宝虎,赵宇飞,韩永增 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 二等奖 ‘塞外红’苹果,又名‘锦绣海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现于通辽市开鲁县北兴村刘振山果园,因其果品上乘,果色艳丽,诱人注目而得名。通辽林科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组织科研人员对该品种进行选育研究,历经20几年的时间,解决了育苗成活率低、幼树冻害严重、丰产期产量不稳定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研究并总结出该品种乔砧、矮砧、高接等丰产栽培技术及模式,2012年12月,‘塞外红’苹果顺利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林木良种认定(良种编号R-SC-MP-002-2012);科研课题“优质小苹果—‘塞外红’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通过鉴定,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国内先进水平”。 通过本项目高光效整形技术克服了传统整形方法的修剪量极大、费工费时、产量稳定性差、技术要求高等缺点,使塞外红苹果实现了3年见果,6—8年丰产稳产的目标。主要技术是采取拉枝、开角、缓放等手段,培养成树高3.5m左右、主干高0.8m左右,中心干粗壮直立、上均匀着生15—25个水平生长的主枝,主枝单轴延伸且均匀着生结果枝组的纺锤形树体。近年来,在通辽市林科所的示范带动下,‘塞外红’苹果在通辽及周边地区发展迅速,栽植区域遍布开鲁县、奈曼旗、库伦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科尔沁区等多个旗(县)区,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兴安盟和赤峰市的大力发展,果园丰产期亩效益在8000元以上,是金红、黄太平等传统种植品种的6~8倍,极大地调动了当地林农发展果树的积极性。引种栽培区域也在逐年增加,区试范围已遍布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十多个省(区),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由于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塞外红苹果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了“建园不整地、幼树不防寒、整形修剪技术不规范、幼树不能适期结果,不重视花果管理”等错误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技术问题,缺乏系统规范化的栽培管理技术体系,给产业健康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在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的指导下,针对寒冷气候区特点及塞外红苹果生长发育特性,通辽林科所在示范推广‘塞外红’苹果配套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学习借鉴寒富苹果高光效整形技术,利用科尔沁沙地独特的光热条件,开展了塞外红苹果高标准育苗建园、高光效整形修剪等方面技术研究,现已形成了寒地苹果高光效原则下的整形修剪技术体系,首创了寒地苹果高光效整形修剪系列技术,在寒地苹果栽培管理方面实现了突破和创新,项目区高光效整形示范园现已成为通辽地区发展塞外红苹果的技术样板。
356 通辽市科学技术局 红辣椒品种选育及配套高质量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 作物育种学 庞凤琴,鲍岩峰,杨景杰,孙丽荣,宋秀敏,张淑媛,张立东,王立岩,刘浩,王文议,王国成,关鑫 开鲁县嘉禾辣椒研究所,开鲁县元大种子培育有限公司,赤峰市松山区农牧局,通辽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通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服务中心 一等奖 (一)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辽市种植辣椒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达60万亩左右,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但影响辣椒产量和品质的瓶颈也日益突显,主要表现在品种多而杂,没有过硬的主推优良品种,管理粗放,品质差、色价低,造成市场价格大幅度下滑,直接影响椒农的生产积极性,抑制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影响红干椒产业链的延伸。因此,加快推广优良品种步伐,淘汰退化品种、推广与良种配套的高质量标准化生产技术,促进辣椒产业提质升级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二)主要技术创新点 1.创新种质资源:搜集整理创新种质资源500余份,骨干系列28份,其中高配合力自交系8份,研发出辣椒核质雄性不育三系干椒品种1个,辣椒核质雄性不育三系鲜椒品种2个。为辣椒种质资源匮乏给予补充。 2.发现新的遗传规律:用《辣椒雄性不育的遗传解释——二型学说》对自主选育的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1915”的遗传特性做出新的遗传解释,新的观点、新的发现需要与遗传育种专家进行研讨。 3.三系配套、隔离技术、采花授粉技术、授粉标记等方面自主创新,解决了杂交授粉费时、费工、纯度低等难题。 创新技术成熟,已在生产中应用8年。 (三)成果产生的价值 1.知识产权:嘉禾1号、蒙古椒4号、红塔518通过自治区审认定;注册商标1件;实用新型专利2个。 2.推广应用及效益:近几年累计推广面积达186.6 万亩,总增纯效益66442.35万元,研究和推广红干椒杂交种意义重大。通过实施“优良品种选育及配套高质量标准化生产技术”项目,解决了椒农选种难的问题,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改善了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拉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提升。产品以其色正、味辣、天然、无污染、品质好,受到国内外客商的一致赞誉和青睐,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推广与红辣椒良种配套的高质量标准化生产技术,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实现“一控两减”,节水节肥,精准用肥,提高利用率,减少肥料对土壤的污染;鼓励生产者通过绿肥、农家肥的使用,培肥地力,提高作物的抗性,降低发病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通过加强市场投入品监管,使农民用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既降低生产费用,同时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环保,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363 乌兰察布市科学技术局 舍饲肉羊降脂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与示范 家畜繁殖学 周宁聪,张立,张立果,寇慧娟,郑重,萨仁格勒,王静,苏小虎,魏润元,王成,敖登花,刘权,李 靖,赵永军,杨柳,赵学清,尚姝婷,白慧,李红光,李改兰,宁静如,刘洁,何辉杰,张惠文,刘剑锋,马云慧,乌德乐呼 乌兰察布市畜牧工作站,内蒙古大学,察哈尔右翼前旗农牧种业工作站,内蒙古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丰镇市畜牧工作站,察哈尔右翼后旗动物卫生检疫检验中心,四子王旗畜牧业技术服务中心 二等奖 3.1意义目的 为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畜牧业发展新路子”,促进舍饲肉羊推广和草原生态保护。通过筛选适宜的杂交组合,集成多项技术和成果,规模化推广,解决舍饲肉羊养殖中广泛存在的投入产出低,羔羊成活率低,尾脂大等技术瓶颈,提高养殖效益。 3.2主要技术创新点 3.2.1确定降脂增效高繁杂交组合。首次在我国引进乳肉兼用,体大早熟,多胎多羔的东佛里生(戴瑞)羊。开展东×寒、杜×寒、澳×寒杂交后代生长和产肉性能对比分析,筛选确定出东佛里生与当地寒羊的杂交组合,解决舍饲肉羊降脂增效的突出作用。 3.2.2优化和创新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与运行模式。对绵羊同期发情方案、配种操作方法的改进和规范,制定《绵羊人工授精及同期发情技术操作规程》;创新建立“流动式羊人工授精站”,形成“羊定人动”配种服务新模式,研发绵羊精液高渗低温保存液。实现出栏时间、出栏规模、出栏标准人工调控,提高了优质种公羊利用率,延长了精液保存时间。该模式累计配种4万余只,制定《羊人工授精站建设技术规程》。 3.2.3配套研发舍饲肉羊关键养殖设施。配套研发接羔保育装置,使羔羊成活率显著提高,示范点羔羊成活率达95%以上;研发恒温加热水槽可根据气温设定适宜温度,有效解决冬季饮冰水能量负平衡问题;研发的新材料羊舍安装简便,整体造价200元/㎡左右,解决羊舍建设投资高问题;羔羊保育装置生产并推广125套,恒温加热式水槽推广45套。 3.3成果产生的价值 经5年项目实施及2年推广应用,东佛里生(戴瑞)羊纯种扩繁4250只,累计改良当地寒羊8.58万只,覆盖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丰镇等7个旗县市。东寒F1体躯宽长,尻部收直,尾变细长,肉用、低脂特征改良显著。F1 代6、12月龄体重分别达到42.6、67.2kg,尾脂下降74.2%,较当地寒羊差异显著;示范点羔羊成活率达95%以上,产生总经济效益1.39亿元。形成自治区地方标准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企业标准3项,论文5篇。 集成的“舍饲肉羊低脂高效养殖综合技术和模式”有利于标准化、模块化示范推广。项目主要技术“东寒杂交技术在农区舍饲肉羊推广应用”列入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和农牧业主推技术。察右前旗将东寒杂交列入乡村产业振兴衔接资金项目,搭建起“企业+农户”发展平台,规模养殖和种羊生产企业3家,养殖场户8家,中小养殖户60余户,带动帮扶户780户,解决了长期制约舍饲肉羊品种不优,技术落后,效益不高的难题,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364 乌兰察布市科学技术局 嗜热链球菌与乳双歧杆菌基础功能性研究及熟酸乳产品开发和产业化 乳加工技术 刘志忠,姚凯,穆雪峰,陈海丽,李娟,崔海平,冉娟,杨波,刘智龙,崔继平 内蒙古兰格格乳业有限公司 一等奖 1、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几千年沿袭的游牧生活日渐减少,传统发酵乳制品的制作和食用在其日常生活中地位越来越显的不十分重要。随着传统发酵乳制品制作的减少,蕴藏在其中珍贵的乳酸菌资源也将会减少,甚至最终丢失。我国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以及我国不同少数民族制备传统发酵乳制品所采用的原料、工艺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我国乳酸菌资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是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通过分离、收集,这些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一些具有优良发酵特性和益生作用的乳酸菌,可以使这一宝贵的资源得到保护及利用。因此,发掘、收集、保藏我国少数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乳酸菌资源,对今后我国乳酸菌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提升我国乳品工业的核心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发酵乳多年来增长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产销量年增长速度在25%以上,是众多快速消费品类中的领跑者。近年,随着人们消费结构升级,使得具有增强胃肠道功能、改善代谢和提升机体免疫等功能特性的益生菌发酵乳成为当今和未来益生菌发酵乳研究关注的热点。 2、主要技术创新点 从草原样本中采集,通过现代生化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对发酵乳中的乳酸菌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筛选出两株明星菌株,嗜热链球菌CZ-03和乳双歧杆菌LGG-08,完成了发酵特性、益生特性和人体临床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发酵菌株。首次提出发酵菌株与益生菌株两种菌株复配研究,形成了益生菌发酵剂直投菌种,并在发酵乳中产业化应用,为我国解决发酵乳中的“芯片”乳酸菌基础发酵剂产业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发酵乳产品研发上,突破了原有酸奶研究思路,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乳酸菌菌株及相关产品的生产技术基础上,首次使用褐变工艺,开发出了颜色不同与普通发酵乳,风味独特的“熟酸奶”系列产品,实现产业化生产。“熟酸奶”填补了国内技术开发的空白,对引领传统乳制品产业创新升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3、成果取得的价值 丰富低温酸奶产品种类,提高低温产品的品牌效应,弥补国内市场同类产品的空白。申请发明专利1项,发表研究论文2篇。完成了菌株的动物实验,产品的人体消化、便秘临床功能试验。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间接为养殖、种植环节增加就业人数超过500户,实现了年产熟酸奶19000吨的规模。近三年累计实现销售额4.18亿元,实现利税466.8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375 赵春江 乳业智慧牧场标准化及关键技术 软件工程 赵于东,周文霞,房建东,高静,范争气,关金森,李菲,春梅,仲丛林,程晓东,赵青山,王莉莉,闫高亮,郑承云,李宗霖,杨艳萍,巩韶飞,秦维廷,梁永梅,史小龙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科诚泰农牧设备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一等奖 “乳业智慧牧场标准化及关键技术”项目以奶牛智慧牧场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为重点,主要如下: 3.1 项目研究意义 一是顺应我国奶业振兴需要,推动乳业智慧牧场规模化、规范化养殖管理,促进奶源供应,实现提质增效。 二是研究万头奶牛牧场全混合日粮(TMR)精准饲喂管理关键技术,促进奶业生产高效低耗;强化各地奶牛智能饲喂数据指标监测分析预警,提高一体化管控能力。 三是利用标准规范指导高新企业开展技术产品研发,带动中小微企业建立新兴产业模式。 3.2 国内外首次提出技术创新点 一是建立乳业智慧牧场系列标准规范。先后形成《乳业智慧牧场建设规范》等多部地方标准,并通过国家行业标准审定立项,开展繁育、饲喂、挤奶、粪污处理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管理。 二是建立万头奶牛牧场全混合日粮(TMR)精准饲喂全自动饲料配制及远程自动化监测管控。开发万头奶牛牧场TMR智能饲喂中心,在加工环节设置饲料加工暂存仓、设置称重传感和流量监测,提高饲料生产效率和配料精度。 三是建立统一监测管理大数据云平台。将不同地区各乳业智慧牧场生产管理平台数据实时汇聚,形成数据集成,实现一体化监测分析。 3.3 成果产生价值 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形成精准饲喂、发情监测、分群管控、牛只福利、养殖管理、环境控制、生鲜乳收购、质量追溯、粪污处理的乳业智慧牧场系列标准规范以及相关知识产权。 二是在全球最大的原料奶供应商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智慧牧场系列标准规范推广应用,公司共55个自营牧场、27万头奶牛全部实现数字化精准饲喂,全部实现粪污处理,18个奶牛场开展发情监测,开展了数据集成分析决策,项目增加原奶产销量94.8万吨、收入51.4亿元、利润7.2亿元、节支总额1.0亿元,为国内奶市场供应发挥巨大作用。 三是标准规范拉动智慧牧场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万头牧场智能全混合日粮(TMR)中央厨房为重点的高科技产业,推广到10个省市区,项目执行期累计实现收入1.4亿元;带动5家中小微企业智慧牧业新产业模式创新,产生牧场智能化系统、智慧项圈、称重系统、奶牛活动量釆集器等20余项新产品,累计实现了28万余头牛只的智能化管理,成果产生收益2600余万元。 四是打造可循环生态系统,通过推行标准规范,提高粪污处理机电设施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对覆盖全国14个省市区、超过27万头存栏奶牛的的55个牧场全部进行了粪污环保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粪污对地下水源和空气的污染。处理后的粪污成为有机粪肥还田,产生了显著生态效益。
自然科学奖
序号 提名者 项目名称 学科分类名称1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提名等级 项目简介
15 李培武 黑胫病病原特性、检测及油菜抗病机理研究 植物病理学 宋培玲,李子钦,郝丽芬,皇甫海燕,燕孟娇,史志丹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二等奖 黑胫病是我国油菜产业中继菌核病、根肿病之后又一种发生严重的病害,其致病菌为小球腔菌属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造成油菜茎秆局部组织坏死,引起植株早衰,导致结荚减少、粒重减轻、荚果开裂、不正常成熟。由于黑胫病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且有关L.biglobosa的研究报道很少,以致我们对该病害的致病流行规律缺乏必要的了解,生产中也缺乏经济有效的防治技术。团队针对黑胫病展开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创造性的建立了油菜籽携带黑胫病菌的检测方法及病原入侵预测模型,首次建立了先大量提取再微量提取的DNA提取法,在油菜籽携带黑胫病菌的检测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检出灵敏度高达2‰。前瞻性的建立了黑胫病菌入侵预测评估模型,预测无检疫措施下其随种入侵我国后未来3年、5年、7年、11年的传播蔓延速度,构筑科学防范体系的同时利于获取其在我国扩展蔓延的第一手资料。2)首次分析了我国7个省区84株黑胫病病原菌的遗传变异水平,菌株共有24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8.37%。Nei’s基因多样性为0.33,香农信息指数为0.50,基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11~0.25,香农信息指数范围为0.16~0.37,多态性位点百分数范围为26.53%~67.76%。3)在国内率先运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可视化地揭示了黑胫病菌在油菜茎叶中的侵染扩展过程,发现黑胫病菌侵染过程中不形成侵染结构,由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经气孔侵入,沿叶脉向下传导,在皮层组织中定殖后从薄壁细胞间隙向维管组织蔓延。4)首次评价了我国部分主栽品种的抗黑胫病水平及不同抗性品种响应黑胫病菌侵染防御酶活性变化规律。现有种质资源蕴藏着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因资源,已知的12个黑胫病抗性基因多数以基因组合的形式分布在我国的30个主栽品种中。抗性品种响应黑胫病菌侵染,防御酶活性迅速升高,防御酶活性与品种的抗病性具有正相关关系,防御酶活性峰值出现的高低与早晚,可作为早期鉴定油菜抗黑胫病的生理指标。5)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测序技术,获得了黑胫病菌与油菜互作的差异表达基因,率先揭示了油菜抗黑胫病相关基因的功能,明确了油菜响应黑胫病菌侵染特异基因BnWRKY70、BnERF019、BnNAC61的功能,均正向调控油菜的抗病性。首次诱导克隆了甘蓝型油菜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的相关基因并验证了抗病功能,为全面揭示油菜与黑胫病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8篇,获批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登记科技成果2项,创新点突出,成果显著。
59 内蒙古农业大学 乳酸菌基因多样性及其环境适应性机制 乳加工技术 张文羿,刘文俊,于洁,王记成,钟智,何秋雯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等奖 本项目隶属于食品科学技术中的乳加工技术领域。发酵乳制品营养价值丰富,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乳酸菌菌种及其相关技术是发酵乳制品的核心,被誉为产业的“软黄金”和“芯片”。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揭示乳酸菌的基因多样性,明确其环境适应性机制是推进乳酸菌资源开发进程的关键环节。 该项目采用宏基因组研究方法,率先解析了传统发酵乳制品和多种胁迫共存的肠道环境中乳酸菌的基因多样性。以具有多年系统研究基础的益生乳酸菌为研究对象,针对抗生素和营养胁迫条件开展了长达五年的实验室进化研究。有机结合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编辑技术明确了不同胁迫环境下的进化演变规律,阐明了乳酸菌抵御抗生素和营养胁迫环境的分子机制。 主要发现点: 1.揭示了乳酸菌在营养丰富的自然发酵乳和多种胁迫共存的肠道中基因多样性,发现其通过基因变异和代谢调控主动适应不利生境的适应性进化规律。 2.明确了益生乳酸菌通过碱性休克蛋白、ATP依赖蛋白酶和热应激蛋白维持自身稳定实现抵御抗生素胁迫的特有分子应答机制。 3.发现了益生乳酸菌通过改变细胞包膜组成、激活磷酸转移酶系统、增加氨基酸积累量等多种策略适应营养胁迫环境的生存机制。 科学价值: 1.基于宏基因组学方法,探究了营养丰富和多种胁迫共存的生境中乳酸菌基因多样性的演替规律,揭示了乳酸菌在不同生境中的适应性机制,为乳酸菌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2.成功引入实验室进化方法,真实再现了抗生素和营养胁迫环境下乳酸菌的进化历程。结合多组学技术明确了适应抗生素和营养胁迫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为乳酸菌种质资源的保藏、发酵工艺的精准增效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新的借鉴。 该项目代表性论文发表于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刊mSystem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Dairy Science、蛋白质组学主流杂志Journal of Proteomics和传统老牌期刊Journal of Food Science。SCI他引总数142次,单篇最高SCI他引59次,并且获得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Tanner Award奖励,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由内蒙古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揭示了乳酸菌适应环境的生理应答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60 内蒙古农业大学 益生菌微胶囊制备方法及其对降血脂活性影响的研究 食品生物技术 王俊国,鄂晶晶,姚彩青,麻丽丽,张巧玲,丹彤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等奖 大量研究证实益生菌对人体健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益生菌在生产、加工、贮藏和进入人体肠道过程中往往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菌体大量死亡,益生作用减弱甚至消失。如何在各种不利条件下保持益生菌的活性引起了人们关注。利用微胶囊技术将益生菌包埋在肠溶性壁材中,不仅可以增强菌体对不良环境的抵抗性,还能使微胶囊中的益生菌在肠道适宜条件下快速释放,显著提高菌体在肠道中的存活率,真正发挥益生菌的健康作用。 不同于以往的物理化学法制备微胶囊,本项目首先采用乳蛋白为壁材,探讨了壁材浓度、搅拌速度、乳化时间、菌胶比例及凝胶方式对益生菌包埋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一种能显著提高菌株胃酸和胆盐耐受能力的内源乳化法微胶囊制备方法。该方法使微胶囊胶粒结构更加致密,解决了外源乳化法包埋孔径大,包埋率低的问题,显著提高了菌株对不利环境的抗性。而后为解决使用内源乳化法制备微胶囊时,所造成的微胶囊粒径分布较大及使用植物油带来的成本较高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工艺,开发出一种以适当发酵的脱脂乳为壁材原料,以益生乳酸菌为芯材,利用凝乳酶降解乳蛋白后加入钙离子诱发凝胶的水相分离法制备微胶囊的技术。 通过水相分离法制得的微胶囊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方面:所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高于86%,粒径在80-110μm之间,并具有更丰富的蛋白片段,微胶囊表面结构更加致密,包埋率更高,对菌体保护性更好。 2.耐受能力:包埋益生菌微胶囊在肠液中120min内均可完全释放。经pH2.0的人工胃液消化120min后菌株存活率仍保持83%以上。 3.贮藏情况:本项目制备的微胶囊各方面性能都比较稳定,特别是贮藏稳定性。对益生菌微胶囊进行冷冻干燥后,水相分离法制备的微胶囊在4℃贮存28天后存活率仍可以保持91%以上。 微胶囊的益生效果:将包埋后的益生菌进行灌胃动物(大鼠)实验,试验数据表明:相比于未包埋的菌株,经过微胶囊包埋的益生菌在高血脂大鼠体内调节血清脂质代谢能力、降血脂作用和抗氧化能力明显提高。 本团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发表论文10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所开发的乳化法和水相分离法制备微胶囊技术在国内外少有相关报道。通过本实验研究的微胶囊包埋技术,有效提高了益生菌在储存过程中的存活率,为益生菌微胶囊商业化生产提供了条件。利用活体动物对包埋后菌株生理活性功能的验证将更准确地反映微胶囊化对益生菌的活性及功能的保护作用,为微胶囊包埋益生菌产业化生产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61 内蒙古农业大学 功能性生物可降解生鲜食品包装膜的设计及其保鲜机理研究 功能高分子材料 董同力嘎,云雪艳,宋树鑫,成培芳,李梦婷,张玉琴 内蒙古农业大学 二等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健康饮食要求的不断提高,生鲜食品以其新鲜、营养和味美的优点已成为人们健康饮食的“新宠儿”。然而,由于生鲜食品具有的易氧化、易腐败、易失水等特点,使其货架期通常较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鲜食品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我国在生鲜食品相关领域研究基础薄弱,尤其是生鲜食品的保鲜包装技术及包装薄膜优化设计方面以及保鲜机理方面的研究积累不足,满足不了生鲜食品的保质保鲜要求,同时,传统的保鲜包装材料使用后不可生物降解。因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社会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设计和研究兼具功能性和环保性的生物可降解生鲜食品包装薄膜将对于保持生鲜食品的营养品质和缓减环境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现状,该项目对冷鲜肉和果蔬两大类生鲜食品的贮藏和呼吸特性进行深入分析,从分子设计和生产工艺出发,探索采用化学合成、物理共混、拉伸定向等加工技术综合调控可降解材料的气体渗透性、力学性能等食品包装性能,制备高阻隔性和高透气、高选择透过性的可降解聚乳酸(PLLA)基复合薄膜。通过本项目研究有以下三个发现点:(1)揭示了生物可降解PLLA及其复合薄膜的阻隔性与加工成型条件之间的关联性,发现了通过层合和引入高阻隔性涂层可大大提高PLLA及其复合薄膜阻隔性的规律;(2)揭示了柔性PEG和PCL链段引入后,聚合物微相结构、结晶性、分子量、共聚共混比例等与PLLA薄膜的气体透过性和选择透过性之间的关系,发现通过调整链结构、聚合物组分可以构建不同的微相分离结构,从而起到调控气体通透性作用的规律。(3)发现前期研究的PLLA基高阻隔性薄膜以及具有CO2/O2选择透过性的PLLA共混或共聚薄膜对于冷鲜肉及生鲜果蔬采后贮藏品质的保持具有显著效果,并探究了其保鲜作用机理,表明了兼具功能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在生鲜食品保鲜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发展潜力。 本项制备的高阻隔性生物可降解薄膜用于冷鲜肉的保鲜包装,在抑制脂肪氧化和蛋白质降解的同时,起到了良好的护色效果;高气体透过性和高CO2/O2选择透过性的共混或共聚薄膜在调整薄膜的气体透过性保证其呼吸的同时,包装体系可以自动调节包装内部O2和CO2气氛比例,在抑制和降低生鲜食品的有氧呼吸,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酶反应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不仅为生鲜食品保鲜技术的应用提供新的指导,也为新型功能性绿色保鲜包装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65 内蒙古农业大学 泌乳奶牛乳腺对乳脂肪前体物的摄取利用与调控机理 动物营养学 敖长金,哈斯额尔敦,白晨,张航,丹妮,曹琪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二等奖 项目立足我国饲料资源及其组成的典型日粮模式,针对牛奶乳脂肪产出偏低、组成不合理、泌乳性能较低的重大问题,采用模型动物(奶山羊),体外试验(细胞培养)和体内试验(奶牛饲养试验)的手段,阐明了不同日粮模式下乳腺对乳脂肪前体物的摄取、利用及其调节机理,为揭示我国当前牛奶品质低下的深层次原因和实现定向调控乳脂肪合成提供科学依据,为改善奶牛乳腺功能,建立乳脂肪合成的营养调控途径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项目阐明了低品质粗饲料对奶牛泌乳性能与乳脂肪组成的影响机制。以等能等氮、固定精粗比、固定粗饲料类型等日粮模式,以玉米秸秆代表低品质粗饲料,以苜蓿、全株玉米青贮、羊草代表优质粗饲料,揭示了低品质粗饲料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乳脂肪前体物供给的关键作用。阐明了奶牛饲喂低品质粗饲料的是导致牛奶乳脂肪等营养品质低下、泌乳效率不理想的主要因素。 项目揭示了不同日粮模式下奶牛乳腺对乳脂肪前体物的摄取利用调节机理。利用奶牛阴外动脉血插管技术和体外乳腺细胞培养等相关技术,系统探究了泌乳奶牛乳腺脂肪代谢的物质流规律。通过研究不同日粮模式、乳腺动静脉额外供给脂肪酸、体外培养基中添加脂肪酸条件下乳脂肪前体物被乳腺摄取、利用并合成乳脂肪的规律。阐明了乳脂肪合成时内源从头合成脂肪酸与外源转化脂肪酸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及外源转化脂肪酸中不同饱和度的十八碳脂肪酸之间的互作关系。 项目揭示了乳腺脂代谢关键酶与基因对乳脂肪前体物的应答机制。通过活体微量组织采样技术研究揭示了不同底物条件下乳腺利用乳脂肪前体物分泌乳脂肪过程中关键酶基因表达与关键调控通路基因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通过乳腺上皮细胞培养的体外方法研究了不同前体物供给时乳腺内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揭示了底物物质组成、合成代谢调控与代谢产物间的互作与关联。 项目对描绘乳腺物质代谢图谱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对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促进和推动作用;为提升我国牛奶品质提供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可以指导不同饲喂条件下日粮配方的配制,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饲料资源浪费,具有生态效益。成果可指导不同饲料资源的合理配合利用,助力奶牛养殖的降本增效,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 项目共发表8篇英文文章(其中6篇SCI收录,2篇Medline收录)、7篇中文核心期刊,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部学术专著。其中5篇英文论文代表作总被引29次,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
66 内蒙古农业大学 维生素A对奶牛乳腺抗氧化功能的促进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动物营养学 闫素梅,郭晓宇,赵艳丽,郭咏梅,石惠宇,弓剑 内蒙古农业大学 二等奖 3.1研究目的 乳腺组织是奶牛新陈代谢最旺盛的组织之一,乳腺上皮细胞是乳成分合成的主要场所,奶牛乳腺的抗氧化功能直接反映了其机体的抗氧化功能。目前,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不断改进,氧化应激的产生是损害奶牛健康、引起免疫功能低下进而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提高乳腺的抗氧化功能对改善奶牛健康、改进乳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项目组前期研究得出泌乳前期的奶牛饲喂高精料日粮,维生素A(VA)在瘤胃内被破坏的程度很大,导致进入小肠吸收的VA较少,很容易引起VA不足,进而影响奶牛健康;依据NRC奶牛营养需要(2001)的标准饲喂,围产后期和泌乳前期的奶牛血清VA浓度降低,提示按照目前的营养需要推荐量供给VA可能不能满足泌乳奶牛的需要。因此,深入研究添加高于NRC推荐剂量的VA对泌乳奶牛抗氧化功能的促进效果及其影响机制对VA的科学补加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相关研究在当时尚未见到国内外资料报道。鉴于此,本项目利用体内法研究了日粮中添加高于NRC奶牛营养需要(2001)推荐剂量的VA对泌乳奶牛硒蛋白合成和抗氧化功能的促进效果,利用体外法揭示了VA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抗氧化功能和硒蛋白合成的促进作用;在建立BMECs氧化应激模型的基础上,从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 /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通路揭示VA促进乳腺抗氧化功能的机理。 3.2 主要科学发现点 一是饲粮中添加高于NRC奶牛营养需要(2001)推荐量的VA对泌乳奶牛的抗氧化功能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增加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降低了过氧化氢等活性氧浓度,泌乳奶牛基于抗氧化功能的VA需要量高于NRC奶牛VA营养需要推荐量。二是VA对BMECs抗氧化功能的促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并从Nrf2/NF-κB通路阐明了VA促进BMECs抗氧化应激的调节机理:VA通过激活Nrf2,抑制了NF-κB 通路活性,降低了活性氧的产生,抑制了白介素-1(IL-1)介导的一氧化氮(NO)的过量产生,减缓了氧化应激的发生。三是首次建立了脂多糖(LPS)诱导的BMECs 氧化应激损伤模型,LPS诱导引起的细胞IL-1与NO的过量产生,是引起BMECs氧化应激的原因。 3.3研究成果产生的价值 该研究成果丰富了奶牛乳腺氧化应激发生机制的理论研究和VA减缓奶牛乳腺氧化应激发生的调节机制,为挖掘降低奶牛乳腺氧化应激发生的分子靶点和营养调控措施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保障奶牛健康养殖和提高产奶性能及乳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研究成果被Journal of Dairy Science和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他引80次,部分成果撰写的博士论文获批自治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67 内蒙古农业大学 壳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动物营养学 史彬林,徐元庆,金晓,王哲奇,李俊良,张彩芬 内蒙古农业大学 二等奖 1. 研究目的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可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但也会因母仔分离、环境和日粮突变导致仔猪出现“早期断奶综合征”,表现为健康受损和生长抑制。在实际生产中,常在日粮中添加抗生素促进仔猪健康生长,但也出现了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围绕这一现实问题,开发利用具有“替抗”潜力的天然产物饲料添加剂成为有效的营养调控手段,本项目聚焦产量丰富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多糖-壳聚糖,研究了壳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减缓、免疫抑制和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并揭示了其缓解机理。 2. 主要科学发现点 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主要科学发现如下: 2.1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壳聚糖,通过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酶活性、生长激素分泌,促进胃肠道发育,改善小肠黏膜形态及肠道微生态,促进仔猪生长发育。 2.2 利用体内法和体外法相结合的方式,从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揭示了壳聚糖通过一氧化氮(NO)信号途径和花生四烯酸(AA)信号途径调控小肠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环氧合酶-2(COX-2)和5-脂氧合酶(5-LOX)的基因表达,从而调节断奶仔猪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项目首次系统解析了壳聚糖缓解断奶所致仔猪免疫功能抑制的调控机制。 2.3 通过建立仔猪氧化应激模型,探明日粮壳聚糖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途径和激活蛋白-1(AP-1)信号途径调控仔猪肝脏和小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转录和表达,从而调节仔猪整体和局部组织抗氧化功能。进一步通过体外建立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利用NF-κB和AP-1特异性抑制剂,解析壳聚糖通过NF-κB和AP-1信号途径调控细胞中SOD、CAT和GPx的转录和表达,从而缓解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项目首次系统揭示了壳聚糖对断奶仔猪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机理。 3. 成果产生的价值 项目首次系统解析了壳聚糖对断奶仔猪的促生长作用机制,明确了壳聚糖通过NO信号途径和AA信号途径发挥免疫调控作用的机制,及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途径和AP-1信号途径缓解断奶仔猪氧化应激的作用机理。该项目累计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10篇,CSCD论文3篇。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2名,其中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代表性论文总他引110余次,在多次引用中,不乏TOP期刊如《Antioxidants》、《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等。项目成果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68 内蒙古农业大学 抗旱保水材料蓄水保墒生态机制 作物耕作学 刘景辉,米俊珍,赵宝平,徐胜涛,周磊,马斌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等奖 内蒙古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和5个商品粮净调出省之一,2021年粮食总产在全国位居第六,净调出粮在全国排第四。内蒙古旱作面积占5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其产量的高低影响内蒙古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玉米、马铃薯、燕麦和谷子是内蒙古旱作区主栽作物,种植面积稳居全国前列,该区域降雨少且分布不均匀,蒸发量大,土壤类型以砂质黄绵土、风沙土、砂质栗钙土为主,蓄水保墒能力差,严重制约该区域作物稳产增产。因此,如何提高内蒙古旱作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保证作物稳产增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针对旱作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差、产量低等问题,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自2010年起,连续10年在黄土高原丘陵区、阴山北麓、科尔沁沙地3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旱作区,采用田间定位和盆栽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抗旱保水材料对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从微观尺度剖析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微生物变化特征,明确了不同抗旱保水材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从土壤-微生物-作物互作角度揭示了不同抗旱保水材料蓄水保墒稳产增产的生态机制,为提高旱作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及作物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首次研明了旱作区保水材料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膨润土等蓄水保墒特性,发现了主要保水材料蓄水保墒的累积效应和长效性,明确了黄土高原丘陵区和科尔沁沙地施用1次膨润土其效果能够维持5-7年。 2. 阐明了大团聚体增加是保水材料蓄水保墒的土壤物理学机制,发现保水材料通过增加黄绵土0.25-2mm、栗钙土>2mm、风沙土>0.25mm土壤团聚体比例来增加保水能力。 3. 揭示了保水材料蓄水保墒的微生物学机制。明确了施用保水材料增加>0.25mm土壤团聚体比例和水分是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增加是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4. 确定了黄土高原丘陵区、阴山北麓和科尔沁沙地3个不同生态类型旱作区保水材料施用的关键技术参数,在玉米、谷子和燕麦上膨润土公顷用量为12000-30000kg,每公顷聚丙烯酸钾与聚丙烯酰胺用量为45-75kg、腐殖酸为1500kg,增产达17%以上。 成果在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Field Crops Research、Geoderma等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4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EI收录3篇,被SCI等期刊引用756次。成果为旱作农田蓄水保墒增产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院士等7位专家对该成果的评价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9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草原沙葱萤叶甲发生规律及抗寒性的研究 农业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庞保平,谭瑶,李玲,张卓然,单艳敏,周晓榕 内蒙古农业大学 二等奖 内蒙古拥有全国最大的天然草原,是我国最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基地,也是我国北方的生态安全屏障。自2009年沙葱萤叶甲在内蒙古草原突然大面积暴发成灾以来,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日趋严重。该虫发生于生长有葱属植物的荒漠草原和退化草原,使本已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更加脆弱,不仅严重影响广大牧民生产和生活,影响边疆社会稳定,而且严重威胁我国北方的生态安全。本项目针对该虫突然暴发成灾、缺乏基础资料的现状,首次对该虫发生规律及抗寒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制定正确的防控策略以及进一步研发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技术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发现点如下: 1、首次研究并明确了沙葱萤叶甲生活史及主要生物学特性。沙葱萤叶甲1年发生1代,以卵在牛粪、石块及草丛下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只取食沙葱、多根葱野韭等百合科葱属牧草。5月随气温逐渐上升及食料充足等原因,幼虫数量迅速扩大。3龄幼虫食量最大,占幼虫期总食量的63.45%~67.46%,约为2龄幼虫的3倍、1龄幼虫的5倍。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在牛粪、石块及草丛下结茧化蛹,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取食约1周后即滞育越夏。约3个月后,成虫结束滞育,开始取食、交配和产卵,以卵滞育越冬。越冬卵具有极强的抗寒性,半致死低温可达-33.08℃;春季幼虫也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半致死低温可达-8.5~-10.1℃。越冬卵必须经过秋冬季的低温才能解除滞育,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6.2℃和103.1~140.9日度。 2、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组建了不同低温处理下的沙葱萤叶甲幼虫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到323个与抗寒性相关的共表达的差异基因,主要包括编码表皮蛋白、细胞色素P450、生物钟蛋白、脂肪酸合成酶、脂肪乙酰辅酶A还原酶、RNA复制酶、RNA介导的DNA合成酶及葡萄糖脱氢酶等的基因,这些差异基因显著富集于药物代谢、嘌呤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外源性物质代谢及脂肪酸生物合成等通路;同时,对多种热激蛋白基因进行了全长克隆及表达谱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抗寒性中的作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3、从沙葱萤叶甲转录组数据库中鉴定到大量沙葱萤叶甲气味结合蛋白、化学感受蛋白、气味受体、离子型受体等与昆虫化学感受相关的蛋白基因,qPCR分析表明这些昆虫化学感受相关的蛋白基因主要分布于嗅觉感受器官—触角,但有部分基因也可分布于头、胸、腹、翅和足等器官,为进一步开展沙葱萤叶甲寻找寄主及配偶分子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100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乳酸球菌食品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工程菌性能的研究 饲料学 呼和,苏少锋,萨初拉,吴青海,其布日,高娃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二等奖 1.研究目的 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有效利用率低。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当中,制作青贮饲料是主要利用方式。但是,在生产实践中,青贮词料的质量影响动物的采食及生产性能发挥。目前青贮词料存在主要问题有,干物质损失严重,高达30%;品质差,消化利用率不高,只有不到60%;霉变比例高,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继而导致有害微生物有毒代谢物的积累(黄曲霉毒素等),损坏动物机体和人类的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为乳酸菌提供有效碳源,快速启动发酵,使青贮饲料pH值迅速下降到4.0以下。这对提高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率,过腹还田,减少环境污染,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重要意义。 2.主要科学发现点 本成果,构建了MelA(α-半乳糖苷酶)和NisI(抗细菌素)基因为双筛选标记的分泌型食品级表达载体(发明专利号:ZL201710123583.0),并构建了表达外切葡聚糖酶、内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工程乳酸粪肠球菌。将3株工程菌优化组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①工程菌降解玉米秸秆黄贮中的纤维素提供有效碳源,快速启动发酵,使黄贮中的乳酸菌大量繁殖、pH值迅速下降;②经工程菌发酵的玉米秸秆黄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下降;③经工程菌发酵的秸秆使绵羊瘤胃中的氨氮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十二指肠微生物氮流量增加,使饲料干物质(DM)、NDF、ADF、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得到提高,使可消化氮(DN)、沉积氮(RN)、氮的总利用率、消化氮利用率也均得到提高。以上结果证明,工程菌组合解决了青贮和黄贮快速启动发酵的问题,并改善了秸秆饲料的品质和提高了动物对总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 3.成果产生的价值 在理论方面,该成果拓展了在青贮制作过程中添加糖蜜、乳酸菌剂和酶制剂来促进发酵的认识(糖蜜往往混合不均匀;乳酸菌剂没有解决启动发酵的有效碳源问题;酶制剂成本高,且随着青贮发酵时间的延续酶活不断下降。而工程菌随着青贮发酵大量繁殖,酶活还能大幅度提升。),工程菌利用纤维素作为有有效碳源快速启动发酵,改善青贮品质;工程菌及其所产生的酶随着青贮饲料进入动物胃肠道(工程菌可以在消化道中定植)进一步发挥作用,促进瘤胃发酵,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工程菌具有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的双重功效。 在技术方面,构建食品级工程菌,不携带抗生素抗性基因和有毒蛋白基因,不会对环境或人和动物带来生物安全性的危害。构建的食品级表达载体为乳酸球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用工具。
技术发明奖
序号 提名者 项目名称 学科分类名称1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提名等级 项目简介
2 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 葵花盘联合收割机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贾文斌,冯春明,周建成,郭永良,姜建光,王耀武,王瑞先,杨强,田文志,朱丽霞 内蒙古宏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等奖 葵花籽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食品加工原料。葵花收获期很短,只有15天~20天。割盘太早会影响葵花籽饱满程度,降低产品质量和商品价值。割盘太晚会因籽粒松动而脱籽损粒,造成产量损失。针对向日葵种植户急需适用的收获机械的情形,项目研发了一次性完成翻转切割或采摘葵花盘、输送、脱粒、清选、籽粒和葵盘收集并卸载的联合收获机。该机填补了我国同类产品的空白,并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外观设计专利。 该技术项目根据我国现有的收获工艺,发明了3种新机型。一种是直接挟持切割葵花盘,一次性完成输送、脱粒、清选和收集卸载的工艺;一种是采摘田间茎秆上扦插晾晒的葵花盘,一次性完成后续工艺;还有一种是收割割台和采集割台同时配置的机型。系列机型的主要技术发明点在于: ①直收割台应用独有的圆弧过渡阶梯式分禾装置,配合行走装置和拨禾装置向后输送秸秆的动作,可完成收拢作物—秸秆挟持捋直,可将向日葵盘180度翻转到盘面向上后切割,将向日葵盘底部的海绵体部位和秸秆完全分离,完成了机械代替人工切割采摘向日葵盘的机械动作。 ②独特的采集割台可采集扦插在茎秆上的葵花盘,还可收集花盘受震动掉落葵花籽粒,由拨禾辊拨送到后续喂入装置,降低了损失率。保证进入机器的物料相对比较干净,减轻了后续加工压力,降低能耗。 ③各机型配置的新型脱粒装置的脱粒杆采用单向封闭的螺旋排列结构,且两个脱粒滚筒采用平行布置方式。物料由一个滚筒的一端沿轴向流动到另一端后,进入下一滚筒,脱粒过程衔接紧凑,路程短,保证脱粒作用又减少了对籽粒的大力搓擦等,保证了脱后籽粒品相。 ④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北斗与GPS双定位系统的应用,可实时监测机器的位置及作业轨迹,还可实现远程定位锁车。并实现异常情况下信号报警,设置的集成显示台可实现一根手柄上完成所有操控动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收获机成果产生的价值: 该技术和装备自2014年开始研制到2020年取得农机推广鉴定证书以来,共生产了约400台设备销售到我国西北地区用于葵花盘的联合收割作业。直接经济效益约1.1亿元。经试验证明,一台联合收割机能代替64人的手工作业,每小时采集葵盘可达到10亩多,每亩直接降低收获费用约50%。助力种植农户增收约1.2亿元。极大地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带动了乡村振兴。同时提高了我区农机化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和智能化应用水平。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tzgg/202303/t20230313_2272646.html
  2022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形式审查合格的被提名人和被提名项目名单(查询网址:https://f.nmkjt.org.cn/kjjl/pages/publicCity/review.html)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日期:2023-03-14
 
 地区: 内蒙古 中国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