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 食品专题首页
 
全国各地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
 
食品专题介绍
  2020年10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超期食品、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经营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等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行为。
 
  执法行动重点关注农村、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以及食品批发商、小餐馆、校园周边小超市小商店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重点关注元旦、春节、端午、国庆、中秋等节令食品集中上市、群众集中消费、食品消费量大的时间节点;重点关注生产经营劣质月饼、粽子、元宵等节令食品,假冒伪劣肉制品、乳制品、婴幼儿辅助食品、白酒、调味面制品等违法行为。
 
  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周密部署,积极作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专项执法行动期间,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违法案件16.2万件,移送公安机关2317件;罚没款14.8亿元,对直接责任人员罚款1728万元,吊销许可证96件,从业资格限制155人。
 
  针对各地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中没收的违法食品,2021年11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假冒伪劣食品统一销毁活动,公开销毁了这些违法食品。9个会场销毁食品包括酒、饮料、卤水鸭脚、奶粉、果茶、茶叶、坚果、食用植物油、水产品等550余种共925吨,货值近3000万元。
 
  本专题汇集了各地整治行动的开展情况、假冒伪劣食品的查处和销毁等一系列执法动态,以及各地公布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典型案例。
 
更多..典型案例
 
更多..执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