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食品资讯
香港食安中心公布首个总膳食研究结果
日期:2011-12-14 08:45  来源:香港食物安全中心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今日(十二月十三日)公布香港首个总膳食研究的首份报告。这项研究涵盖超过一百三十种选定物质,首份报告是关于食物中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的研究。

  根据该项研究结果,香港市民从膳食摄入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的份量,一般不会对健康引起重大不良影响。

  该项研究是评估整体市民和不同人口组别,从膳食摄入各种选定物质(包括污染物和营养素)的份量,从而估计摄入该等物质对健康带来的风险。研究聚焦于本港市民的整体饮食情况。

  研究是根据市民食物消费模式选出一百五十种食物,并检测在这些食物中残余除害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金属污染物、霉菌毒素、主要营养素及元素等一百三十多种物质的含量,再结合食物消费量的数据,从而估计市民从膳食摄入各种选定物质的份量。

  中心去年三月至今年二月共收集一千八百个样本,处理至可食用状态后,合并为六百个混合样本作化验和分析,当中一百四十二个混合样本用作研究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

  今次报告中所指的二恶英,是指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则指毒理性质与二恶英相似的多氯联苯。两者虽然来源不同,但由于毒性和作用机制相近,通常作为同一类物质来评估。

  中心发言人说:「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均为环境污染物,会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并在食物链中生物累积。从膳食中摄入的该类污染物主要来自肉类、奶制品、蛋和鱼等动物源性食品。」

  他表示,人类长期摄入该等污染物,对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及发育中的神经系统会产生毒性作用,并且可能会致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订定的安全参考值,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的暂定每月可容忍摄入量为每月每公斤体重七十皮克毒性当量(TEQ)。

  该项研究结果显示,在涵盖七十一种不同食物的一百四十二个混合样本中,百分之六十六的结果检测到含有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

  在所有食物组别中,「鱼类和海产及其制品」的该种污染物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每克零点四四零皮克TEQ),其次是「蛋及蛋类制品」(平均含量为每克零点一三七皮克TEQ)、「油脂类」(平均含量为每克零点零九四皮克TEQ)和「肉类、家禽和野味及其制品」(平均含量为每克零点零九一皮克TEQ)。

  含量最高的三种食物均属于「鱼类和海产及其制品」,分别为桂花鱼(平均含量为每克一点零五六皮克TEQ)、蚝(平均含量为每克零点九二六皮克TEQ)和鲳鱼(平均含量为每克零点八八五皮克TEQ)。

  摄入量一般的市民每月从膳食摄入该等污染物的份量为每公斤体重二十一点九二皮克TEQ,摄入量高的市民则为五十九点六五皮克TEQ,分别占安全参考值(即每月每公斤体重七十皮克TEQ)的百分之三十一点三和百分之八十五点二,一般不会影响市民的健康。

  中心发言人说:「研究结果亦显示鱼类和海产及其制品是市民从膳食摄入该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六十一点九,其次是肉类、家禽和野味及其制品,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二十。一般在脂肪部分会含较高二恶英。」

  「鱼类及其制品,是市民从膳食摄入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的重要来源,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五十五点六。」

  发言人建议市民应去掉肉类的脂肪和食用低脂奶制品,保持均衡及多元化的饮食,包括进食多种蔬果,避免偏食某几类食物,便能减少摄入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

  他说:「由于鱼类含有如奥米加-3脂肪酸、优质蛋白质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市民宜适量进食多种鱼类,不要因担心摄入过量二恶英而不选吃鱼。」

  整项香港首个总膳食研究于去年三月开始进行,并会于二零一四年完成,有关其他物质的研究结果会分期公布及上载中心网页www.cfs.gov.hk。

  完

  2011年12月13日(星期二)

推荐资讯
©2008- 2022 食品伙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客户端 电脑端 顶部
安装食品伙伴网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