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食品科技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栽培团队在稻米垩白形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水稻栽培团队在稻米垩白形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0-10-26 09:24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原文:
核心提示: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任万军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Carbohydrate Polymer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2019年IF=7.182)在线发表题为“Relationship between chalkiness and the structur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rice starch after shading during grain-filling stage”(灌浆期弱光胁迫下稻米垩白与淀粉结构和热力学特性的关系)研究论文。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任万军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Carbohydrate Polymers》(中科院一区TOP期刊,2019年IF=7.182)在线发表题为“Relationship between chalkiness and the structur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rice starch after shading during grain-filling stage”(灌浆期弱光胁迫下稻米垩白与淀粉结构和热力学特性的关系)研究论文。该文章通过对淀粉精细结构的分析,进一步解析了弱光胁迫下稻米垩白增加的机制。此前,该课题组已在《Field Crops Research》和《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等期刊发表了多篇关于弱光胁迫的研究论文。

  四川盆地属我国最典型的弱光稻区,具有“弱光、寡照、高湿”的气候特点,此种环境条件是造成“川米不优”的重要原因。该研究通过田间控光试验,从微观尺度研究了弱光胁迫下稻米淀粉的结构和热力学特性,以及在弱光胁迫和正常光照下的热特性。研究发现稻米垩白与淀粉的结构和热特性密切相关。弱光胁迫显著增加了支链淀粉含量、淀粉粒体积,但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短链比例及结晶度。这些发现表明,增加淀粉的均匀性是控制稻米垩白的重要途径,为改善弱光地区稻米品质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

  论文以四川农业大学为唯一署名单位,农学院邓飞老师和2020届硕士毕业生李秋萍为共同第一作者,任万军教授为通讯作者。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arbpol.2020.117212
日期:2020-10-26
 
 地区: 四川 中国
 行业: 粮油
 标签: 水稻 淀粉
 科普: 水稻 淀粉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