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食品科技 » 梨园主要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麻皮蝽

梨园主要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麻皮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1-06-10 09:26 来源:中国果树微信号 原文:
核心提示:麻皮蝽又称黄斑蝽、麻蝽象、麻纹蝽、臭大姐,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为害果实,果实整个生长期均可受害,影响果实的产量及品质。除梨树外,该虫还可以为害桃、李、杏、枣等果树,在我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
  麻皮蝽又称黄斑蝽、麻蝽象、麻纹蝽、臭大姐,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为害果实,果实整个生长期均可受害,影响果实的产量及品质。除梨树外,该虫还可以为害桃、李、杏、枣等果树,在我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
 
  田间症状
 
  果实受害处表面凹陷,内部组织石细胞增多,局部停止生长,果面凹凸不平,果实变硬、畸形,形成疙瘩梨,丧失商品价值。
 
  形态特征
 
  麻皮蝽成虫体长20~25mm、宽10.0~11.5mm,体黑褐色,密布黑色刻点及细碎不规则黄斑;头部狭长,头部前端至小盾片有1条黄色细中纵线;触角5节,黑色;喙浅黄色,4节,末节黑色,达第3腹节后缘;前胸背板前缘及前侧缘具黄色窄边;胸部腹板黄白色,密布黑色刻点。卵灰白色,块状,略呈圆柱形,顶端有盖,周缘具刺毛。若虫各龄均呈扁洋梨形,前端尖削后部浑圆,老龄体长约19mm,似成虫。
 
  发生规律
 
  麻皮蝽在北方果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草丛中、树皮裂缝、梯田堰坝缝、围墙缝等处越冬。翌年果树萌芽后逐渐开始出蛰活动,先在其他寄主植物上为害,5月中旬开始进入梨园。成虫5月中下旬开始交尾产卵,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多成块状产于叶背。6月初逐渐见到若虫,初龄若虫常群集于叶背,2、3龄才分散活动。7—8月羽化为成虫。成虫飞翔力强,喜于树体上部栖息为害,有假死性,受惊扰时会喷射臭液。
 
  防治适期
 
  首先要监测成虫的发生数量,发现害虫迁飞至梨园的初期即可进行喷药,大果园也可只喷洒外围梨树,阻止害虫进园,7~10d喷1次,连喷2~3次。其次在田间标记卵块,发现幼虫开始孵化,需立即喷药防治。
 
  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
 
  秋季在果园内设置草堆(特别是在果园内小房的南面),诱集成虫越冬,进入冬季后将草堆集中烧毁。梨树发芽前,彻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杂草等,集中深埋或烧毁,破坏害虫越冬场所,消灭越冬害虫。尽量采取果实套袋栽培,利用果袋防止果实受害。
 
  及时喷药防治
 
  结合防治适期及时施药,最好选用速效性好、击倒力强的药剂。效果较好的药剂有48%毒死蜱乳油1200~1500倍液、40%毒死蜱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90%天多威(快灵)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24%灭多威水剂800~1000倍液、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水乳剂1500~2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等。在药液中混加有机硅等农药助剂,可显著提高杀虫效果。
  梨园麻皮蝽防治技术图谱
 
  声  明:本文摘编自《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1年第6期“梨园麻皮蝽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闫文涛,张怀江,岳强,仇贵生,孙丽娜,王雅偲)。 
日期:2021-06-10
 
 标签: 病虫害
 科普: 病虫害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