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中国食品 » 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3.28-4.3)

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3.28-4.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2-04-04 11:11 来源:食品伙伴网 作者: 沐夕   
核心提示:3月28日-4月3日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有:必胜客、棒约翰、全家便利店等因过期食品被罚;卫龙就“低俗营销”致歉;乐事回应“薯片吃出毛发”;央视曝光碱性水营销乱象;雅士利被罚20万元;正大回应“酸菜包子吃出抹布”称正在调查;禹州遭3·15曝光三家粉条厂被罚36万余元;高校回应“网传食堂员工用炒锅洗擦墙的拖把”。
  食品伙伴网讯 3月28日-4月3日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有:必胜客、棒约翰、全家便利店等因过期食品被罚;卫龙就“低俗营销”致歉;乐事回应“薯片吃出毛发”;央视曝光碱性水营销乱象;雅士利被罚20万元;正大回应“酸菜包子吃出抹布”称正在调查;禹州遭3·15曝光三家粉条厂被罚36万余元;高校回应“网传食堂员工用炒锅洗擦墙的拖把”。
 QQ截图20220402161047
  必胜客、棒约翰、全家便利店等因过期食品被罚
 
  舆情概述
 
  近日,必胜客、棒约翰、全家便利店、屈臣氏、永辉超市、欧尚超市等均因过期食品被罚。
 
  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北京必胜客比萨饼有限公司和谐广场餐厅因操作间发现过期食品原料,于3月9日被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337.01元。
 
  北京棒约翰餐饮发展有限公司马家堡西路店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罚款5万元。据悉,2022年02月23日,执法人员在该店执法检查时发现使用的食品原料圆红椒(生产日期:2022年2月16日16:00;保质期至2022年2月22日23:59)已超过保质期。
 
  因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上海福满家便利有限公司蓝村路二店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处罚文书显示,当事人为全家超市加盟店,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调取其销售记录及监控视频确认,举报人从该店购买一瓶草莓乳饮品时,该饮品已超过14天的产品保质期,现场未查见其他过期饮品。
 
  屈臣氏宁波高新区宝龙商业广场分店因销售过期咖啡饮料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据悉,2022年1月27日,宁波市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在该店现场查获5瓶已超过保质期咖啡饮料。调查 中,当事人提供了两款涉案咖啡饮料的进销记录和其外包装标示的受委托加工方的营业执照,但无法提供涉案食品的合格证明文件等材料。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市场监管部门对其处以罚款1万元。
 
  近日,因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四川永辉超市有限公司成都武侯区金楠天街分公司、金牛区北城天街分公司分别被罚款6.5万元和5万元。具体处罚事由显示,金楠天街分公司涉及销售过期食品及混有异物的食品,北城天街分公司涉及销售过期的“双汇筷厨”煎烤炒菜肠。
 
  据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北京欧尚超市有限公司丰台店,因销售销售超过保质期的三元酸奶、安井龙虾味球,未严格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经营上述过期食品无专用工具设备,被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2000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 332.49 元。
 
  舆情点评

  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或食品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产品。作为食品经营者,应对其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有义务避免过期食品使用或上架。此类案例充分暴露食品经营者在工作上存在疏漏,应当为自己销售过期食品的行为承担责任。
 
  卫龙就“低俗营销”致歉

  舆情概述
 
  有网友反映,卫龙辣条外包装印着“约吗”、“贼大”、“强硬”等字眼为低俗营销,打色情擦边球。随后,“卫龙辣条外包装被指打色情擦边球”等相关话题登陆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3月30日凌晨,卫龙官方微博发文回应称,有网友就公司产品的包装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产品包装的版面文案内容引起部分网友的争议,在此深表歉意,公司非常重视广大网友和消费者的意见,决定停止有争议文案包装的生产,同时进行版面文案及设计的优化。
 
  舆情点评

  流量时代下,有商家为博眼球、赚流量,选择低俗营销,但这种低俗营销只能成就短期利益,与其在包装和广告语上打擦边球,不如踏踏实实把产品和质量做好。作为知名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莫为了一时的利益,损害企业形象。
 
  乐事回应“薯片吃出毛发”

  舆情概述
 
  3月27日,“乐事薯片吃出一撮毛发赔付1000元”登陆微博热搜。据报道称,有消费者在吃乐事薯片时,发现带有一撮莫名毛发的薯片。对此,乐事客服回应称是土豆的根茎。随后乐事工作人员联系消费者,称按照食品安全法赔付1000元,问题薯片将返厂。
 
  当晚,@乐事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微博热搜的标题“乐事薯片吃出毛发赔偿1000元”属于错误标题,不符合事实。严重损害了公司品牌声誉和美誉度,公司已经立即和新浪微博沟通,敦促其秉承客观公正原则,撤销该条微博。另外,消费者所反映的情况为马铃薯生长过程中为其块茎提供养分的土豆根茎,属于天然马铃薯自身组成部分,为极个别马铃薯因成熟度未脱落根茎造成的,不涉及任何食品安全。消费者对此表示理解,也立即撤销了其所发布的原始视频。
 
  舆情点评

  作为大品牌,更应该加强把关自身产品的质量,虽然是原料本身组成部分,属于偶然事件,但终究对企业有所影响。
 
  央视曝光碱性水营销乱象

  舆情概述
 
  日前,“央视曝光碱性水营销乱象”登上微博热搜。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昆明某水企宣称碱性水有治疗功效,还发布了“疗效”视频。打着“有功效”的碱性水品牌不止这一家。记者走访市场发现,PH值8-9、小分子备孕水、低钠低糖等宣传概念是五花八门。专家表示,碱性水不能替代药物。对于痛风或者是胃酸过多的患者来说,碳酸氢钠对碱化尿液或者是缓解胃酸是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弱碱性水里碳酸氢钠的含量少之又少。饮用水的功能是补充体内水分,对调节体质没有任何作用。
 
  舆情点评

  部分企业为了利益,利用信息不对称玩概念误导部分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既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其他企业的利益。而对消费者来说,花了大价钱却只是买了普通的商品,不仅得不到想要的健康还有可能会延误病情。因此,消费者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上了这些“伪科学”的当。
 
  雅士利被罚20万元

  舆情概述
 
  3月30日,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管局通报,雅士利国际婴幼儿营养品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被行政处罚20万元。
 
  据悉,雅士利公司于2021年1月12日与北京热源汇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服务采购年度合同》,约定由北京热源汇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品牌SEO服务,在所签订的合同中,约定将搜索关键词“最接近母乳的奶粉”“亲乳奶粉”“哪种奶粉最接近母乳”“接近母乳的奶粉有哪些牌子”等与雅士利公司经营的瑞哺恩奶粉关联,消费者通过搜索上述关键词,可在结果中靠前出现雅士利公司产品,即在搜索引擎前排页面以及下拉框中出现瑞哺恩奶粉。在这些搜索引擎出现多条明示或暗示瑞哺恩奶粉可替代母乳的广告内容。
 
  舆情点评

  《广告法》第二十条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发布声称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婴儿乳制品、饮料和其他食品广告。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一定要遵守广告法的规定。作为消费者,在选择奶粉时,不能光靠广告语,适合宝宝的才是最好的。还有一点需要知道,任何时候,母乳都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正大回应“酸菜包子吃出抹布”称正在调查

  舆情概述
 
  近日,北京牛女士称自己从正大旗舰店购买的酸菜口味包子中吃到了抹布,在网络引发热议。据报道,近日,北京牛女士称自己从正大旗舰店购买的酸菜口味包子中吃到了抹布。反映给正大旗舰店客服,客服称可能酸菜没有切好。随后正大食品客户服务部门工作人员与牛女士进行沟通,对方表示包子在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出现抹布混进去,且酸菜在出厂后都会进行多遍清洗,没必要进行二次检测,对视频和图片存在质疑,但愿意给牛女士免单以及400元的补偿,牛女士表示不接受。3月30日,正大食品官方客服回应称有专门团队在处理此事,会尽快给出一个调查结果和答复。
 
  舆情点评

  食品安全无小事,企业在收到消费者的投诉时,如果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就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产品没有质量问题,如果真是产品有问题,就应该积极与消费者沟通解决问题。越快解决事情,品牌受到的影响越小。此次事件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但不管结果如何,都算是给企业敲了一个警钟,希望企业在以后生产中能够更加注意。
 
  禹州遭315曝光三家粉条厂被罚36万余元

  舆情概述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禹州市瑞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禹州市豫康三粉加工厂、禹州市焕斌三粉加工厂因违反产品质量法等,被禹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分别没收违法生产的粉条6666公斤、300公斤、4528公斤,并分别罚款约14.09万元、11.21万元、11.51万元。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河南省禹州市多家粉条工厂被曝存在卫生差、用廉价木薯粉代替红薯粉等问题,上述三家粉条生产企业被点名。
 
  舆情点评

  三家涉事企业被罚,315曝光的“红薯粉条造假”算是有了一个结果。我们在拍手称快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出现问题的症结。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执行主体,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失去良知与底线。监管处罚力度的加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一旦发现,严厉惩治,让造假的人不敢铤而走险。
 
  高校回应“网传食堂员工用炒锅洗擦墙的拖把”

  舆情概述
 
  近日,网传怀化学院一食堂员工用炒菜的锅子作为洗擦墙的拖把的容器。根据网传视频显示,在一所食堂里,一位工作人员用拖把擦墙,然后把拖把放进一旁的锅里清洗。
 
  3月29日,怀化学院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情况说明称,视频中所说的“清洗拖把”并不是拖把,而是专门用来清洗灶台油污的棕毛刷。视频中所说的“炒菜锅”也并不是炒菜锅,而是专门用于清洗灶台油污的烧水锅,且该烧水锅和其它专用炒菜锅是分开放置,并不会混淆使用。
 
  舆情点评

  学生的餐饮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事。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离不开公众的监督,也离不开各餐饮人员的维护。同时,让师生更多的了解食堂的操作流程,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质疑。
日期:2022-04-04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