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产经企业 » 【调研报告】牦牛乳业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牦牛乳业调研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2-04-07 14:12 来源:国家肉牛牦牛体系微信号 作者: 阎萍等   原文:
核心提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发布牦牛乳业调研报告。
   一、牦牛乳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1.产业现状
 
  我国是牦牛养殖主产国,现牦牛存栏量1620多万头,占世界牦牛存栏总数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高寒区域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地,云南、新疆及毗邻地区也有少量分布。牦牛是多用途的畜种,以产肉、产乳为主。2019年牦牛肉的产量53万吨,牦牛乳年产量为84.5万吨,主要来自四川、西藏、青海和甘肃四个主产区。牦牛乳收购量仅为牦牛乳总产量的14%,牦牛乳收购市场规模为14.49亿元,牦牛生鲜乳收购单价为10-14元/kg,牦牛乳的商品化开发成为近年来高寒牧区牧民收入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牦牛存栏量1620多万头,能繁母牛占牦牛总数的42%,产奶母牛占能繁母牛60%(按牦牛有的三年两胎,两年一胎,一年一胎)。泌乳期平均150d,泌乳期泌乳量450~500kg,泌乳期的产奶量180~240kg,70%以上为犊牛及牧民自食。牦牛常乳中干物质含量为18%,牦牛乳蛋白质含量约为5.6%,乳糖5%,乳脂6.5%。除遗传因素外,与牦牛的饲养管理模式相关,牦牛常年放牧于天然草原,牧草生长期短,枯草期长达7个月,冷季营养供给水平低,呈现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自然规律,制约着产业化发展和效率。牦牛的产奶是季节性,产犊高峰在4~5月,产奶盛期(7~8月)牦牛放牧于海拔4000m左右的夏季牧场,牦牛奶以哺育犊牛及牧民自食为主。牦牛乳制品企业收购奶约占15%,牦牛奶商品化收购量约为12万吨,主要产品有液态奶、酸奶、干酪素、奶粉等,奶产品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4.5亿元左右,牦牛奶的商品化开发成为近年来农牧民扩展收入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但牦牛奶对我国乳制品供应保障贡献度非常低。牦牛乳及产品消费以牧民自销为主,少量销往内地。近年来,以牧民消费为主的总体消费趋势没有明显变化。
 
  目前,国内牦牛乳行业的重点企业包括高原之宝牦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红原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青海雪峰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燎原乳业集团等企业。从市场份额、产品种类及效益带动效应,牦牛乳的加工企业大多都是奶源不足、产品单一的,效益不明显。
 
  2.存在的问题
 
  2.1牦牛专用品种选育程度低
 
  牦牛仍属于人工选育程度较低的原始牛种,繁殖主要依赖群体内自由交配,种群退化严重,生产性能下降。牦牛日产奶量低(0.8~2.0kg/d),泌乳期短(150d),年均产奶(147~487kg/年)主要是为了哺育犊牛。多年来,为了提高产奶性能,政府和科研院校进行着选育和改良,利用娟珊牛、西黄杂种公牛改良提高牦牛产奶性能。但与其他畜种相比中,规模小而分散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牦牛产业的发展。
 
  2.2 牦牛养殖方式传统
 
  牦牛产区海拔高、气温低、冷季长、暖季短,牦牛主要靠采食天然牧草来维持生长需要,饲草季节性供应不均,群体繁殖率低,生长受限,饲养周期长,奶产量低。补饲率少、半舍饲率低,“温饱”问题仍然是牦牛放牧生产的主要问题。对人畜争奶造成犊牦牛吃不饱奶,生长发育不良。有的牧区随着育肥牦牛价格上涨,牧民为保证犊牛生长采用犊牛全哺乳不挤奶,企业奶源保障不足,需要进行规模化补饲加强牦牛营养。而与普通奶牛的标准化饲料喂养和集约化管理,产奶量大、周期长且稳定。牦牛奶产奶期只有奶牛的二分之一,产奶量差约30倍。产奶量的悬殊差异决定了牦牛奶产品需要适宜的定位生产。
 
  2.3牦牛乳乳源供应保障难
 
  牦牛一般4~5月产犊,到7~9月份青草生长繁茂时达到泌乳高峰期,但此时牦牛多数在偏远的高海拔夏季草场放牧,交通工具很难到达,导致原料乳收购困难并且收购成本高,加之牦牛以人工挤奶方式为主,卫生问题突出,规模小,奶源分散,交通不便,原料奶收购、保鲜、运输非常困难,有的运输半径超过100公里,在不具备冷藏储运车的情况下,夏季运输时间超过3个小时,造成原料奶变质等情况。乳源供应和产量限制了牦牛乳产品的生产和开发。
 
  2.4牦牛乳特质性营养成分不明
 
  牦牛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决定其产品的特色,牦牛乳的原生态性、稀有性和高营养价值,决定其产品定位的功能性和特色性。加之牦牛产奶量相对较低,不适宜走生鲜乳销售等初级产品开发路线,研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是牦牛乳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而功能产品的研发离不开对牦牛乳营养成分的全面解析,目前牦牛乳特质性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含量不明,形成机理解析不清,对牦牛乳功能性营养成分缺乏权威数据,这些因素会阻碍牦牛乳产品向功能特性产品定位。
 
  2.5牦牛乳产品特色不明显
 
  牦牛产区以牦牛乳为原料的乳品企业多,特色不明显,工艺和设备没有特点,产品单一,模仿奶牛乳加工产品。还有部分仍处于传统落后的家庭作坊式的初级加工阶段,致使牦牛乳制品仍呈现出半成品多、低制品多的局面,主要为酥油、曲拉、酸奶、奶茶等传统牦牛乳制品,缺乏精深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不适宜走生鲜乳销售等初级产品开发路线,研发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产品是牦牛乳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
 
  2.6牦牛乳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不健全
 
  近些年来,通过产业升级改造和企业创新,采用现代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西藏、四川、甘肃、青海等省(区)的牦牛乳品企业开始显现雏形。已建成国家级牦牛乳系列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和牦牛乳产业园,研发生产了干酪素、生物活性肽、牦牛乳酸奶、牦牛乳配方奶粉、蛋白粉、蛋白糖等牦牛乳制品。但由于牦牛乳相关标准体系不健全,导致产品生产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产品的质量差异较大,消费者认知度不高,阻碍了牦牛乳产品高质量发展。
 
  二、体系在推进牦牛乳业发展的落实措施
 
  1.强化牦牛奶业顶层设计
 
  立足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牦牛资源,针对行业内产业升级、产能较小、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牦牛奶业产业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好牦牛肉用和奶用之间的关系,有效整合牦牛奶产业资源,突出民族奶业品牌的战略定位,高位谋划牦牛奶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及有效举措,着力构建牦牛奶产业集群,促进牦牛产业提质增效。
 
  2.选育优质奶用牦牛品种
 
  立足我国丰富特色牦牛种质资源优势,以产奶量、生长发育等优异表观性状为主选目标,加大奶用型牦牛品种选育与新品种培育科研攻关力度,加快娟犏牛等优势杂交品种扩繁,通过营养调控、有效补饲等技术措施,提升牦牛繁殖率与泌乳性能。
 
  3.加强科研联合攻关
 
  加强牦牛乳制品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牦牛乳功能活性成分等营养品质评价研究,高值化产品研究,立足生态功能定位,保持原生态本色,使牦牛乳原料同质化生产,差异化加工,通过牦牛益生菌种、医美产品、功能奶制品加工工艺与产品研发力度,体现牦牛乳特色功能,有别于奶牛乳产品。
 
  4.推广实用先进技术
 
  聚焦青藏高原牦牛奶产业振兴重大战略任务,聚合体系人才、成果、技术等各类要素,政府各级部门引导加工企业加快建立优质奶源基地,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科技支撑。通过牦牛品种选育、高效繁育、营养调控、疫病防控、产品加工、品牌建设等全产业链环节对牦牛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5.推进牦牛乳相关国家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加强青藏高原牦牛奶业相关配套标准体系建设,如牦牛乳品种选育、牦牛饲养管理、挤奶操作技术、生鲜牦牛乳收购质量、生鲜乳贮存、各类乳产品加工、产品贮存与运输标准等标准建立,指导和规范牦牛乳生产和加工,示范引领牦牛乳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促进牦牛乳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1.加大品种培育力度,从源头提升牦牛奶产量
 
  振兴牦牛乳产业,奶源保障是根本。开展牦牛乳业专项研究,利用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选育奶用型牦牛品种,进行定向培育。在河谷及海拔3000m左右饲养地,利用娟姗牛及其他品种杂交改良生产犏牛,通过牦牛良种、良繁、良饲技术,牧养结合,科学补饲,提高产奶量和奶品质,保障乳源稳定。
 
  2.加大各级政府支持和资金投入
 
  在牦牛产区企业贷款、设施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需要政府加强支持政策的出台,规范帮扶区域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在企业及牧户的牦牛奶生产环节,加强设施设备配套,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农牧民技能的培训。通过“品种+草料+养殖+加工+产品+品牌”全环节控制,提升牦牛奶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创建品牌影响力。
 
  3.加强技术支撑研发牦牛乳特色产品
 
  加强区域内科研支撑体系的建设,设立国家牦牛乳基础科学重点研发计划或重大专项,挖掘其功能特性,为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建立“科研院校+企业+政府+农户”的区域服务体系。加大科研投入,突破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瓶颈,促进牦牛乳的高质量发展。
 
  调研人员:阎萍、王之盛、巴桑旺堆、罗晓林、郭宪、苏华维
日期:2022-04-07
 
 行业: 畜禽肉品 乳业
 标签: 牦牛 肉牛 牛乳
 科普: 牦牛 肉牛 牛乳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