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国际食品 » 全球油籽市场:关税战阴影笼罩美国大豆需求前景

全球油籽市场:关税战阴影笼罩美国大豆需求前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4-05-20 13:49 来源:啤酒工业信息网 原文:
核心提示:外媒5月19日消息:截至2024年5月17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互有涨跌,其中芝加哥大豆期货走强,因为巴西南部下周还将出现更多降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下调,美国多雨天气放慢春播。不过美国大豆压榨及出口需求疲软,美国对华关税清单未包括废食用油,巴西政府机构上调其大豆产量预测,加拿大大草原迎来有利降雨,给油籽市场构成下行压力。
   外媒5月19日消息:截至2024年5月17日当周,全球油籽价格互有涨跌,其中芝加哥大豆期货走强,因为巴西南部下周还将出现更多降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下调,美国多雨天气放慢春播。不过美国大豆压榨及出口需求疲软,美国对华关税清单未包括废食用油,巴西政府机构上调其大豆产量预测,加拿大大草原迎来有利降雨,给油籽市场构成下行压力。
 
  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7月大豆期约报收12.28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涨0.7%;6月船期的美湾大豆均价为每蒲12.715美元,上涨0.6%;7月豆粕报收每短吨368.8美元,下跌0.8%;7月豆油报收每磅45.27美分,上涨1.9%;泛欧交易所8月油菜籽期约报收478.75欧元/吨,下跌0.7%;洲际交易所7月油菜籽期约报收661.1加元/吨,下跌0.4%;阿根廷上河大豆FOB现货报价为每吨457美元(含33%出口税),上涨1.6%。周五ICE的美元指数报收104.33点,比一周前下跌0.8%。
 
  关税战阴影笼罩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前景
 
  周二美国拜登宣布将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主要包括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以及部分钢铁和铝。这令人联想到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数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对包括美国大豆在内的农产品征收反制关税,使得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暴跌,将头号对华大豆出口国的桂冠拱手让给巴西。衣阿华州共和党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本周表示,如果中国对拜登政府征收的新关税进行报复,美国农产品将首当其冲。在特朗普时代,中国针对美国农产品实施报复,这导致美国农民利益受损,迫使特朗普政府使用政府补贴资金来抵消损失。
 
  在拜登政府宣布新关税清单后,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扞卫我们的合法权益”。目前还不清楚是否会引发新的贸易战,但是中国很可能会针对几个领域发起反击。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报告称,2022年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商品出口市场,排名前五的领域为油籽和谷物、半导体和零部件、石油和天然气、医药和基础化学品。一些专家认为2024年美国大选格局可能影响到中国的反击选择,例如可能成为11月大选中关键摇摆州的宾夕法尼亚州去年向中国出口了30亿美元的化学品、机械和食品等商品。此外,中西部农业州也是大选关键州。美国大豆协会最近表示,大豆种植者仍然因为(特朗普贸易战)事件遭受重创,中国当时“一夜之间基本上停止进口美国大豆“。分析师认为这次不是没有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因为农业是中国有能力影响美国经济的一个领域,美国大豆和牛肉等美国中部地区的产品可能像2018年一样再次成为反击目标。
 
  事实上,即使在中国采取任何可能的报复之前,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步伐已经明显滞后。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5月9日,2023/24年度迄今美国对华大豆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2384万吨,同比减少23.2%。作为对比,美国农业部预测2023/24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为1.05亿吨,略高于2022/23年度的1.045亿吨。美国新豆销售数据更能显示这一点。截至5月9日,2024/25年度美国大豆销量仅为89万吨,同比降低近三分之二,创下19年来的最低值;中国迄今尚未订购任何美国新豆,也是19年来首次。
 
  考虑到2024/25年度美国大豆产量有望创下历史次高水平,头号进口国中国的需求前景对于美国农户来说至关重要。考虑到今年11月份美国将举行大选,中美关系以及关税战很可能成为影响美国下一年度大豆需求的潜在制约因素。这可能是本周美国新季11月大豆下跌的部分原因。
 
  天气因素可能影响南美大豆产量前景,但是丰产大局难以扭转
 
  在巴西,尽管近期南方爆发严重洪水,但是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周二(14日)仍将巴西大豆产量预测上调120万吨,达到1.477亿吨,仍低于美国农业部本月调低后的产量1.54亿吨。
 
  CONAB本月预测南里奥格兰德州的大豆单产为每公顷3.168吨,略低于全国平均单产3.229吨,但表示如果恶劣天气持续存在,单产可能调低。
 
  在邻国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将2023/24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期调低50万吨至5050万吨。南美作物专家迈克尔·科尔多涅博士本周也将2023/24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调低至5,000万吨,比之前预期值低了100万吨,原因在于最北部和最南部的大豆单产令人失望,而且霜冻可能对晚播大豆产生影响。
 
  本月美国农业部对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的预测值合计达到2.04亿吨,比上月预测值低了100万吨;而CONAB/BAGE本月对两国大豆产量的预测值合计为1.982亿吨,比上月高出66万吨,意味着美国农业部和其他机构对南美大豆产量的预测差值缩窄。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即使目前南里奥格兰德尚未收获的15%大豆全部绝收,也依然无法改变本年度南美产量将会显着高于上年的预期。而下一年度全球大豆供应形势更为宽松,按照美国农业部上周五的初步预测,全球四大出口国(巴西、美国、阿根廷以及巴拉圭)2024/25年度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3.52亿吨,库存用量比将达到23%,创下6年高点。除非说未来几个月里美国出现破坏性的天气事件导致作物产量前景逆转,否则大豆价格的每一次反弹都会成为农户加快抛售库存和预售新豆的机会。
 
  未来一周中西部天气依然多雨,可能影响大豆播种,但是有利于补充土壤水分
 
  近期美国中西部天气多雨,可能导致部分地区的大豆播种步伐放慢。美国农业部作物进展周报显示,截至5月12日,美国大豆播种进度为35%,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9%,也低于去年同期的45%,高于五年同期均值34%。大豆出苗率为16%,上周9%,去年同期17%,五年同期均值10%。
 
  美国全国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周六发布的未来72小时降雨云图显示,经过周六的短暂放晴后,从周日开始到下周三,美国中部地区将再度出现大范围降雨过程,其中其中衣阿华州大部、内布拉斯加州东南部以及密苏里州的雨量最大,估计在1.75到2.00英寸,局部地区的雨量在2.0到4英寸,中西部其他地区的雨量普遍在0.75到1.25英寸。未来7天的气象预报显示,从周日到下周日期间,美国整个中西部将继续降雨,降雨量在1.25英寸到4.00英寸。
 
  降雨虽然导致播种延迟,但是也不完全是坏事,因为有助于补充干旱地区的土壤墒情,尤其是西部玉米种植带的衣阿华州。干旱监测报告显示,经过近期的大范围降雨,美国大豆产区的干旱程度显着减轻。截至5月14日,美国大豆处于干旱地区的比例为9%,低于一周前的11%,去年同期19%。在衣阿华州,大豆作物处于干旱区的比例为30%,一周前38%,去年同期35%。
 
  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步伐放慢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5月9日当周,美国大豆总销量为29万吨,远低于一周前的43万吨。2023/24年度迄今美国大豆总销量为4260万吨,同比降低16%,上周是同比降低16.5%。美国农业部预测年度大豆出口量同比减少14.5%。
 
  从出口报价来看,5月16日,阿根廷上河地区的大豆报价为451美元/吨,比一周前上涨5美元;巴西帕拉纳瓜港口大豆报价为每吨457美元,上涨8美元;美湾大豆报价为每吨466美元,上涨2美元。
 
  尽管巴西南方爆发洪水,但是该国大豆出口总体表现强劲。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估计5月份大豆出口量为1413万吨,高于一周前预估的1321万吨,也高于4月份的1344万吨,略微低于去年同期的1443万吨。如果预测成为现实,今年头5个月巴西大豆出口量将达5299万吨,去年同期5141万吨。
 
  美国大豆压榨表现疲软,美国农业部很可能不会再调高美国大豆压榨目标
 
  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数据显示,4月份NOPA的会员企业报告大豆加工量为1.660亿蒲,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83亿蒲,创下7个月来最低值,比3月份创纪录的1.9641亿蒲减少15.5%,比2023年4月的1.732亿蒲减少4.2%,原因在于大豆压榨利润缩窄,加工厂季节性停工。这份令人失望的压榨数据削弱了未来美国农业部调高大豆压榨预期的可能性。
 
  基于NOPA的数据,我们推算出4月份美国全国大豆压榨量为1.74亿蒲左右,2023/24年度前8个月(9月至4月)的压榨量估计为15.47亿蒲,同比提高3.6%;而美国农业部预测全年压榨量为23亿蒲,同比增幅为4.0%。
 
  要想实现全年目标,本年度剩下四个月(5月至8月)的压榨量需要达到创纪录的7.53亿蒲,比去年同期的7.18亿蒲提高4.9%。
 
  NOPA报告还显示,4月底豆油库存跌至17.55亿磅,比3月底的18.51亿磅减少5%,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9亿蒲。压榨利润疲软导致大豆加工放慢。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政府公布的对华关税清单并未像传言那样包括废食用油。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近来呼吁将中国废食用油关税提高到目前的15.5%以上。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废食用油的进口量比上年增加了两倍多,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该委员会表示,废食用油进口激增蚕食了大豆压榨利润,迫使一些工厂放慢生产速度,还危及美国提高大豆压榨能力的计划。
日期:2024-05-20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