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中国食品 » 答复|关于分销终端票证无纸化的建议

答复|关于分销终端票证无纸化的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4-06-19 16:22 来源: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原文:
核心提示:廖申祝代表提出的《关于分销终端票证无纸化的建议》(第0419号)收悉,衷心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注和建议。经与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商务委、市农业农村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41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廖申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分销终端票证无纸化的建议》(第0419号)收悉,衷心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注和建议。经与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商务委、市农业农村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近年来,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商务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数字化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号召,持续号召企业落实绿色、无纸化举措。
 
  (一)持续帮扶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持续推进数字商务建设。积极引导重百、新世纪、永辉等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数字化升级与改造,号召永辉等企业积极采用无纸化结算。2023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896.74亿元,同比增长24.1%。试点推进数字商超建设,依托企业进销货管理系统,建立追溯和流通管理体系。市场监管人员可通过平台实时查验产品流转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提高监管的精准性和效率。消费者可通过超市信息查询屏扫描、或通过微信小程序扫描商品条码查询食品的来源及安全信息等。目前试点的两家连锁食品经营企业共6个门店已实现171个食品经营类别、100万余条单品信息通过扫码实现电子化追溯,门店所销售食品品种电子追溯覆盖率平均在80%以上。
 
  二是推动专业市场数字化转型。引导商品交易市场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加快交易场景数字化重构,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10余家专业市场率先实现统一收银。强化农批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建设了全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信息监管系统”,首批对我市江津双福、大渡口万吨、高新区明品福、沙坪坝乐邦等11个重点农批市场和监管部门开展了数据归集,将市场开办者、场内经营户在线建档和属地监管部门监督检查情况纳入线上管理,实现入场销售者建档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签署率和实施入场查验率三个100%的目标,并与总局系统实现实时数据对接。
 
  (二)持续完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
 
  一是构建全市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疫情防控期间,市市场监管局建立了“渝溯源”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通过平台赋予“渝溯源”源码,实现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信息追溯管理。平台上线以来,已有454家相关企业在“渝溯源”微信小程序中注册,录入产品流动信息777条,流入我市进口冷链食品3186.36吨,流出我市进口冷链食品303.76吨。
 
  二是开发建设了全市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管理平台。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委联合印发《重庆市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和一品一码追溯管理衔接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一品一码追溯管理衔接融合。率先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企业纳入“一品一码”追溯管理。截至目前,“一品一码”平台追溯信息共计1.6万条,注册企业信息7783家,涉及17区县,覆盖了37个品类。
 
  三是建立猪肉产品电子化查验通道。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试点工作的通知》(农牧办〔2021〕48号)文件要求,为衔接全市动物检疫无纸化出证试点工作市场流通端需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委、市大数据发展局开发了“阳光码”追溯平台,推进猪肉市场销售数字化监管,助力全市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使用对象通过“阳光码”进行肉品的分销流转,衔接猪肉从屠宰进入流通环节的数据交互,真正实现猪肉从养殖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通过交易信息和检疫证明数字化流转,杜绝复印检疫证明、“隔山开票”等情况,为猪肉销售者和使用者建立电子台账,促进管理规范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一)我市食品电子化追溯体系尚不健全。传统纸质追溯凭证不易保存,发现问题食品后追查效率不高。少数食品销售相关主体进货查验义务履行不到位,进(销)货记录不规范,致使部分食品、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来源不清、去向不明。
 
  (二)猪肉市场销售数字化监管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在试点运行的区县中生鲜猪肉“两证一报告”中的肉品品质合格证明暂未上线“阳光码”追溯平台,仍通过纸质票流转,猪肉商户面临既使用“阳光码”又流转纸质票的复杂情况。
 
  (三)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亟需迭代升级。“渝溯源”进口冷链食品管理平台是疫情防控期间落实防控政策而建设,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目前部分功能已不适应食品安全监管需要,亟需迭代升级。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会同相关单位,着力探索和创新无纸化查验、归档、存储、溯源等新模式,推动商贸企业开展分销终端票证无纸化探索,大力开展数字化改革,以数字化赋能商贸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重点食品溯源”应用建设。按照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数字化建设要求,开发建设我市重点食品溯源平台,以本地消费量较大、安全风险较高的冻品、毛肚、猪肉、火锅底料、食盐等重点食品作为第一批电子化追溯品种,实现重点食品从田间地头到使用、贮存、消费的全环节全链条追溯,通过重点食品入网上链,实现食品全流程关键节点的精准追溯和全供应链防伪、防串货保障,全面推行无纸化查验,为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积极推动食品经营智管建设。
 
  (二)推进农批市场三年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全市重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智慧化、数字化提档升级工作,指导市场开办者通过配备智能化设施设备、应用信息化技术等措施,实现主体信息、食品安全溯源、检测结果信息等重点内容的信息化管理。
 
  (三)推进连锁食品超市数字化建设。在2023年试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数字商超建设范围,今年将在主城区建设22家数字商超,逐步实现进货查验、进销货台账电子化记录及合格证电子化公示,切实解决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多部门融跨共享,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精准性、及时性、便捷性,降低经营主体交易成本。
 
  (四)加快猪肉产品无纸化查验推广运用。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阳光码”追溯平台功能,待成熟后在全市推广运用。进一步优化简化扫码流转机制,同时加强对商户扫码流转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猪肉批发商、终端销售主体、肉品加工企业以及肉类使用单位批批查验“阳光码”流转记录并主动公示,率先实现生猪产品流通环节无纸化查验,逐步扩展到其他产品类别。
 
  此答复函已经唐英瑜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功能模块”进行评价。再次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理解,也恳请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帮助和支持。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4月2日
日期:2024-06-19
 
 标签: 监管
 科普: 监管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