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食品科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在渔用化学品对水产品药残机制和...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在渔用化学品对水产品药残机制和环境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2-04-29 09:20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原文:
核心提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在渔用化学品对水产品药物残留机制和环境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在渔用化学品对水产品药物残留机制和环境影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在主流学术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JCR1区IF=6.291)和“Chemosphere”(JCR1区IF=7.086)发表(院质标中心程波副研究员分别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研究生杨炎为第一作者;瓦大Paul J. Van den Brink教授和李斯宁同学分别为通讯作者和主要参与者)。
 
  化学药物因成本低、疗效好、使用简单,是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最常用的方法。但若不合理使用,容易导致药残超标,且污染水域生态环境。
 
  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开展合作,以阿维菌素和扑草净等水产养殖生产中代表性化学品为对象,参照OECD指南,进行Microcosms微宇宙模拟实验,研究上述物质对鱼类毒性、富集代谢特征和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扑草净对罗非鱼属中等毒性物质(EPA标准),且在鱼体中迅速富集,呈现肝脏>鳃>肌肉>血液的组织分布特征,转移至自然水体后24h内即代谢排除。两种物质均主要在沉积物中富集,泥虾(Corophium volutator)是对阿维菌素最为敏感的底栖生物,据此制定阿维菌素环境质量标准,网箱养殖区域应为:3 μg/kg沉积物(干重),网箱外区域应为:0.3 μg/kg沉积物(干重),SEPA(苏格兰环境保护局)制定现有限量标准(0.12 μg/kg和0.012 μg/kg)过于严格。研究成果为渔用化学品安全使用与科学监管提供了基础理论和数据。
 
  上述研究获得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项目(CARS-46)、欧盟地平线2020可持续水产养殖评估与规划项目(No.678396)、国家留学基金委(CSC No. 201703260007)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312MS0808)支持。
 
  相关论文链接为:
 
  1.https://doi.org/10.1016/j.ecoenv.2020.110452
 
  2.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2.134565
日期:2022-04-29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