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中国食品 » 2022年5月食品行业舆情盘点

2022年5月食品行业舆情盘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2-06-01 17:57 来源:食品伙伴网 作者: 文雯   
核心提示:2022年5月食品行业舆情信息:央视3·15曝光的“土坑酸菜”有新进展;同济大学以及多地幼儿园曝光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农夫山泉包装争议、“洗衣液奶茶”、肯德基“可达鸭”上热搜;多家企业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罚款或立案调查;宝贝与我蓝曦1段婴儿配方奶粉检出香兰素;玛氏旗下士力架、箭牌混入异物召回相关产品;河南省消协诉辛巴“糖水燕窝”案开庭;上海保供物资频频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景甜违法代言广告被罚没722.12万元;食品领域多起侵权案例公布。
  食品伙伴网讯 2022年5月食品行业舆情信息如下:
  一、央视3·15曝光的“土坑酸菜”有新进展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有了最新进展。插旗菜业、锦瑞食品、雅园酱菜厂、坛坛俏4家企业被行政处罚;华容县被紧急叫停的32家芥菜加工企业,目前有11家通过验收复工复产。
 
  据悉,央视3·15曝光的5家“土坑酸菜”涉事企业,有4家进行了行政处罚。
 
  湖南插旗菜业及相关责任人共被处罚548.8万元人民币,在缴清罚款及验收合格后,于4月下旬开始恢复生产。
 
  湖南锦瑞食品有限公司于4月8日被湖南省华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处罚内容为:对锦瑞公司给予停产的处罚,经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展生产活动;对锦瑞公司法定代表人杨立才处罚款人民币100万元,对锦瑞公司生产厂长孙志勇处罚款人民币100万元,上缴国库。目前湖南锦瑞食品有限公司仍处于停业整改过程中。
 
  岳阳市君山区雅园酱菜食品厂因从事虚假商业宣传、未按规定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等被岳阳市君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5万元并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限制李建平、毛佳、毛贻红自吊销食品生产许可的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
 
  湖南坛坛俏食品有限公司因虚假商业宣传、食品标签含有虛假内容、未按照规定实施生产经营过程控制被岳阳市君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77581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4210元,以及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禁止湖南坛坛俏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刘阳自吊销食品生产许可的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此外,为推动芥菜产业规范化发展,华容县政府积极采取行动,发布“土窖”整治方案,全面叫停“土窖”腌制池,同时,提出规范腌制操作和建设高标准集中腌制池,确保“土窖”腌制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得到根本遏制,重新赢得消费者对华容酸菜信赖。
 
  5月4日,华容县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印发《华容县酸菜“土窖”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专项整治现有“土窖”腌制池,及时回填空置“土窖”,杜绝新增“土窖”,按照“起菜一窖、填平一窖”原则,实现“土窖”三年动态清零目标,至2024年9月底前,全面规范回填存量“土窖”。
 
  《方案》提出,合理规划推进商品化腌制菜标准化腌制。以国有企业、县内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组织为实施主体,三年内新建标准腌制池30万立方米(实际数量根据市场需求等因素动态调整),规划好建设用地,配套建好环保设施,实现商品化腌制菜标准化腌制全覆盖。
 
  同时,华容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华容芥菜原料标准腌制池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2-2024年)》。标准腌制池建设任务分三年实施,即2022年建设16万立方米,2023年建设10万立方米,2024年建设4万立方米(2023年、2024年建设任务根据需求动态调整)。
 
  另外,5月17日,华容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华容芥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2024年末,全面实现商品化腌制菜标准化腌制。加大扶持力度,以加工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国有企业为主体新建标准腌制池30万立方米以上,切实提高芥菜腌制品质。
 
  相关报道:
 
 
 
 
  舆情点评:

  “土坑酸菜”事件对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产业不能停留在原始、粗放、野蛮的管理模式,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脚步,尽快建立规范、可控的标准化体系。

  消费者信任的重新建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企业需要调整心态,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以此来赢得良好的口碑,重新获得消费者的欢心。
 
  二、同济大学以及多地幼儿园曝光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近期,曝光了多起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同济大学以及湖北、湖南、河北多地幼儿园。
 
  4月26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学生反映,学生午餐盒饭出现质量问题(咸猪肉疑似有寄生虫卵)。
 
  对此,4月28日,同济大学回应称,获悉情况后,学校第一时间启动自查,详细检查了原料采购、入校验收、制作和分发过程。当天下午,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到校进行检查。4月27日晚,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学校反馈检查结果,经执法人员现场对四平路校区食堂的原料仓库、操作间、配餐间等场所进行检查,重点查看了留样菜品,未发现存在寄生虫及虫卵的情况。同时,学校也发现食堂存在切配过程中剔除不仔细的情况。
 
  5月4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称,4月26日下午,市场监管部门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食堂的原料仓库、操作间、配餐间等场所进行检查,总体情况正常,重点查看了4月26日中午留样菜品,未发现寄生虫及虫卵。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对咸猪肉原料生产企业的留样产品进行了抽检,未发现指标不合格的情况。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在调查中发现,咸猪肉的供应商上海联新食品有限公司涉嫌未取得“散装食品销售”经营项目擅自经营散装食品等违法行为,已对其立案调查;发现上海联新食品有限公司的咸猪肉的供应人毛某某涉嫌存在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经营的违法行为,已对其立案调查;发现咸猪肉的生产企业上海璟年食品有限公司涉嫌存在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未记录生产记录等违法行为,已对其立案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湖南、河北多地幼儿园也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4月底,湖北襄阳樊城区一幼儿园被曝存在采购食材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4月26日晚,襄阳樊城区汉水华城新未来幼儿园家长发现幼儿园采购食材质量不过关、与展示食品差价较大等问题。4月27日上午,部分家长到该幼儿园讨要说法,因园方未予正面回应,引起家长不满、通过网络、12345等平台投诉、反映问题。
 
  4月28日,樊城区发布通报称,相关部门已成立工作专班开展调查,第一时间将相关食品进行封存,并送第三方机构检测,同时依法对汉水华城新未来幼儿园和衡庄新未来幼儿园食堂予以停业整顿处理。目前,专班已对停业幼儿园的学生进行分流、安排就近就读,协调专业机构对食堂停业的幼儿园学生供餐,并将根据检测鉴定结果对涉事单位、涉事人员进行进一步调查处理。
 
  4月29日,樊城区再发通报称,依法联合查封汉水华城新未来幼儿园、衡庄幼儿园食堂;樊城区公安机关对幼儿园园长雷某等五名涉事人员采取强制措施;樊城区纪委监委对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负有监管职责的责任人进行立案调查。组织涉事幼儿园所有学生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襄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健康检查,也可自由选择襄阳市内任意一家三甲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置学生就学问题,涉事幼儿园的学生可在樊城区8所幼儿园自由选择一所幼儿园就学。
 
  随后,5月8日,湖南长沙一幼儿园被曝厨房蟑螂满地爬,食品卫生问题十分堪忧。
 
  网传视频画面中显示,湖南省长沙县星沙街道当代之星幼儿园厨房的地面和门缝里有蟑螂在爬,工作人员将吃完东西的筷子又放进锅里继续搅拌,胡萝卜冲了几秒水后直接开切等。对此,幼儿园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称,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
 
  紧接着,5月中旬,河北保定一幼儿园被指食物腐烂致多名幼童腹泻。
 
  据报道,河北省保定市蠡县一幼儿园家长报料称,小班多名孩子出现腹泻情况。家长在查看幼儿园厨房监控时,发现园方给幼儿吃部分腐烂的水果。
 
  5月17日,蠡县教育和体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蠡县教育和体育局接报蠡县瑞轩幼儿园(民办)个别学生出现腹泻症状后,蠡县县委、县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联合调查组,立即介入调查。目前,幼儿园已停业整顿,食品样本已送检。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相关报道:
 
 
 
 
  舆情点评:

  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大家关注的热点,对此,用餐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定期检查,出台相应的奖惩制度。同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落实每餐陪餐制度,严把食品安全关。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加大检查力度,从严从重从快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三、农夫山泉包装争议、“洗衣液奶茶”、肯德基“可达鸭”上热搜
 
  5月,多起产品包装、营销案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涉及农夫山泉包装被指美化大象表演;一款在多地走红的“洗衣液奶茶”引争议;肯德基儿童节套餐搭配玩具“可达鸭”被热炒。
 
  案例一:产品包装争议
 
  5月10日,农夫山泉由于产品包装争议登上微博热搜。据悉,农夫山泉茶π包装被部分网友质疑“美化马戏团大象表演”,有网友留言抵制动物表演,要求更换包装;也有网友认为只是艺术海报,保护动物应该抵制马戏团而不是抵制品牌。农夫山泉客服回应称,是正常插画风格,没有任何隐含延伸意义。
 
  紧接着,5月16日,“洗衣液奶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据了解,该款奶茶外包装酷似洗衣液,最早火爆于南京,是一家名为南椰里的餐饮店推出的泰式奶茶产品,随后,在重庆、广东等地也有类似外形的奶茶产品出现。有消费者提出质疑,认为这种造型的奶茶容易误导儿童,造成误食。
 
  据报道,5月17日,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称已接到相关投诉。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一步将展开调查,15日之内会有一个初步结果。
 
  随后,相关门店均已下架所有“洗衣液奶茶”商品,各大外卖平台也均无该商品出现。
 
  案例二:肯德基“花式营销”
 
  5月21日,肯德基推出儿童节套餐并附赠与宝可梦联名的玩具。其中,可达鸭音乐盒成为爆款,多个地方出现“一鸭难求”的情况,有人甚至加价出售该玩具,“可达鸭”价格被热炒冲上热搜。
 
  5月24日,肯德基在app上发布声明称,对于近期有人加价出售肯德基玩具,公司不予支持,该行为纯属为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此次玩具个别款式数量有限,加之供应、物流等原因,正在紧急调配中。
 
  舆情点评: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不断在口味、品种和包装上别出心裁,这本身是一种创新,但是,这种无底线的搞怪设计却是不值得提倡的,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企业在包装设计时,要把握好尺度,规避风险,以免对品牌造成不利的影响。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日常监管机制,多深入基层,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不能等媒体曝光以后才发现问题。

  此外,套餐附赠玩偶的这种“花式营销”一种是肯德基惯有的传统。消费者应该理性消费,不能为了盲目追求自己想要的款式而造成食品过度浪费;企业在营销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是否存在“饥饿营销”的嫌疑,避免出现类似情况的发生。
 
  四、多家企业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罚款或立案调查
 
  近期,多家企业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罚款或立案调查,其中,涉及蜜雪冰城、奈雪的茶、一点点奶茶、7-11、益禾堂、百果园、Manner咖啡等多个知名品牌。
 
  案例一:3家茶饮企业因销售过期食品被罚款
 
  近一个月来,蜜雪冰城、奈雪的茶、一点点奶茶3家新式茶饮企业因为销售过期食品被罚款。
 
  4月27日,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恭城县恭城镇蜜雪冰城奶茶店因使用超过保质期的焙炒咖啡粉,被处罚款2000元,并没收超过保质期的焙炒咖啡粉26.5袋。
 
  据处罚决定书显示,执法人员于2022年4月8日对恭城县恭城镇蜜雪冰城奶茶店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在当事人货架摆放有半袋产品名称“焙炒咖啡粉”用于制作加工奶茶,同时,发现仓库内堆放有26袋同批次产品。涉事食品均超过保质期,执法人员对涉事食品依法予以扣押。
 
  随后,5月16日,“奈雪的茶因牛奶过期被罚”登上热搜。据悉,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和平区第一分公司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天津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000元,并被没收已超过保质期的1瓶已开封的“光明”新鲜牧场高温杀菌乳。
 
  紧接着,5月25日,“一点点奶茶门店使用过期原料被罚”一话题登上热搜。信用中国官网显示,一点点奶茶舟山如心广场店关联公司日日馔(浙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舟山长峙岛分公司,因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城分局罚款1.5万。
 
  具体处罚事由为,一点点奶茶(舟山如心广场店)从上海福敬德食品有限公司处购入“1點點”牌珍珠粉圆煮制成“波霸”后用于制售“波霸奶茶/奶绿”、“四季春+珍波椰”、“混珠红/绿/青/乌”、“百香三重奏”或作为免费配料添加至其他饮品。上述“1點點”牌珍珠粉圆已超过保质期,其仍放置于店内并同其他批次的食品混合放置并使用。另查明,当事人未按规定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2022年2月22日被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城分局当场查获。
 
 
  案例二:“7-11后厨乱象”涉事门店被罚款10万元
 
  今年3月15日,“记者卧底7-11曝光后厨乱象”登陆微博热搜,柒一拾壹(北京)有限公司亮马桥店被曝光存在食材放置垃圾桶上、餐盒清洗不干净、餐具与刀具混放、热饮超期更换标签等多个问题。
 
  近日,上述事件涉事门店北京亮马桥店(下称“当事人”)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0万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2年3月15日-18日,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宋某某进行了4次调查询问,对该店的被委托经营人索某进行了3次调查询问;对该店的售货员韩某某(曝光视频中的店员)进行了4次调查询问。
 
  当事人对曝光视频中提到的操作间食品放在垃圾桶上;餐盒清洗不干净;餐具与刀具混放;直接入口食品防尘、防蝇措施落实不好等问题全部予以认可,并对销售过期食品的事实已确认。
 
  关于曝光视频中提到的蟑螂贴与一次性杯盖距离较近的问题,执法人员在实际检查中未发现,对于私自更换热饮日期签的问题现场无法取证,因季节更换热饮柜已调整为冷饮柜,现场也没有发现该产品,当事人对更换日期签的事认可,但是对更换日期签的产品过期予以否认。经店员韩某某自述该乳茶是由从库房取出的未上架销售的产品,该产品的生产日期为2021年2月3日,保质期9个月。2022年3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北京电视台记者联系,请其提供了新的现场视频,通过比对,仍无法确认该产品是否过期,因此,此环节暂无法认定清楚。
 
  经查,当事人操作间环境脏乱、存放直接入口的容器未清洗干净的现象;用于盛放“关东煮”汤汁的白色容器存在防尘、防蝇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操作间随意存放私人物品,堆放杂物;垃圾桶未按要求存放且不能正常使用;冰箱内换气扇周边滋生霉斑较多;刀具和汤勺随意混放;菜品待卖区的加热温度无法显示且周边清理不及时、不干净,并出现大量油污和异物等现象。
 
  综上所述,当事人构成食品包装等场所环境不整洁,未与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直接入口食品防蝇、防尘措施不到位;直接入口食品、原料存在交叉污染,未避免与不洁物接触;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清洗,用具用后未清洗,未保持清洁的行为。当事人作为食品经营者应当保证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当事人的上述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此外,经查,当事人销售的“香肠烤蛋饭团”(净含量150克;生产日期为2022年3月13日11时,保质期至2022年3月15日11时)的食品已过期,销售价格为6.5元,未售出。
 
 
  案例三:益禾堂被曝使用过期发霉食材
 
  5月6日,“益禾堂被曝使用过期发霉食材”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悉,有媒体报道称,益禾堂新郑苑陵中学店、长葛文化路店、中牟白沙店存在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其中包括过期发霉食材继续使用、多种食材中都有小虫、店员徒手切柠檬剥葡萄皮等问题。
 
  对此,5月6日,益禾堂在官方微博回应称,要求涉事门店立即闭店;派品控及营运督导人员到店检查,对涉事门店进行整改;积极配合接受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检查;对恶意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加盟商,根据益禾堂《特许经营合同》约定,终止合作。。相据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对河南区域门店监管不力的相应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罚。
 
 
  案例四:百果园被曝使用变质水果做果切
 
  5月6日,有博主发布一则关于“暗访百果园”的视频,视频中提到涉事门店把变质水果做成果切,发霉的苹果也不理不问,继续售卖,对于总部禁止销售隔夜水果的要求也熟视无睹,同时还存在小凤梨当大凤梨售卖,鱼目混珠,欺骗顾客的行为。
 
  5月7日凌晨,百果园在官方微博上发布致歉声明称,经查涉事门店为成都、武汉区门店,存在将水果违规分级、售卖隔夜水果、故意躲避总部检查相关问题。
 
  声明表示,为杜绝类似行为再次发生,正在进行整改措施。对涉事门店,目前已按照公司加盟店管理办法要求停业整顿,并责令加盟商对涉事门店员工进行停职再教育,期间对门店经营规范再学习,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对片区督导,未尽到对所在片区门店的督查与管理责任,记大过一次。对区域负责人,未尽到管理落实与培训责任,给予警告处分并要求整改到位。进一步强化门店SOP作业培训,提升门店全员对鲜度管控意识,严格按照公司标准执行,并升级门店吧台、冷柜等操作区的监控管理。加强督导、督察及神秘客不定期对门店进行果品鲜度检查和指导,及时纠正门店在经营当中的不规范操作,严厉杜绝任何变质水果做果切出售。
 
  案例五:上海3家咖啡店因食品安全问题被立案调查
 
  5月,上海3家咖啡店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
 
  5月22日,MANNER COFFEE上海一门店因存在环境卫生差、未按规定贮存食品等行为,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已依法予以立案调查。
 
  据悉,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吴江路一店(MANNER COFFEE吴江路步行街店)时发现,该店存在环境卫生差、未按规定贮存食品等行为。
 
  现场查见,当事人店内食品处理区地面散落食品打包后的废弃纸屑和贴纸,地板有污垢,打包后待售的食品袋直接放在地面,有污染风险。另查见,当事人将食品原料“明治牛乳”(7箱)常温堆放在店门外地面上,未按产品标签上的贮存要求2°C-6°C冷藏存放。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当事人立即闭店清理环境卫生,将牛奶放进冷藏库,开封使用前检查性状。
 
  对此,5月24日,MANNER官微发布致歉声明,就4月30日上海吴江路门店保供配送期间,未及时妥善取用2°C-6℃原料奶、未及时清理额外食安封条背纸致歉。同时表示,涉事单店已在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闭店整改。
 
  随后,5月25日,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号发布情况通报,因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愚园路上的网红咖啡店“WHEN PIGS FLY 当猪飞”(上海粉猪餐饮有限公司)被长宁区市场监管局依法立案调查。
 
  据悉,5月12日,长宁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上海粉猪餐饮有限公司时发现,当事人厨房冷加工食品专间的垃圾桶内有4个已用完的巴氏杀菌蛋白液盒子。其中一个蛋白液盒子的外包装标签标示生产日期/批号为“2022030613010”,保质期为45天(贮存条件:0-4℃冷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已超过保质期20多天。据店内厨师现场陈述,上述蛋白液检查当天已作为原料,全部用于加工制作半成品切片蛋糕卷胚,共加工制作了24片半成品切片蛋糕卷胚。在执法人员现场监督下,当事人销毁了上述已加工制作的24片半成品切片蛋糕卷胚。长宁区市场监管局已依法予以立案调查。
 
  紧接着,5月27日,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号发布情况通报,要潮(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店招:人民咖啡馆)涉嫌存在未按要求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行为,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已依法予以立案调查。
 
  据悉,5月23日,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要潮(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店招:人民咖啡馆)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店涉嫌存在未按要求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行为。
 
  现场查见,当事人厨房间货架上放置1瓶开封的香芹片,生产日期20210303,保质期12个月;饮品制作区的置物架上1瓶已开封的蔓越莓果汁饮料,生产日期2021年05月26日,保质期至2022年03月25日; 1瓶已开封的柠檬复合水果饮料浓浆,生产日期20210419,保质期12个月。上述3种食品原料均已超过保质期。经查看菜单,疫情期间所售食品不使用上述食品原料。
 
  相关报道:
 
 
 
 
 
  舆情点评:

  连锁企业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处罚或立案调查屡屡发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说明企业在管理中一直存在漏洞,企业需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管理制度,加大门店巡查力度,加强对食品原料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和管理,针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及时清理,确保食品安全,在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能等着处罚结果出来以后再道歉再整改,长此以往必将失去消费者的欢心,再重新建立信任就很难了。
 
  五、宝贝与我蓝曦1段婴儿配方奶粉检出香兰素
 
  2022年4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1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 第14号〕。其中,山东省潍坊宝多多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创业街分公司销售的、标称上海市浦东新区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进口的、Arla Foods amba AKAFA(原产国:丹麦)生产的宝贝与我蓝曦婴儿配方奶粉0-6月龄1段(2020年9月29日生产、保质期至2023年9月29日),其中香兰素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经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对此,阿拉福兹上海公司回应称,公司高度重视并立即停售并召回该批次产品,同时展开调查。根据工厂溯源调查,该批次产品问题系因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故障导致,并表示已经对生产流程进行了梳理和整改。
 
 
  舆情点评:

  近年来,1段婴儿配方奶粉频繁检出香兰素,奶粉生产企业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吸取经验和教训,完善自身管理模式,加强生产环节关键因素的管控,规范生产,认真落实相关标准法规要求,保证宝宝第一份口粮的安全。
 
  六、玛氏旗下士力架箭牌混入异物召回相关产品
 
  近日,全球糖果巨头玛氏集团旗下士力架、箭牌混入异物分别宣布召回相关产品。
 
  据日媒5月13日报道,玛氏集团日本公司近日宣布,旗下巧克力“士力架”因混入玻璃片,将召回301万块产品。包括保质期到2023年1月8日和2月5日的“士力架花生单个装”“士力架180g装”“士力架迷你装”,以及保质期到2023年1月8日的“白士力架”。
 
  该公司称,有顾客表示食用商品后牙齿脱落,调查后发现,竟有一块长约7毫米的玻璃片混入其中,因此决定回收同一生产线所产出的商品。
 
  此事曝光后,记者致电玛氏箭牌糖果中国有限公司客服,其回应道,该批出现问题的产品为玛氏北京怀柔工厂生产,但这一生产线产出的士力架专供日本,尚未在中国区域销售。因此,消费者在中国区域购买的士力架不在被召回产品中。至于造成混入玻璃片的具体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无独有偶,5月13日,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宣布,玛氏箭牌糖果有限公司正在召回特定批次的SKITTLES软糖、STARBURST软糖和LIFE SAVERS软糖,召回原因为相关批次的软糖或其包装袋中可能嵌入极细金属线。
 
  对此,5月25日,海关总署表示,经核查,玛氏箭牌公司召回的问题产品没有直接对华出口。同时,海关总署提醒广大消费者:暂不通过任何渠道购买玛氏箭牌糖果有限公司正在召回特定批次的SKITTLES软糖、STARBURST软糖和LIFE SAVERS软糖产品;立即停止食用通过任何方式(包括海淘、赠予)获得玛氏箭牌公司生产的上述产品。
 
 
 
  舆情点评:

  国际知名食品企业因混入异物召回相关产品的事件屡有发生。食品企业需要加强生产过程中风险控制,从源头上保证安全,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减少企业的损失。
 
  七、河南省消协诉辛巴“糖水燕窝”案开庭
 
  5月9日,河南省消协诉辛巴“糖水燕窝”案在郑州市中院开庭。
 
  此次提起公益诉讼,河南省消协要求除辛巴外,“糖水燕窝”销售公司、生产公司及直播平台快手共同承担“退一赔三”的责任,退赔近8000万元。并请法院判令快手永久封停辛巴以及广州和翊公司开设的直播间账号。
 
  对此,辛巴方面代理律师认为,本案辛巴自身无欺诈消费者的故意,不应承担“退一赔三”。通过直播间购买产品的消费者,辛巴方按已向消费者退赔近4151万元。而“封号”并非法律明确规定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在当日庭审的最后,双方均表示愿意在法庭主持下调解。
 
  舆情点评

  近年来,直播带货成为热门行业,给很多人带来了红利。相关企业和博主在带货的同时应该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为了追求利益而虚假宣传或者提供不合格的产品,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早晚会翻车,受到应有的惩罚,到时候再后悔就为时已晚了。
 
  八、上海保供物资频频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近期,上海一些发放给居民的保供物资多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5月8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称,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接居民投诉,反映街道发放的保供物资“金帝来”金典三文治存在食用后腹泻和“金帝来·30年畅销品牌”的广告宣传问题。
 
  据查,该批“金帝来”金典三文治供应商为上海蜂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标称委托单位为济南金帝来食品有限公司,受委托生产单位为济南圣都食品有限公司。执法人员对上述产品涉及的三个批次(生产日期:2022年4月14日、2022年4月16日、2022年4月17日) 进行抽样送检。根据检验报告显示:批次为2022年4月14日的“金帝来”金典三文治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不符合GB 272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熟肉制品》的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已对上海蜂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调查,并将相关情况通报给生产单位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同时,对于涉嫌发布虚假广告的问题,已发函至委托单位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作进一步调查。
 
  随后,金字火腿被曝出供沪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据了解,部分上海网友爆料,疑似上海静安区、宝山区组织采购的金字咸肉出现了质量问题。据网友反映,主要是收到的咸肉里有蛆虫,咸肉发绿霉等。
 
  5月11日,金字火腿发布《关于220g咸肉的情况说明》称,此次金华金字火腿发往上海的220g咸肉产品中,由于长途储运原因,个别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公司对此表示歉意。同时,金字火腿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已发放至居民家中,对咸肉产品不满意不放心的居民,可以把咸肉产品换成香肠或者酱肉产品,并承诺在3天内完成退换配送。
 
  紧接着,5月14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又发布一起关于保供物资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通报,据悉,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收到网络舆情,某小区居民反映在收到的保供物资中,酱香肘产品真空包装袋内混有苍蝇。
 
  执法人员连夜赶赴小区开展调查取证,确认该产品确实存在混有异物的问题后,第一时间对涉案酱香肘的经销商昆山润华商业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分公司(闵行区大润发春申路店)立案调查。经查,当事人销售的保供套餐A含酱香肘、酱猪耳及酱猪头肉三种产品,其中,酱香肘的销售价格为17.8元/包。当事人销售混有异物食品的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拟对当事人作出罚款人民币10万元的行政处罚。
 
  相关报道:
 
 
 
  舆情点评:

  疫情防控期间,保供物资食品安全问题密切关系到老百姓的饮食和身体健康。政府和企业在采购、运输、发放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让老百姓收到放心、安全的保供物资。针对违法行为,监管部门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严重违法或屡查屡犯的,实施顶格处罚,处罚到人,形成震慑。
 
  九、景甜违法代言广告被罚没722.12万元
 
  5月28日,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对演员景甜违法广告代言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合计722.12万元。
 
  据悉,2021年底,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测发现演员景甜为广州无限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商品的广告代言涉嫌违反广告法有关规定,按工作流程将有关线索派发广东省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核查处理。广州市市场监管局随即组织力量对相关线索进行核查,并由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经查明,广州无限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选用景甜为其生产经营的“果蔬类”食品作广告代言,相关“果蔬类”食品为普通食品,该公司无有效证据证实其具有“阻止油脂和糖分吸收”功效。景甜在应知法律法规规定普通食品不得进行治疗、保健等功效宣传,且未经有效途径对代言商品有关功效进行核实的情况下,仍以自身名义和形象在广告中宣称代言商品具有“阻止油脂和糖分吸收”功效,其行为已违反广告法有关规定。
 
  随后,针对此事,景甜在微博上发布致歉信称,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未尽到充分的审查义务,对信赖相关产品的消费者造成了负面影响,郑重致歉。同时,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工作疏漏,完全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决定并已第一时间全部缴纳罚款。今后绝不代言此类相关的任何产品,坚决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关报道:
 
 
 
  舆情点评:

  近年来,明星代言“翻车”事件多有发生,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应当严格依法开展广告代言活动,切实履行文艺工作者社会责任,严格落实审查义务,不能等到事件曝光以后再道歉再发现问题,这样不仅影响了自身形象,也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
 
  十、食品领域多起侵权案例公布
 
  近日,公布了多起侵权案例,涉及香飘飘、海底捞以及演员刘昊然。
 
  案例一:飘飘缘奶茶山寨香飘飘被判赔10万
 
  近日,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南情缘食品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审文书公开。文书显示,原告香飘飘公司诉称,情缘公司曾因侵害原告商标权以及有一定影响力商品包装装潢被法院判赔,但该公司产品仍使用与香飘飘公司具有一定影响商品近似的包装装潢,属于恶意侵权。被告情缘公司辩称,其享有“飘飘缘”商标权,双方在包装及装潢上存在一定的相似符合情理及现状,但不能认定高度相似,情缘公司不构成侵权。法院审理认为,情缘公司案涉商品色彩搭配、图案内容、版式布局等要素与香飘飘公司产品近似,足以导致公众混淆,情缘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且情缘公司曾被判决赔偿香飘飘公司,因此具有较强的主观侵权故意。最终,法院判决情缘公司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香飘飘公司10万元。
 
  案例二:“海底捞”诉“小放牛”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宣判
 
  因认为河北小放牛公司在其餐馆装饰及微信公众号中使用“炒菜界的海底捞”字样,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四川海底捞公司将河北小放牛公司诉至法院。4月26日,北京东城法院对此案宣判,判决河北小放牛公司停止涉案使用行为,公开消除影响并赔偿海底捞公司经济损失及诉讼支出95万元。
 
  案例三: 刘昊然起诉食品公司获赔30万元
 
  近日,彭某、郑州顺天缘食品有限公司与刘源(刘昊然)相关一般人格权纠纷二审文书公开。文书显示,一审法院认为,顺天缘公司未经刘源许可,擅自将刘源的肖像及签名用于其产品的外包装,侵犯了刘源的肖像权和姓名权,裁定顺天缘公司、彭某赔偿刘源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支出共计30万元。顺天缘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理认为,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结果适当,因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相关报道:
 
 
  舆情点评:

  近年来,食品领域侵权事件屡有发生,一些企业恶意侵权,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企业在发展之处就要将商标申请落到实处,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恶意侵权事件,也拿起法律武器,坚决维护自身权益。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大监管力度,针对这种恶意行为,严惩不贷。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日期:2022-06-01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