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产经企业 » 河南省草莓生产现状调查、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河南省草莓生产现状调查、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2-07-14 14:03 来源:中国果树微信号 原文:
核心提示:河南省草莓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投入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为此,调查统计河南省草莓的生产情况和销售情况,分析生产成本中的关键要素,优化成本和收益,一方面提出改善建议,为莓农降低生产成本,在提高草莓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种植效益;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完善河南省草莓产业技术体系,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由于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适合设施栽培等优势,草莓已成为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及都市农业等优先选择的栽培作物之一,日益受到重视。据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统计,2018年中国草莓总面积17.3万hm2,总产量500万t,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草莓生产大国和第一消费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河南省是我国的草莓主产省之一,在全国排名第7位。近年来由于一些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新型栽培技术的应用,草莓经济效益较高,各地涌现出大量以观光采摘为主题的草莓园,形成了许多草莓村和草莓乡镇,把小草莓做成了大产业,极大推动了草莓的区域规模种植,草莓种植已成为许多地方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河南省草莓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投入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为此,调查统计河南省草莓的生产情况和销售情况,分析生产成本中的关键要素,优化成本和收益,一方面提出改善建议,为莓农降低生产成本,在提高草莓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种植效益;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完善河南省草莓产业技术体系,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方法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2020年11—12月,河南省草莓协会等单位组织进行草莓生产调查,根据河南省草莓种植局部集中、全省广泛分布的特征,对全省各地区进行无差别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采取网络填写调查问卷与草莓种植户一对一进行交流并填写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在河南省草莓协会会员和草莓种植户的积极配合下,本次调查共完成问卷368份,均为有效问卷。同时采用现场走访、电话调查和资料查询等方式,完善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包括:草莓种植户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种植品种、种植模式、育苗情况、病害情况、草莓生产过程中主要投入成本(种苗、生产苗、农药、肥料、农膜、蜜蜂、劳动力、土地、水电燃油、农机具大棚折旧等)、产量、草莓不同时期销售价格、销售模式、经济收益等。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的样本涵盖了河南省所有的省辖市,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郑州市29份、洛阳市27份、驻马店市25份、周口市28份、南阳市24份、新乡市24份、商丘市22份、信阳市23份、漯河市22份、安阳市19份、鹤壁市17份、焦作市17份、开封市21份、许昌市20份、平顶山市17份、濮阳市17份、三门峡市16份。调查样本中男性占比81.79%,女性占比18.21%。样本的年龄分布中,18~25岁占比2.99%,26~35岁占比27.72%,36~50岁占比55.16%,51~60岁占比12.77%,60岁以上占比1.36%。样本的受教育程度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79%,大专学历占比15.22%,高中学历占比38.32%,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39.67%。样本情况基本符合河南省草莓面积分布、人口特征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可以为调查分析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
 
  结果与分析

  河南省草莓生产现状

  草莓栽培面积及分布
 
  据河南省统计局统计,2019—2020年河南省草莓种植面积为103400hm2,面积超过1000hm2的地市有信阳、商丘、郑州和周口,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郑州、信阳、洛阳、商丘、漯河、驻马店、周口、南阳、濮阳等地市的郊区或郊县,草莓采摘园遍布各个县区和乡镇。
  草莓设施条件及栽培方式
 
  调查发现,河南省草莓种植主要以设施促成栽培为主,占98.64%;露地栽培较少,占1.36%。设施类型主要是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分别占栽培总面积的84.24%、14.13%、0.27%,以塑料大棚为主,日光温室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及以北地区。栽培方式以土耕栽培为主,占93.48%;土耕栽培和无土栽培都有的农户占6.25%;极少数农户选择全部采用无土栽培,占0.27%。
 
  目前草莓地起垄方式主要是起垄机起垄和人工起垄,有82.88%的种植户使用起垄机起垄,只有17.12%的种植户采用人工起垄,起垄机的推广应用速度较快,解决了起垄期间用工难的问题,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农户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用工成本。
 
  河南省塑料大棚草莓生产中采用1~4层塑料薄膜覆盖保温,采用1层、2层、3层、4层的占比分别为3.23%、22.90%、68.71%、5.16%,以3层膜覆盖为主。调查发现,有80.16%的种植户在冬季都曾遭受过低温冻害,只有19.84%的种植户没有遭受冻害,冻害是河南省草莓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采用3层膜覆盖在南阳、信阳、驻马店等地区基本不遭受冻害,黄河沿岸及以北地区低温年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

  草莓生产人员基本情况及种植规模
 
  根据调查发现,河南省草莓种植户大部分都是本地种植者,占比91.85%,只有8.15%的种植户是外来种植者。其中有12.77%的种植户生产经营草莓的时间在10年以上,有31.52%的种植户生产经营草莓5~10年,55.71%的种植户生产经营草莓5年以内。由此可见,河南省草莓种植户中新手占一半以上。在其负责管理的草莓园中,常年参与草莓生产经营人数为1~3人的占54.89%,4~5人的占23.64%,6~10人的占12.50%,11~20人的占5.43%,20人以上的占3.54%,由此可见,河南省每个草莓生产经营单位的人数以1~3人为主,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
 
  种植面积在5亩以内我们认定为小规模,种植面积在5~10亩认定为中等规模,种植面积超过10亩认定为大规模。根据调查数据可知,河南省草莓种植户平均种植面积为12亩,样本中最小面积为0.5亩,最大面积为400亩。小规模、中等规模、大规模分别占52.45%、27.99%、19.56%,目前小规模种植户占主体。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劳动力供给情况成为制约单个家庭草莓种植规模的主要因素。
 
  草莓栽培品种
 
  经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河南省种植的草莓品种共有37个,品种较多。主要栽培品种是红颜(占25.81%)和宁玉(占20.04%),这2个品种共占45.85%,天仙醉(占8.17%)、章姬(占7.96%)、香野(占6.96%)和甜查理(占6.92%)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其他品种占24.14%。
 
  生产苗繁育模式及种苗来源
 
  在生产苗繁育模式上,大部分农户以露地育苗为主,占91.30%;部分种植户采用避雨育苗,占6.79%;极少部分农户选择高架育苗,占1.91%。总体上看,河南省草莓生产苗繁育以农户自繁自用为主,少部分农户需要购买生产苗,规模化繁育企业较少,产业化程度较低。
 
  从种苗来源上看,28.53%的草莓种植户选择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购买种苗,25.54%的种植户选择从专业种苗公司购买种苗,但仍有26.91%的种植户选择从农户或个体户手中购买种苗,19.02%的种植户选择自己留苗,从专业机构和公司购买种苗的比例仍然不高,也是苗期病害较重的因素之一。
 
  在种植户对育苗地的处理方式上,73.37%的种植户选择每年换新地育苗,17.12%的种植户选择用重茬地育苗并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土壤处理,9.51%的种植户用重茬地繁苗,但不做土壤消毒。种植户对育苗地的土壤消毒意识有待提高。

  种苗成活率以及定植后死苗原因
 
  根据调查,2019年秋季第一批苗的定植成活率是79.00%,2020年秋季第一批苗的定植成活率是75.00%,与上年相比,成活率有下降趋势。定植后发生死苗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炭疽病,同时也受到红叶病、空心病、生产苗质量差和土壤重茬未消毒等因素的影响。
 
  草莓红叶病和空心病的发生情况
 
  受草莓种苗调运、气候、栽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近2年草莓空心病和红叶病在河南省开始发生并呈扩散趋势。2019年秋冬季节有32.88%的草莓园曾发生空心病,52.99%的草莓园曾发生红叶病;2020年秋冬有45.11%的草莓园曾发生空心病,有60.05%的草莓园曾发生红叶病。与2019年病害发生情况相比,2020年空心病、红叶病的发生都呈上升趋势,空心病的发病率增加了12.23个百分点,红叶病增加了7.06个百分点。

  新冠肺炎疫情对草莓销售收入的影响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多数草莓种植户单位面积草莓销售收入与往年相比有所降低,占比65.76%;收入与往年持平的种植户占比22.83%;只有少部分种植户收入增加,占比11.41%。
 
  草莓种植户未来的种植计划
 
  经调查,草莓种植户对未来草莓种植面积计划不变的占57.33%,今后计划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户占29.08%,只有13.59%的种植户计划减少种植面积。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的草莓栽培面积可能会保持稳中有增的发展趋势。
 
  河南省草莓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生产成本构成与分析
 
  经调查发现,平均每公顷草莓的生产成本为22.12万元,即每亩成本14748元。草莓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成本包括种苗、生产苗、农药、肥料、农膜、滴灌带、蜜蜂、雇工费用、土地租金、大棚折旧费以及农机具折旧费、水、电、燃油动力和包装支出等,占比较大的依次是大棚折旧费、农膜、肥料、雇工、种苗和生产苗费用,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将草莓生产成本分为四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草莓生产资料的投入,占总成本的49.50%,主要包括种苗、生产苗、农药、肥料、农膜、滴灌带、蜜蜂等投入。其中农膜是满足草莓设施栽培条件的基本农资之一,包括棚膜和地膜,棚膜要求透光、保温,一般一年需要更换1次。农膜在生产资料投入中占比最大,其次是肥料、种苗和生产苗。
 
 
  第二部分,雇工费用。草莓是劳动密集型、技术要求高的产业,生长期长,机械化程度低,用工量大。根据调查得出,62.77%的草莓园的劳动生产中需要雇佣工人作业。随着近年劳动力紧缺、工价上涨,雇工成本也随之增加,占到总成本的9.74%。
 
  第三部分,大棚折旧费、农机具折旧费以及土地租金成本,占总成本的29.52%。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草莓的大棚折旧费在总成本中占比最高,随着近几年钢材价格的快速上涨,新建大棚的投资成本和折旧费会更高。农机具折旧费用为平均每公顷15764.27元,在总成本中占到7.13%。河南省土地租金平均每公顷16218.34元,城郊或交通便利地段价格普遍稍高,在总成本中占到7.33%。
 
  第四部分,水、电、燃油投入以及包装支出。每公顷水、电、燃油投入比重不高,占到总成本的4.60%。河南省草莓包装支出平均每公顷14694.70元,占到总成本的6.64%。
 
  经济效益分析
 
  (1)销售方式和销售价格。河南省草莓销售方式以进园采摘为主,占到总数的42.39%;同时一些大的产区如中牟县等以市场批发为主,占到总数的41.03%;15.76%的莓农选择在产地附近村头、路边就近销售;极少部分种植户选择给电商送货以及网上进行销售,占到总数的0.82%。
 
  河南省草莓在11月中旬开始上市,到第2年的5月底结束,价格整体呈前高后低的趋势。11—12月产量低且果品质量好,价格最高,1—2月因为是春节前后,价格也相对较高;随着温度逐渐升高,草莓产量增加,在3—5月价格明显降低。由此可见,河南省草莓可选择早熟品种,提早上市,填补市场空白,有利于草莓种植者获得较高收益。
  (2)平均产量和收益。河南省草莓平均产量为21635.87kg/hm2,产量总体偏低。平均收入为39.36万元/hm2,平均支出为22.12万元/hm2,利润为17.24万元/hm2,相较于其他农作物来说,草莓种植收益优势明显。
 
  存在的问题
 
  第一,设施保温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冬季草莓的温度需要,极易发生冻害和休眠断茬,在黄河沿岸及以北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第二,品种更新速度慢,新优品种推广速度慢,应用面积小;品种多而杂,增加了管理难度,影响了草莓果品的标准化生产,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大品牌。第三,平均产量低,品种区域性配套技术缺乏,种植户整体栽培技术水平不高。第四,育苗技术落后,育苗品质差,定植后成活率低;新型育苗技术如高架育苗、避雨育苗、容器育苗和穴盘育苗等新式育苗应用较少。第五,常见病害和新型病害加速蔓延,重视程度不够,炭疽病仍是定植后死苗的主要原因,新病害红叶病和空心病呈上升趋势。第六,土壤连作障碍仍很突出,防治方法单一。第七,销售方式传统而单一,网络销售比例低,销售半径小。第八,草莓加工环节缺失,草莓加工产品、文创产品、衍生品少,附加值低。第九,规模化生产基地少,市场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第十,政府对草莓产业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讨论与建议

  讨  论
 
  河南省草莓生产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近几年发展较快。据河南省统计局统计,2012年的种植面积是49400hm2,2019年的种植面积是103400hm2,2019年是2012年的2倍,8年间增加了1倍;2017、2018年的种植面积分别是92500、97600hm2,2017—2019年的种植面积增速放缓,呈稳中有增的发展趋势。河南省是草莓输入省,省内的草莓生产量满足不了本地的消费需求,需要从安徽、山东、江苏、辽宁等省调运,可以适当支持一些具备人力、土地资源的地区发展规模化生产基地,满足批发市场的需要。
 
  21世纪初,甜查理以其抗病、高产、耐贮运的优势成为主栽品种。从2016年开始,甜查理受红叶病的影响,面积开始慢慢减少。从目前草莓种植户的选择来看,红颜和宁玉是栽培面积最大的2个品种,其他品种面积较小,河南省种植的草莓品种较多,没有一个绝对主导的品种。红颜和宁玉具有一定的优势,红颜栽培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品质好、口感好、果形好、颜色艳丽,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在盐碱地特别是沿黄河一带种植容易缺铁黄化,在信阳、南阳、驻马店等地区种植比较适宜;宁玉口感中等,但是产量高、极早熟、抗性好、适应性强,较受种植户和批发商欢迎,但近2年红叶病也有发生,影响了它的推广速度。极早熟品种香野的面积有所增加,熟期早,对炭疽病抗性好,有望成为河南省的主栽品种之一。总体来说,早熟、抗病、优质的草莓品种将会是河南省未来品种选择的方向。
 
  在繁育生产苗时,大部分农户选择露地育苗,占比91.3%,培育的为裸根苗。露地育苗在高温、多雨天气时,种苗易感染病害,繁殖系数也会大大降低,而且土传病害严重,缓苗时间长,成活率低。避雨育苗能够有效减少种苗苗期病害,提高繁苗系数。高架育苗虽然成本高,技术要求高,但周期短,占地面积小,也可以大大提高种苗质量。日本原来也是以露地育苗为主,为了解决病害的问题和提高苗木质量,目前基本上全部采用穴盘或容器育苗。避雨育苗、穴盘育苗和高架育苗等新育苗模式是将来育苗的发展趋势。
 
  在草莓生产过程中,占比最高的是大棚的成本投入,每公顷农膜费用为33312.23元,每公顷大棚折旧费为33316.03元,农膜、大棚折旧费分别占总成本的15.05%、15.06%。江苏省平均每公顷农膜费用为21815.55元,大棚折旧费为15941.55元。与之相比,河南省的农膜和大棚折旧费偏高,江苏省多数是2层膜覆盖,而河南省主要是3层膜覆盖,主要与覆盖层数和拱架数量有关。雇工投入也占较大的比重,尤其近年来劳动力紧缺、工价上涨,这也造成了成本的增加。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为草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这是河南省发展草莓产业的人力资源优势。河南省草莓销售方式以采摘和批发为主,城郊地区以进园采摘为主,大型种植基地以市场批发为主。网上销售占比很小,只有0.82%,与河南省的物流优势不符。最主要的原因是草莓种植户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缺少网上销售的能力,网络营销意识淡薄,同时也缺少配套的快递包装,另外,草莓产区缺少专门的网络销售公司来做线上销售。辽宁省丹东地区的草莓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河南省与辽宁省相比差距很大。河南省平均每公顷草莓利润为17.24万元,而江苏省为20.20万元/hm2,河南省与之相比偏低,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草莓产量偏低,提高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水平、提高产量是提升河南省草莓产业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
 
  发展建议
 
  河南省草莓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设施、品种、土壤、种植技术、产品包装加工和品牌培育等方面,为加快推进河南省草莓产业向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转变,打造知名品牌,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加强河南省草莓产业规划引导和布局优化。一是坚持适地适种。河南省地处南北分界线,中北部地区土壤偏碱,冬季气温偏低,应发展以新型日光温室和3层薄膜大棚为主的促早栽培,选择耐盐碱草莓品种;中南部地区土壤、气候条件更适宜草莓生长,可适度规模发展。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和适度规模生产。充分考虑省内、省外2个市场,以满足当地市场为前提,优先推广市场占有率高、前景广阔的品种,优先发展立地条件好、有技术基础、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合理确定河南省各产区生产规模,以效益为中心,形成均衡有序的草莓生产供应体系。
 
  第二,加速选育草莓新品种,推广实用新技术。加快选育一批口感、风味、丰产、抗病、抗逆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在省内进行生产性试验,建设示范园,扩大种植面积。加快推进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重点开展土壤培肥、连作障碍治理土壤消毒技术、高架基质栽培等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机械化等省力化栽培方式,比如草莓起苗机、起垄机、定植机、覆膜机等的推广应用,降低人工成本;加快互联网+、智能控制、物联网监测等设施设备在草莓生产上的应用;建立草莓果品安全质量的检测监控体系,以及丰富草莓加工衍生品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第三,加强并完善草莓种苗繁育、推广体系。加快建立草莓脱毒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开展苗木纯度鉴定,完善草莓病毒分子检测和真菌性、细菌性病害病原的鉴定检测,从源头上确保优良品种的原原种苗质量,并建设一批区域性草莓脱毒种苗繁育基地,提升脱毒种苗供应能力。按照新修订的《种子法》的要求,保护草莓新品种权,完善种苗质量管理体系,抓好种苗市场监管,及时为生产提供品种纯正、优质健壮的草莓脱毒无菌苗。建设草莓优质脱毒种苗应用示范基地,加快优质种苗推广应用。

 
  第四,加快推进草莓标准化生产。加快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在系统梳理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修订一批适应绿色发展的技术规程、种苗繁育与苗木质量等级、果品等级等地方标准,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引导按标生产,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第五,大力推进草莓品牌建设。草莓品牌建设是走向草莓强省的必由之路,在河南省草莓协会的指导下,联合省内外草莓行业组织,协作推进草莓品牌建设,搭建产业链合作平台,整合草莓界各方资源,促进草莓产业的有序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草莓品牌,提升草莓产业的竞争力及影响力。
 
  结论
 
  综合分析了河南省草莓的生产现状和经济效益。2019年河南省草莓种植面积为103400hm2,主要采用3层膜覆盖的塑料大棚进行促成栽培,以土耕栽培为主,小规模种植户是主要的种植群体,多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品种较多而分散,缺乏生产主栽品种,品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多数种植户的种苗以购买为主,育苗方式以露地育苗为主。秋季定植后成活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炭疽病、空心病、红叶病的发生。平均生产总成本为22.12万元/hm2,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大棚折旧费,其次是农膜、雇工、种苗和生产苗费用。销售方式以采摘和批发为主,销售价格前高后低。全省草莓平均产量为21635.87kg/hm2,产量偏低,总收入为39.36万元/hm2,利润为17.24万元/hm2。
 
  河南省草莓产业存在设施保温性能较差、品种结构不合理、平均产量低、品种区域性配套技术缺乏、育苗技术落后、病害加速蔓延、土壤连作障碍严重、销售方式传统而单一、果品加工环节缺失、规模化生产基地少、市场体系不健全、有影响力的品牌少等问题,从加强草莓产业规划引导,品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升草莓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并完善草莓种苗繁育、推广体系,加快推进草莓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草莓品牌建设等5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声  明:本文摘编自《中国果树》2022年第7期“河南省草莓生产现状调查、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李亮杰,楚宗丽,张惠妹,陈娟娟,董向向,朱庆松,周厚成)。 
日期:2022-07-14
 
 地区: 河南 中国
 行业: 果蔬
 标签: 调查 草莓
 科普: 调查 草莓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地区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