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食品科技 » 倒伏小麦促恢复减损失技术意见

倒伏小麦促恢复减损失技术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4-05-17 08:15 来源:农业农村部 原文:
核心提示:“小满”将至,黄淮海主产区冬小麦大多处于灌浆期至成熟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小麦苗情普遍较好,穗数充足,奠定了丰产丰收的基础。但由于今年小麦群体普遍较大,部分地区春季施肥偏早,加之降水充足,小麦基部节间过长,根系偏少、下扎较浅,又遇上近期大风天气,部分麦田出现倒伏。小麦倒伏后,功能叶相互重叠,光合积累减少,一般减产10%—30 %,且倒伏时期越早,对产量的影响越大。各地要积极科学应对,促进倒伏小麦恢复生长,减轻产量损失,做好适时收获,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农谚讲,小满小满,籽粒渐满。“小满”将至,黄淮海主产区冬小麦大多处于灌浆期至成熟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小麦苗情普遍较好,穗数充足,奠定了丰产丰收的基础。但由于今年小麦群体普遍较大,部分地区春季施肥偏早,加之降水充足,小麦基部节间过长,根系偏少、下扎较浅,又遇上近期大风天气,部分麦田出现倒伏。小麦倒伏后,功能叶相互重叠,光合积累减少,一般减产10%—30 %,且倒伏时期越早,对产量的影响越大。各地要积极科学应对,促进倒伏小麦恢复生长,减轻产量损失,做好适时收获,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一)水分调控防倒伏。小麦后期如土壤墒情适宜不必浇水,墒情较差适时浇水,但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切勿在风雨天气前浇水,以防倒伏。南方麦区要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疏通田内外沟系,确保田间无积水、田面湿度降低,保护小麦根系,增强抗倒能力。
 
  (二)及时补救促恢复。发生根倒的小麦,主要是土壤耕层浅薄、播种太浅、露根麦,或由于根系发育不良、扎根不深,次生根少而细小等因素造成的;这样的小麦通常能够依靠自身恢复直立,切忌人工扶麦和捆麦,以免破坏搅乱其“倒向”,使小麦茎秆折断,加速衰亡。发生茎倒的小麦,主要是氮肥施用过多、追肥时期不当、群体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等,导致基部节间伸长过快造成的;这样的麦田要组织机械或人工及时抢收,减轻灾害损失。
 
  (三)适时收获减损失。小麦蜡熟末期到完熟期,根据天气状况及时开展机收作业,确保颗粒归仓。收获倒伏小麦时,应适当增加风量,调好风向和孔筛开度,避免糠中裹粮。对于倒伏严重地块,做好机具改装,通过加装扶秆装置、降低割茬高度等措施,减少机收损失。及时摊晒、烘干,防止小麦发生穗发芽或霉变。
日期:2024-05-17
 
 行业: 粮油
 标签: 小麦苗 小麦
 科普: 小麦苗 小麦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