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中国食品 » 答复|关于继续环环相扣压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的建议

答复|关于继续环环相扣压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的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4-06-02 06:39 来源: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原文:
核心提示:刘智代表提出的关于继续环环相扣压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的建议,经会同市教委研究答复如下。
   对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694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刘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继续环环相扣压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的建议,经会同市教委研究答复如下:
 
  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始终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2023年以来,我市相关部门除例行组织开展春秋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外,还开展了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等针对某一特定校园食品安全主体的系列专项行动。特别是在2023年12月,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委、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按照国家五部门工作部署,在全市范围内针对学校食堂、食堂承包企业、校外配餐企业、学校大宗食材供应商等校园食品安全主体,开展为期半年的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通过持续用力,压紧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管理责任、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取得良好效果。
 
  一抓好体系建设,运行“统”的机制
 
  一是在市级层面出台《天津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指南》《天津市学校食堂及涉校集中供餐单位病媒生物防制指南》《天津市学校新型供餐模式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试行)》等规范性文件;在区级层面统一制定“一个指南”、“两个办法”、“两个机制”和“四个意见”的管理措施,有效补足短板,形成市区两级校园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二是持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档案,定期更新学校食堂、食堂承包企业、校外配餐企业、大宗食材供应商底档,做到每个学校食堂和校外配餐企业的食材来源、供餐人数、供餐形式、食品管理人员配置及联系方式,食品安全属地包保情况,食堂承包企业经营情况一目了然。三是着力解决学校食堂承包企业资质与实际监管脱节的问题,通过督促津外企业办理本地食品经营许可倒逼其在津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学校食堂承包企业全部实现本地化。同时,学校食堂承包企业全部完成“餐饮服务管理”许可项目的增项,进一步规范企业承包经营行为。
 
  二、统一执法标准,体现“严”的要求
 
  一是明确重点方向集中发力,从用餐群体上重点关注大学、中职院校和民办托幼机构食堂;从风险环节上重点关注私改操作间布局流程、“三防”设施缺失、食材原料不合格、餐具洗消不达标;从供餐主体上组织开展食堂承包企业总部和承包项目“跨区联查”,对所有校外配餐企业开展“驻厂检查”和“跟班检查”。二是出台《关于在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期间从严执法的指导意见》,实施“追踪三查”,一查违法违规行为,二查整改落实情况,三查问题反复出现;实施“一案双查”,既查学校也查食堂承包经营企业;实施“一案双罚”,既处罚违法主体也处罚直接责任人。截止目前,已立案查处校园食品安全案件227起,实施重大案件跟踪督办14件,累计罚没款62.24万元,1家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退出,1家校外配餐企业停止供餐。
 
  三、聚焦“两个责任”,发挥“人”的作用
 
  一是创新建立校园食品安全主体“全总监”管理体系,将总监设在“点”上。所有集中供餐的学校(包括学校食堂供餐的和采用校外配餐的)均由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担任食品安全总监;所有学校食堂承包企业均在每个承包项目点设置食品安全总监;所有校外配餐企业均在其每个厂区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上,真正发挥食品安全总监“靠前监督”的作用,全市做到承包食堂与自营食堂同质同标,采用校外配餐的学校与采用食堂供餐的学校同质同标。截止目前,全市364个学校承包食堂已全部配齐“双总监”,54家校外配餐企业厂区和491个采用校外配餐的学校校区已全部配齐食品安全总监。二是在提升包保干部工作能力上下功夫,制作“包保干部督导示范视频(学校食堂篇)”,属地市场监管所与包保干部对接,采用“面对面”“场景式”培训,将校园食品安全包保督导过程中注意事项及具体要求逐条逐项讲解,指导包保干部发现问题、移送相关问题线索证据材料,切实提升包保干部履职能力。截止目前,全市包保干部共检查学校食堂2887家次、校外配餐企业56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640个。
 
  四、高效化解舆情,践行“防”的理念
 
  积极借鉴“枫桥经验”,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两所部属高校和“大学城”建立快处机制,有效避免学生用餐问题发酵形成舆情。一是积极开展正向引导。指导高校举办师生座谈会、食堂开放日、学生帮厨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了解膳食服务、参与学校食堂管理,让学生相信有“事”向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员,学生辅导员、学生会反映比去网上发帖、发牢骚谋求解决要方便的多、实际的多、快捷的多,形成良好氛围;二是接诉即办化解矛盾。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接诉即办”,在线上利用校内网络、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等打造反映问题的平台,学生用餐发现问题时,可直接上传问题信息和照片,校方第一时间派员解决;在线下设立食堂服务“监督台”,确保学生用餐期间有食品安全员在场,在公示栏公示食堂负责人和属地市场监管所投诉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随时化解学生用餐出现的纠纷;属地市场监管所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到现场处理问题、组织调解,让问题不出食堂得以解决。三是快速精准处置舆情。充分用好发现舆情苗头后的“黄金四小时”,早介入、快解决,依法高效处置;建立公告发布机制,确保信息透明化;以门户网站、官微、官博为依托,建立高效、稳定的信息发布平台;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公布调查结果,挤占谣言生存空间;建立高校舆情信息员、学生代表参与的舆情信息处置机制,主动引领正确舆论导向,批驳不实信息,防范谣言舆情扩散。
 
  五、多方试点并举,推进“智”的提升
 
  自2023年以来,全市各类校园食品安全主体累计投入硬件升级改造资金1.23亿元,整体运营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今年以来,选取食材溯源、智能管控、示范建设三个方向,分区试点,齐头并进,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在北辰区构建学校食材统一配送实时监控预警平台,对供货主体资质、食材保质期、GPS运行轨迹、车门开启次数、温度等参数指标进行预警提示,实现食材供应全链条实时监控,从源头上保障了校园食品安全。二是选取部分大学食堂,打造自动化晨检、库房传感器监控、智能识别留样、有害生物AI防制、人员数字场景培训“五位一体”的食品安全全智能管理食堂样板。三是在海河教育园区推动规范化学校食堂创建工作,以智能管理、标准图示、快速检验、硬件提升为主要内容,着力将海河教育园区各院校食堂打造成规范化食堂示范点,以点带面,进一步提升我市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压实工作责任。市场监管部门会同教育、卫生健康、公安部门深入推进正在开展的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部门责任、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从严从实、从紧从细做好校园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二是持续提升学校供餐能力和质量。各级教育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推动中小学校复用、复建、新建食堂,进一步推广“中央厨房配送净菜+食堂热加工装桶+学生自助用餐”和鼓励服务学校订餐采用“桶餐配送到班+学生自助用餐”的新型供餐模式,按照《天津市学校新型供餐模式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试行)》相关要求规范餐食分装、运送、接收、分餐留样等操作过程,保障供餐用餐安全,提升餐食口感,减少餐饮浪费。
 
  三是做好与家长学生的交流互动。充分发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的作用,邀请师生家长代表远程对学校食堂和校外配餐企业加工制作餐食环节进行监督;指导高校发挥好学生伙食委员会的作用,畅通问题反应渠道,通过组织“走进后厨”等活动,吸纳更多学生参与食堂供餐管理;指导各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落实好家校互动的要求,更加有效实施校园供餐共管共治。
 
  2024年5月6日
日期:2024-06-02
 
 标签: 食品安全
 科普: 食品安全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