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中国食品 » 吃海鲜,警惕副溶血性弧菌

吃海鲜,警惕副溶血性弧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2-12-02 09:33 来源: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原文:
核心提示:生活在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尽情品尝各种美味的海鲜,但海鲜中可能含有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大家在享受海鲜盛宴的同时要特别注重食品安全,以免“病从口入”。
  生活在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尽情品尝各种美味的海鲜,但海鲜中可能含有副溶血性弧菌致病菌,大家在享受海鲜盛宴的同时要特别注重食品安全,以免“病从口入”。
 
  副溶血性弧菌是什么?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它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中,在海水可以存活47天以上。不过,它怕热,56℃加热5分钟或90℃加热1分钟即可灭活。
 
  易受污染的食物有哪些?
 
  副溶血性弧菌常污染食品是海产品,如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另外,由于交叉污染,烧肉、卤肉、凉拌菜等食物也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消费者可能因为生食海产品、烹调过程中加热不充分或使用被污染的容器或厨具接触食物而感染副溶血性弧菌。
 
  感染会出现什么症状?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典型症状是急性胃肠炎,如呕吐、腹痛、腹泻等;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为主要特点,腹泻多呈水样便。其病程一般为2~3天,恢复较快,但少数病人可能会出现脱水甚至休克。进食海产品后一旦出现类似胃肠炎或食物中毒的表现时,应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1. 通过正规、可靠的渠道购买海产品,并保留好相关凭证;
 
  2. 处理食物时注意生熟分开,如:生的海产和熟食应分开存放,生食和熟食的处理工具也应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3. 食用水产品前彻底烧熟煮透,尽量避免生食水产品。
日期:2022-12-02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