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食品晚九点
国际食品
最新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资讯 » 中国食品 » 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制菜监管的建议

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制菜监管的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24-06-20 08:27 来源: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原文:
核心提示:殷正双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制菜监管的建议》(第0294号)收悉,衷心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注和建议。经与市经济信息委、市司法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0294号提案答复的函
 
  殷正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制菜监管的建议》(第0294号)收悉,衷心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注和建议。经与市经济信息委、市司法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卫生健康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情况
 
  (一)推进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一是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国市监食生发〔2024〕27号),明确了预制菜的范围,强调了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强化了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二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速冻食品生产和经营卫生规范》《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食品安全生产和监管工作提供了支撑。三是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人民政府2024年立法工作计划》,将《重庆市预制菜发展促进办法(制定)》纳入政府规章调研项目,目前正准备开展前期调研。
 
  (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一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把预制菜生产许可关口,将预制菜纳入年度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对预制菜食品开展风险监测,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加工食品、超范围超限量添加食品添加剂等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二是强化监管数字赋能,开发建设“重点食品溯源”应用,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数据库,将逐步实现从田间地头到使用、贮存、消费的全环节、全链条追溯,目前该应用已上线。三是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制发《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食品安全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建立闭环工作机制。开展2023年川南渝西地区食品安全舆情处置实操演练和2023年重庆市高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有效提高食品安全舆情处置工作水平。
 
  (三)坚持标准规范引领。一是加快建设预制菜等重点食品标准大数据信息平台,已初步完成预制菜等重点食品标准体系构建,包括食品通用基础、食品及相关产品等子体系,收采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重庆地方标准8000余项,完成了标准大数据信息平台需求分析及平台软件原型开发。二是制定发布《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等8项食品监管地方标准及《预制菜生产经营安全监管标准体系》《预制菜生产经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二十条》等工作指导性文件,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三是支持制定《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发布实施泡椒肉制品、血旺、重庆小面等3项预制菜标准,目前丰都麻辣鸡地方标准已通过专家审评,拟于近期发布实施,同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预制菜生产卫生规范》已立项,正在制定中。
 
  (四)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一是开展首批重庆市现代制造业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创建工作,支持聚慧餐调建成2000平方米食品安全独立检验检测实验室,获得国家CNAS、CMA、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多重认证资格。二是支持馨田火锅油碟建成1000余平方米联合创新研发中心&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拥有60余台/套进口及国产一流试验研究及检测分析仪器设备。三是组建专家团队指导帮扶梁平预制菜、城口老腊肉、合川火锅食材、丰都麻辣鸡协会等共享实验室或检测中心建设,目前梁平区“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行。
 
  (五)加强存储运输管控。一是严格按照《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开展冷链运输企业、车辆、人员资质审查,目前我市冷链运输企业约340户,冷链运输车辆约2200辆,总载重约17770吨。二是落实城市配送示范车辆优惠通行政策,为城市配送示范车辆核发绿色通行证,允许其错峰通行,缩短配送时间,减少流通损耗,加强冷链物流服务保障,提升末端配送服务品质。三是按年度开展道路货运信用评价,对10辆车以上的冷链运输企业进行考核评价,连续两年信用等级为D级,由交通综合执法机构约谈并依法依规责令停业整顿,整顿后仍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停止经营或者吊销许可证件。四是印发《冷藏冷冻食品贮存服务备案管理办法》《冷库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冷库食品安全风险发现处置办法》,通过摸清底数、加强监管、完善处置的闭环管理机制,保障冷链食品存储安全。五是建成全市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谋划“智慧冷链物流”系统建设,积极推广冷链物流溯源功能,有效带动生产、仓储、运输环节冷链规范作业,实现全程“不断链”,确保预制菜产品可追溯。
 
  (六)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开展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完善预警机制,密切关注涉及食品安全的投诉举报和群体、敏感、集中的投诉举报信息,及时梳理报送预警信息。2023年,12315热线和平台共登记处理市场监管部门职能范围内涉及“预制菜”相关投诉举报29件,均已按要求办结。
 
  (七)推进多元协同共治。一是运用微信、微博、抖音、腾讯视频账号等发布食品安全科普信息403条次、视频108条,组织开展2023年重庆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举办线上科普、“民生问答”等微宣讲,将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纳入市级主题教育民生实事项目,累计30余万群众参与。二是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组织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工作,就食品安全管理基础知识和食品安全管理基本能力,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全覆盖考核。三是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等食品生产经营组织的力量,加强行业约束规范,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者遵纪守法,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和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标准化体系不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综合场景应用不成熟、商标品牌推广力度不够强等问题。下一步,市经济信息委、市司法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等相关单位将持续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立足职能职责,积极主动作为,更好服务全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完善预制菜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一是市级相关部门将会同梁平区政府开展《重庆市预制菜发展促进办法》立法调研论证工作,摸清我市预制菜管理现状,找准问题症结,加快推进条文起草工作。二是围绕食品生产、经营、餐饮环节,制定《预制菜生产卫生规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丰都麻辣鸡》等地方标准和《自热火锅》《自热米饭》《预制凉菜》等行业标准。三是建设重庆市标准服务系统,支撑预制菜标准体系建设和应用,促进产业质量提升。四是加大对《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预制菜生产经营安全监管标准体系》等标准文件的宣传培训,引导企业“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支持鼓励规模以上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采用和参与制定团体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以标准优势增创产品优势。
 
  (二)扎实提升质量管控水平。一是全面落实我市《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研究制定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和《重庆市检验检测中心管理办法》。二是推进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共享检验室建设,不断完善共享检验室软硬设施条件,助推中小企业共享共用。鼓励引导有关公共服务平台机构加强与有关区县对接,创新合作模式,助力中小企业在检验检测方面降本增效。三是积极筹建“质量重庆”数字化系统,加快推进智能化中国榨菜城建设,持续支持榨菜、预制菜、火锅食材、城口老腊肉质检中心建设。???????????????????????
 
  (三)扎实抓好食品及农产品安全监管执法。一是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强化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严打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和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违法行为。二是加快构建“渝食安全链条智管”综合场景应用,尽快集成食品生产安全智管、食品经营安全智管、重点食品溯源、餐饮安全智管等多个“一件事”。三是针对预制菜等重点食品,加强生产许可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根据风险等级适时增加检查频次,扎实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和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专项治理工作,依法立案查处食品安全领域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有毒有害、掺杂掺假以及标识标签不符合法律规定等违法行为,强化行刑衔接,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四是加强舆情源头防控,做好24小时全网舆情监测,实现市场监管系统所涉主管部门、市场主体和消费者个体广覆盖,落实舆情日报、周报和年度报告等分析机制,充分发挥网情舆情“山城哨”监测预警作用,切实提高风险预见能力。
 
  (四)切实加大商标品牌培育力度。一是指导支持各区县结合实际发展优势产业,加强对在建的20家商标品牌指导站指导支持,利用“服务万里行”活动、重庆市地理标志数字地图等平台对我市地标产品进行宣传推介,实施“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支持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按需开展个案指导。二是持续推进“重庆知识产权在线”应用建设,实现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地理标志(集体证明商标)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4个“知识产权一件事”在“渝快办”上线运行。三是优化商标品牌发展环境,加强与四川省等省市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及相关协会沟通对接,深度开发“重庆地标数字地图”,培育更多重庆知名商标及地标新势力品牌。四是支持预制菜品牌参加“中国商标品牌节”“西洽会”“智博会”“渝见美品”等重要平台展示活动,提升重庆本地特色食品品牌的美誉度。
 
  (五)积极构建多元共治格局。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借助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利用主流新闻媒体推广传播预制菜产品产业,向消费者展示预制菜的生产环境、生产标准等安全可控,提高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三是鼓励支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行业协会、商会等主体制定预制菜行业标准,规范预制菜行业发展,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营造安全诚信的行业面貌。四是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发挥消费者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食品安全良好社会氛围。
 
  此答复函已经唐英瑜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再次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理解,也恳请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帮助和支持。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 5月8日
日期:2024-06-20
 
 
[ 食品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行业相关食品资讯
 
会展动态MORE +
 
推荐图文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食品伙伴网资讯部  电话:0535-2122172  传真:0535-2129828   邮箱:news@foodmate.net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